书城历史越过高山跨过平原
4627500000020

第20章 二月的迷雾 (2)

“目标航速22节!”从瞄准线装定手那里获得了又一个重要的目标参数。

“接通绘图室,开启主火控模式。”这道命令从枪炮官那里发布出去。

通过配电盘由绘图室内弹道解算器输出的射击诛元被输送到炮塔控制系统那里。巨大的主炮再一次调整瞄准角度,指向由火控系统给定的射击线。

“开火!”当全部炮塔转动到位,杨波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在猛烈的火焰和轰鸣声中八门巨炮向预定的目标方位倾泄出成吨的钢铁。杨波感觉到耳膜嗡嗡作响,脚下的甲板正在倾斜……

这是战争爆发以来中、日二国海军主力的第一次会战,当“太白”号承受着日舰炮火蹂躏的时候,汉军另外的5艘战列舰和1艘战列巡洋舰依次完成了战术转向,并依据日舰炮击时闪现的火光迅速标定方位,作出反击。

36门305毫米炮、28门356毫米炮发射出的密集弹幕取得了效果,日舰的火力开始减弱。通过十分钟的交火,终于确认遭遇的是4艘战列巡洋舰。由此也就证明了白天日舰撤退是为了引开汉军的战列巡洋舰,而晚上再利用夜色掩护折返回来以航速优势袭击汉军的战列舰队。由于战列舰航速较慢,无法追击打完就跑的战列巡洋舰,将使汉军限于被动。

这一情况下,留在主力编队中的“平海”号成为了日军意料之外的变数,它航速可以追上日舰,但是一旦与主力编队脱离,面对四艘战列巡洋舰,自身也将岌岌可危。

除此之外,汉军的火力反应速度也出乎日军预料,使其还来不及撤退便陷入到了密集的弹幕中,猛烈的炮火接连命中日军“雾岛”号战列巡洋舰,在其甲板上燃起熊熊大火,将周围海面映得通红。剩下的三艘日舰在撤退前对“太白”号实施了一轮齐射。那轮炮击过后,日舰开始转向。由于需要重新装定射击诛元,汉军暂时也停止了射击,于是在十几秒内海面上除了波涛声以外显得出奇地平静。

就在这异常的寂静中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太白”号舯部炮塔处突然腾起一团耀眼的橘黄色火球,一阵沉闷的爆炸声自海面上传来。伴随着二座炮塔和各种碎片飞向空中,巨舰由舯部开始断裂成二截,艏艉同时竖起,耸立在漆黑的海面上,迅即又沉入波涛中。自发生爆炸到“太白”号从海面上消失,前后不过3分24秒,这一刻战争又增添了1312名牺牲者。

“这就是战争,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杨波站立在舱门口喃喃自语,直到海面上的火光完全消失后才放下望远镜。此刻在射击指挥所内弥漫着各式各样的复杂情绪,有的人在庆幸、有的人还没有从惊讶中恢复过来,还有一些人的心灵在瑟瑟发抖,而更多的人则是一脸茫然。

……

悠扬的汽笛声将杨波拉回到了现实中,回到了黄浦江上,对于他来说那一夜激战的炮声仿佛仍在耳畔回荡,记忆犹新。

汽笛仍在低沉地叫唤着,整个码头上的工人纷纷离开了工作岗位。我们的海军中校靠了岸,可是没有人来为他的汽艇系上缆绳。

“城市里三天二头闹罢工,就是海军船厂也不能幸免,一开始工人们只是要求提高加班费和津贴,而现在他们开始提出了停止为战争服务的口号。海军部与船厂协调过很多次,可问题在于船厂所需要大部分的技术工种一时都难以招到合适的新工人。”搭乘同一条艇过来的驻厂军官对中校解释着眼前令人尴尬的景况。

工人们正聚在庞大的塔式蒸汽起重机旁,三三两两地议论着什么,杨波中校踏上码头朝那些人走过去。

“大家都怎么了?为什么不去工作?”杨波对着工人发出质问。

“中校先生,你也看到了,我们这里正在闹罢工呢。”有个工人指了指刚才拉响的汽笛,他的回答引发周围一片笑声。

“你们可以罢工,但我们没办法罢工,如果军舰不能修好,我们拿什么去作战?”听了对方的回答,杨波有些生气。

“那就同我们一起罢工吧。”又是一阵笑声,中校的脸色开始变得不那么好看。

“这狗娘养的战争是该结束了,胜又如何?败又如何?我们什么也得不到,现在我们正用罢工来瘫痪这场战争。”工人将一份报纸递给中校,并对他说道:“看看吧,京城发生了大事,战争就要结束了。”

……

列车停靠在堆满积雪的的站台旁,押送我们的宪兵全都离开了--应该说是把我们扔下不管了。

我和莉萨望着站台上吵吵嚷嚷的一群士兵有点茫然不知所措。

“发生了什么?”莉萨拉着我的衣角问道。

我摇了摇头,因为她的这个问题同样是我想要知道的。

“哦!别打了,救命啊。”那群士兵中间传出一阵凄惨的呼叫声。

“打,打死他。”还有起哄的声音。

嘈杂的声音让莉萨显得有些担心,她不时看向我,似乎想想要说些什么。

“我过去看一下,你在这儿等着。”我对莉萨说道。

下了火车踏着站台上的积雪朝人群的方向走去,哭喊声越发清晰……“这真的不能怪我啊,是连长把钱带走了,我拿的就这些,已经全交出来了。”

我挤进人群里,看见一名身材魁梧的士兵站中间,另一个人倒在地上,左脸颊青肿,嘴角淌着血,正大口地喘着粗气,从军服的肩章上来看那人应该是名上士。

“说!连长去哪里了?”士兵挥起撰成拳头的右手,对着浑身发抖的上士大声吓问。

“他昨天晚上就跑了,我真的不知道他现在去了哪里……把剩下的饷钱分了大家回家去吧,我……我的那份也给您了,您就放过我吧。”上士带着哭腔向士兵求饶。

“呸!谁要你那点臭钱?”士兵对着地上的士官唾了一口,“你们这些平日里喝兵血充大爷的东西也有今天?你问问这里的大家伙儿答不答应放过你?”

“不答应!把他打残废了再说。”人群中有士兵应道。

“听见没有?大家可不答应。”上士被揪了起来押到士兵们面前。

“饶了我吧?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要是你们把我打残废了,我没法过活,放在这年头我们一家也都活不下去啊!”上士带着哭腔,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哀求着。

“你们放了他吧?”目睹着眼前的情景我心中难免有些不忍。

士兵回过头来,透着不耐烦的语气对我吼道:“这里没你娘们的事。”

“好吧。”望着周遭十分不友善的目光,我吁了一口气道:“这确实不关我的事,但是我希望知道发生了什么?你们谁能告诉我?”

士兵们疑惑地看着我,这使我意识到刚才问话方式的不妥,于是拧着眉头使劲琢磨着该怎么说。

“你们刚才说解散回家?难道战争结束了?”过了令人尴尬的片刻,我只好这样问。

“难道这该死的战争不该结束么?”士兵用厌恶的语气反问我。

我被他的话震住了,士兵开始厌恶战争这并不奇怪,可在大庭广众之下毫无顾忌地表达出来这真的令人感到惊讶,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军事法庭还在大批地判决那些表达厌战情绪的士兵死刑。

“我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和我的同志上个星期被判决流放到青海格尔木,搭乘的那列火车早上停在这个车站后押送我们的人就全都不见了人影。”我做了解释,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想必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你猜对了,战争要结束了,就在前天晚上革命委员会逮捕了皇帝,京城里发生了革命你知道么?”那名士兵放开上士的衣领,转过身来情绪激动地对我说。

“革命……!?”听到这个消息我顿时睁大了眼睛,惊讶地问道:“发生了革命?!我没有听错吧?真的!?”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通过找来的报纸和士兵们的诉说我粗略地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