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品周易(品经典谈人生智慧)
46346500000026

第26章 无妄天雷无妄

乾上震下

【原文】

无妄①: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注释】

①无妄,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上震下)。上卦为乾,乾为天为刚为健,下卦为震,震为雷为刚为动。动健相辅,阳刚充沛,天空鸣雷,震动万物,人心振奋,大有作为。但须遵循正道,不可妄行。所以卦名曰无妄。无妄,《说文》:“妄,乱也。”无妄,不可妄行非正之意。

【译文】

无妄卦:嘉美通泰,卜问得吉兆。行为不正当,则有灾殃,有所往则不利。

【原文】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①。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行矣哉?

【注释】

①“刚自外来”句,无妄之卦,外卦为乾,乾为纯阳纯刚;内卦为震,初爻为阳为刚,内卦之刚来自外卦,所以说“刚自外来。”又,易卦通例阳卦(震、坎、艮)为一阳爻而二阴爻,阴卦(巽、离、兑)为一阴爻二阳爻,阴阳之分以一爻为定。震之为阳,以初九阳爻为定。此为主爻,所以说为“主子内”。

【译文】

《彖辞》说:无妄,外卦为乾为阳,阳刚之象自外而来,渐侵入内;内卦为震,初爻为阳,以初爻为主而定震卦的性质。下卦为震,义为动,上卦为乾,义为健,所以说无妄之卦具有“动而健”的品德。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有刚中之象,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处和应之地。元大、亨通、贞正,正是天命所在。“行为不正当,则有灾殃,有所往则不利”,就是说妄行非正无路可通。上天不加保佑,还能行得通吗?

【原文】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①,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②。

【注释】

①与,高亨认为:“读为舒,伸展也。”

②茂,高亨说:“读为懋,勉也,努力也。”对,焦循说:“对,犹应也。”对时,犹言顺应时令。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震为雷,天宇之下,春雷滚动,万物萌发,孳生繁衍,这是无妄的卦象。先王观此卦象,从而奋勉努力,顺应时令,保育万物。

【原文】

初九:无妄往,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译文】

初九:不要妄行非正,吉利。

《象辞》说:没有悖妄的行为,因为所有行动受到意志的控制。

【原文】

六二:不耕,获;不,畲①。则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注释】

①、畲,《尔雅·释诂》:“田,一岁曰,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犹言新开荒地。畲,熟地。

【译文】

六二:不耕种就想收获,不开荒地就想种熟地。这些妄谬的行径怎能有利?

《象辞》说:不耕种而想收获,这种空妄的念头不能带来财富。

【原文】

六三:无妄之灾①。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注释】

①妄。《释文》引马、郑、壬肃皆云:“犹望。”无妄,犹今言没有想到。无妄之灾,即意外之灾。

【译文】

六三:意外的灾难。比喻说有人将牛系在不该系的地方,行人顺手牵牛获意外之得,邑人失牛受到意外之灾。

《象辞》说:行人意外得牛,邑人意外蒙灾。

【原文】

九四:可贞①,无咎。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地。

【注释】

①可,可心,称心。可贞,称心的贞卜。《象辞》释“贞”为贞正,与经意有别。

【译文】

九四:称心的占问,没有灾难。

《象辞》说:具有贞正的品德,没有灾难,理应如此。

【原文】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译文】

九五:患意外之病,不要忙乱服药,自可痊愈。

《象辞》说:出人意外的药物,不可随便服用。

【原文】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译文】

上九:不要胡作妄行!将有灾殃,没有好处。

《象辞》说:谬妄的行为,是绝望无聊的表现。

【解析】

此卦的主题是告诫人们不要有非分之想,不要胡作非为,思想与行为都要合于正道。换句话说,就是要想得正,行得端;反过来说,就是人正不怕影子歪。

这个立意不能说不好。讲究“思无邪”、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总是用各种理论、例证、乃至说教来加强和提高人们的自觉性,通过个人人格的修养,来确立人们心中的道德律令、行动准则。

但是,道德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社会行为的规范还必须辅之以律法,用一定的强制措施来制约那些越轨者。况且,道德的说教对某些人(包括历代统治者)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有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的人,以及敢于公开挑战道德准则的人。因此,善良的愿望总得配合着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度,才会如愿以偿。

【故事】

当元亨利贞等因素都具备时,如果得不到上天的保佑,那么即使个人的行为没有错误,其结局也可能是悲惨的。

悲情的飞将军

李广(约前181—前119)是陇西成纪(今甘肃渭东)人,秦将李信的后裔,世代父子相传习射。公元前166年,“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由于对匈奴作战勇敢有功,被汉文帝任命为赤武骑常侍。到景帝时,随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立下军功,历任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郡太守。在汉武帝组织的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争中,他白发请战,杀敌报国。自“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皆以力战为名”,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可是李广一生,“禄不及爵邑,官不过九卿”。

李广的手比一般人要长,像长臂猿一样,弯弓搭箭有天生的优势。他家屋后的大草坪,就是一个练武场。李广从小看大人习武就很用心,他父亲还特为他制做了一副小弓箭,李广从小就对射箭有浓厚的兴趣,技艺高人一筹。他一生中都喜欢赌射这种游戏,就是在地上画出许多宽窄不同的直线,从高处向线的行距内射箭。倘若箭能直立在窄的行矩中,就算胜,假如射到宽距之中,或者箭杆不能垂直扎进地上立起来都要算输。输的要被罚酒,李广自然是个大赢家。

李广早在十四五岁时,箭法已经练得百发百中。他的父亲又开始系统地教他学习兵法。李广孜孜不倦苦读不息。

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进犯汉朝,李广看到汉文帝的募兵诏令,便热血沸腾,毅然报名参加保家卫国的战争。

李广入伍以后,在战斗中表现得勇敢顽强,屡立彪炳战功。只是,由于政坛的黑暗,李广始终没有升到高级将领的职位上。

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又一次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准备彻底击败匈奴。

李广是前将军,属于先头部队,主帅卫青却不让他主攻,他心中十分恼怒,但是军令不可违,只好充作东路军配合主攻。部队行进中,由于没有向导,有时不免迷失道路,会师时,落在了大将军的后面,没能与卫青按作战计划合击匈奴,坐失战机。可是,卫青孤军作战打得也很好,大获全胜,凯旋而归。

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卫青就追究了李广的责任。命令他的长史(秘书长)调查他迷路迟到的原因和情况,查勘他的行军文书记录。调查清楚后准备向皇帝报告,给他处罚。

李广对长史说:“我手下的校尉都没有什么过失,迷路误期的责任全由我一人承担。回去以后我将亲自到你们军府接受审讯。”李广回到自己的幕府后对部下说:“我20岁起就与匈奴交战,大小战斗经历70余次。这次有幸随大将军出战单于,大将军又令我迂回远行,行军又迷失了方向,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今已60多岁了,总不能还去和那些刀笔吏打官司呀!”说完抽刀自杀。

李广死后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论老幼都为之悲痛落泪,痛惜这位英勇善战、爱兵如子、可敬可爱的将领。

李广第二十六卦大畜山天大畜

艮上乾下

【原文】

大畜①。利贞。不家食②,吉。利涉大川。

【注释】

①大畜,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艮上乾下)。内卦为乾,乾为天,外卦为艮,艮为山。太阳光照耀山中,像国家养贤,光耀朝廷,贤人养德,滋润本身。所以卦名曰大畜。畜,《释文》:“畜,积也,聚也。”大畜,犹言积蓄者大。

②不家食,犹言不食于家。

【译文】

大畜卦:吉利的贞兆。不食于家,食于朝廷,吉利。筮遇此爻,有利于涉水渡河。

【原文】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①,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②,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注释】

①刚健,下卦为乾,乾性刚健。笃实,上卦为艮为山,山性厚实。笃,厚。

②能止健,《集解》本作能健止。高亨说:“当作‘健能止’,转写之误。能读为而。”

【译文】

《彖辞》说:大畜,内卦为乾为天,性刚健;外卦为艮为山,性为厚实。天光山气相映生辉,光景常新。它的含蕴是刚阳舒展,贤人得位,行为刚健,适而可止,正所谓品德伟大,行为贞正。“不在家里吃饭,吉利”,是说国家以厚禄养贤。“有利于涉水渡河”,是说能够遵循自然规律涉渡大河。

【原文】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必畜其德。

【译文】

《象辞》说:内卦为乾为天,外卦为艮为山,太阳照耀于山中,万物摄取阳光雨露,各遂其生,这是大畜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广泛地了解古人的嘉言善行,来培养自己的德行。

【原文】

初九:有厉,利巳①。

《象》曰:有厉,利巳,不犯灾也。

【注释】

①厉,危难,危险。巳,闻一多说:“巳,当读为祀。”《象辞》解“巳”为止,与经意不同。

【译文】

初九:将有危险,祭祀鬼神则能化凶为吉。

《象辞》说:将有危险,停止所为则能化凶为吉,因为这样就不会犯灾触难。

【原文】

九二:舆说①。

《象》曰:舆说,中无尤也。

【注释】

①舆,车。说,读为脱。,借为辐,车轮上连接车辆和车毂的直条。

【译文】

九二:车辐脱落,车轮坏了。

《象辞》说:车辐脱落车轮坏了,九二之爻居下卦中位,这种爻象表明毕竟没有忧患。

【原文】

九三:良马逐①。利艰贞。日闲舆卫②。利有攸往③。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④。

【注释】

①逐,沙少海先生说:“训交配。”《集韵》:“逐,牝牡合也。”

②日,闻一多说:“《释文》引郑本曰作日。注曰:‘日习车徒。’于义为长。”闲,通娴,熟习,熟练。舆卫,车战中的防卫作战。

③此爻共占四事:卜马群交配,卜艰难之事,卜练习车战,卜旅行。《易卦》将此配合在一起,系于本卦九三这一吉利的爻象之一,以示四事均利。文字间不可强为贯通。

④上,读为尚。志,心意。

【译文】

九三:良马交配。占问艰难之事吉利。每天练习防卫性车战。有所往则有利。

《象辞》说:有所往则有利,所往必得,尚可符合心意。

【原文】

六四:童牛之牿①,元吉。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注释】

①李镜池说:“童牛,公牛。”牿,《集解》作告。引虞翻曰:“绳缚小木,横著牛角。”《说文》告部引《易》作童之告。牛触人,角著横木,所以告人也。

【译文】

六四:将木棒横缚在好斗公牛的犄角上。筮遇此爻,大吉大利。

《象辞》说:六四爻辞讲的大吉大利,是指将有喜庆之事。

【原文】

六五:豕之牙①。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注释】

①(fén),义为奔。豕,奔突的大猪。牙,《释文》:“郑读为互。”沙少海先生说:“互加木为,训猪栏,即今语所谓猪圈。”

【译文】

六五:将好奔突的大猪圈起来,吉利。

《象辞》说:六五爻辞讲的吉利,是指有苦庆乏事。

【原文】

上九:何天之衢①。亨。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注释】

①何,当读为荷,承受。衢,沙少海先生说:“这里声假为休,训福禄。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以礼承天之休。’休,读若煦(见《周礼考工记·弓人》‘休予气’郑注)。拘、煦均从句声。故衢、休声近义通。”

【译文】

上九:得到上天的福佑,大吉大利。

《象辞》说:得到上天的福佑,行事畅通无阻。

【解析】

男耕女织,是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理想的生活方式。种田放牧自然是男人的事,正如骑马打枪、当兵打仗是男人的事一样,其中甘苦,唯有男人最有体验。

这里我们看到了远古畜牧业的情景。它与今天工业社会使用人工激素饲料的工业化畜牧大异其趣。那是一个动物凶猛的时代,性情粗暴的公牛不必说了,就连现在被看成最蠢笨、最无战斗力的猪,也凶猛异常,尚未驯服,其他动物(包括人在内)的凶猛更可想而知。

工业化社会的全面异化,必然使人对生命存在的原生态心驰神往,对动物和人的雌性化深恶痛绝。回归自然的口号虽然早在19世纪就已喊出,但我们却离自然越来越远,与自然越来越隔膜,越来越对立。回归自然已经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

【故事】

面对困难,积蓄自己的实力,消减敌人的实力,然后再一举对其展开攻击,就能如愿以偿地得到想要的结果。

杨坚一举克南陈

隋文帝杨坚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皇帝,建立隋朝后,就有消灭南陈以统一全国的决心。以总体的国力、军力而言,隋朝确实要比陈朝强得多。但对于如此宏大的规划,隋文帝还是心存顾虑的。

陈朝拥有今长江以南、三峡以东、东南抵海的广大地区。自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大量南迁,与南方土著人民共同努力,陈朝在经济上已有较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陈朝经过当时陈宣帝的治理,国力相当强盛,其军队在局部战区也颇具战斗力,甚至还有能力不时地北侵隋国边境。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荒淫失政,国家渐趋朽弱,使隋朝有机可乘。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江南地区辽阔,回旋周转,纵横自如,一旦用兵,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奏效。而这又不是建立不久的隋朝政权所能承负得起的。

最为难办的是,陈朝还拥有长江天堑,从武昌西的流头(今湖北宜昌市西)直到采石(今安徽当涂北)、建康(今江苏南京)、京口(今江苏镇江)等军事重镇,无不在陈军的控制之下。陈朝如将其拥有的20万左右兵力周密部署,灵活调度,那么隋朝即使倾国而动,恐怕也要葬身江底。

灭陈需渡江作战,如无水战工具和水军训练,兴兵后必然费时、费力。因此突厥被制服后,隋文帝便在585年马上命杨素为信州(今四川奉节)总管,准备舟师。杨素在该地制作了大量的战船。大舰如“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高50尺,可容战卒800人;小船如“黄龙”、“平乘”、“舴舰”等等,也都可容乘百来人。除针对长江天堑进行各种渡江准备外,其他所有军事和物质上的准备工作也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隋文帝还特别注重以智取胜,作了许多有关使敌迷惑、使敌疲困、使敌麻痹松懈以致放弃严密防守的策略上的准备工作。

渡江进攻的时机成熟了。但隋文帝仍不掉以轻心,多方征询意见,严密推敲作战部署。最后在群策群力的基础上,结合长江地理形势,以及陈国军队备散力分的特点,隋文帝制定了一个灵活机动的多路并进,而重点突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略方案。隋军将战场划分为两大部分,九江以东为主要战场,以西为次要战场。但具体打法又并不作刻板规定。早已布置在四川、湖北的水师,首要任务是控制水路要冲,突破上流的流头、荆门等重镇,会聚汉口,进行水上决战,截断上游的陈国精锐部队驰援京都的道路,以掩护中下游主力横渡长江围攻陈朝都城。如果陈军已经以优势兵力防守了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重镇,那么这支水师立即沿江直下,借助顺流顺势的有利条件,像300年前晋武帝司马炎以舟师消灭东吴那样,在主力部队的支援下,直扑建康(陈朝都城,今南京),一举攻取。

种种细致周严的准备工作,自581年初直到588年12月,整整进行了8年之久!但这绝不是多余的,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充分的准备,隋文帝才创下了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一举消灭幅员辽阔的陈朝政权的历史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