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品周易(品经典谈人生智慧)
46346500000007

第7章 蒙山水蒙

艮上坎下

【原文】

蒙①:亨。匪我求童蒙②,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③,渎则不告。利贞。

【注释】

①蒙,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上艮下坎)。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坎,坎为险。山下有险,草木丛生,故卦名为蒙。

②我,筮人自称。童蒙,蒙昧愚蠢之人,指求筮之人。

③渎,轻侮不敬,这是指亵渎占筮。

【译文】

蒙卦:通泰。不是我有求于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于我。第一次占筮,神灵告诉了他。轻慢不敬的再三占筮,轻慢不敬的占筮,神灵就不会告诉他。但还是吉利的卜问。

【原文】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①。“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②,圣功也。

【注释】

①蒙,蒙昧,茫然。亨,通泰,通达。以,因为。蒙,亨,以亨行时中,犹言在蒙茫之中,以通达的态度处置进止,既得时宜,又中事机。

②此句“蒙”,当指蒙昧之人。养,教养,培育。正,具有贞正之德的人。蒙以养正,犹言将蒙昧之人培养成具有贞正之德的人。

【译文】

《彖辞》说:蒙,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坎,坎为险,可见山下有险是蒙卦之象。艮义为止,因而又有遇险而止的意思。所以卦名叫蒙。蒙昧不明,但是通泰,因为以通达的态度采取了切合时宜的行动。“不是我有求于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于我”,这是讲占筮者与求筮者的关系是相互和应的。“初次占筮,(神灵告诉了他)”是因为他信仰坚定而符合卜筮的原则。“轻慢不敬的再三卜筮,轻慢不敬地卜筮,神灵就不会告诉他”,轻慢不敬正是蒙昧无知的表现。将蒙昧无知的人培养成具有贞正之德的人,那是圣人的功业。

【原文】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①。

【注释】

①果,《集解》引包曰:“果,谓果敢决断也”。

【译文】

《象辞》说:上卦为艮,象征山;下卦为坎,象征泉。山下有泉,泉水喷涌而出,这是蒙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一往无前的山泉,从而以果敢坚毅的行动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原文】

初六:发蒙①,利用刑人。用说桎梏②,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③,以正法也。

【注释】

①发,借为伐。蒙,这里指山上蒙茸的草木。发蒙,犹言割草垦荒。

②用,因为。说,同脱。桎梏,枷锁。陆德明说:“在足曰桎,在手曰梏。”

③利用刑人,本句“刑人”,刑,为动词,惩罚。

【译文】

初六:伐山垦荒,可以利用服罪的犯人。因为解除他们的桎梏前往,结果招来灾难。

《象辞》说:以刑罚惩治罪人是有利的,可以以此来整肃法纪。

【原文】

九二:包蒙①,吉。纳妇,吉。子克家②。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注释】

①包,打包捆扎。蒙,荒草。

②克,成。克家,犹言成家。

【译文】

九二:包捆割倒的荒草。这是吉兆。筮遇此爻,娶迎妻子,吉利。男女能相配成家。

《象辞》说:男女相配成家,因为九二、六三两爻相近,表示阴阳刚柔相交会。

【原文】

六三:勿用取女①,见金夫②,不有躬③。无攸利。

《象辞》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注释】

①取,《说文》:“取,捕取也”。此处取女,不可径解为娶女,而是抢夺女子成婚。《象辞》解取如娶。

②金夫,手执武器的男予,武夫。

③躬,身体。不有躬,犹言丧失性命。

【译文】

六三:不要抢劫女子为婚,会遭到武装者的抵抗,丢掉性命,没有什么好处。

《象辞》说:不能聘娶女子,六三之爻居于九二之上,这是以柔乘刚之象,象征着以女虐男,这是悖逆不顺的。

【原文】

六四:困蒙①,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②。

【注释】

①困,困怠。蒙,犹上文伐蒙之意。《象辞》释困为困扰,蒙为蒙昧,与经意有异。

②实,社会生活,社会交往。

【译文】

六四:困怠于伐山垦荒,将遇险。

《象辞》说:为蒙昧无知所困扰,因为离群索居,远离生活。

【原文】

六五:童蒙①,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②。

【注释】

①童,借为撞,撞击,砍伐。《象辞》释“童蒙”,为幼稚蒙昧之义。

②顺,柔顺。巽,谦逊,服从。《象辞》释此爻辞,以六五爻象,爻位为据。因为六五阴爻得居上卦中位,又处上九阳爻之下,像人行为得体,服从强者。

【译文】

六五:砍伐山木,吉利。

《象辞》说:幼稚蒙昧的人之所以吉利,是因为柔顺服从。

【原文】

上九:击蒙①。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注释】

①击蒙,意同撞蒙,犹言伐木开荒。

【译文】

上九:割草伐木。筮遇此爻,不利于充当盗寇,而有利于防御盗寇。

《象辞》说:有利于防御盗寇,因为上九阳爻居于一卦之首,说明臣下顺从拥戴。防御盗寇之举,获得众人支持,必能胜利。

【解析】

向神灵请教,一定要诚心诚意;割草伐木开荒,必须要脚踏实地;诚心娶妻成家,也要以礼相待。一个“诚”字,道出了为人处世、建功立业的秘诀。诚心真心可以感天动地惊鬼神,所以古人在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话时,不仅有无数真实的体验作铺垫,而且也包含着对人的能力的自信。相待以诚,大概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之初最朴实的道德伦理准则。为了使人们确信这一准则的权威性,便构想出了神灵也偏爱诚信的依据。有了这种说法,多少使人们在心理上有了戒惧,行为有了规范。不过,越轨者在任何时代都有。远古没有严密、带强制性的法律,越轨者试图不劳而获,凭借暴力(肉体的和武器的)手段强夺。这一来,就给本来就在为生存艰难奋斗的古人平添了防盗御寇这一重任,在与天斗的同时,还得与人斗,以至有了战争。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铭记上天神灵偏爱诚实守信的人们,肯定有助于我们在生命历程中的过渡。

【故事】

培养后人纯正的品行,即“蒙以养正”,是一项神圣的功业,也是本人事业和抱负得以实现的前提保证。

石油大王的家族教育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全球第一个家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富翁,他的家族至今也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约翰。虽然他那么有钱,却从不娇惯儿子,从小教育儿子生活要节俭。小约翰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帮母亲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尔后与父亲结算。这些事情他做得很认真,因为他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

约翰·洛克菲勒从父亲手里接过家产以后,继承了父亲重视节俭、严格教育子女的家规。约翰有五子一女,在入学以前,约翰从不给孩子零用钱;孩子上学以后,才给他们少量的零用钱。发给的零用钱根据年龄而变化:7-8岁时,每周3角;11-12岁时,每周1元;13岁以上,每周2元,每周发一次。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小帐本,把零用钱的开支情况随时记录在本子上,每逢向父亲领取零用钱时都要给父亲检查。凡是帐目清楚,开支正当或有节余者,下次递增5分,反之,则递减5分。此外,凡孩子主动从事家务劳动,也可获得报酬,例如打死100只苍蝇,奖励1角,消灭1只老鼠,给酬5分,给家里人擦皮鞋,每双付劳务费5分。

约翰·洛克菲勒认为,富裕家庭的女子比普通人家的女子更容易受物质的诱惑,追求更多的享受,贪图走最平坦的道路,因此,“富人进天堂比骆驼钻针眼还困难。”他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了使洛氏家庭后继有人,不断发达,自小严格要求孩子懂得每一分钱来之不易,绝不容许轻易浪费。

洛克菲勒这样做并非因为家中一贫如洗,也不是做父母的有意苛待孩子,而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就养成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那小账本上记载的岂止是孩子打工卖力的流水账,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难和考验的经历!

约翰·洛克菲勒(1839—1937年),美国实业家、美孚石油公司创办人。出生在美国东北部一个小村,家境贫寒。幼年时,曾将别人送他的一对火鸡精心喂养成群,挑好的在集市上出售。12岁时积蓄了50美元,他把钱借给邻居,收取本息。在克利夫兰商业学校毕业后,曾任一运输公司会计,三年积蓄900美元。他沉默寡言,把全部精力倾注在金钱上,最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托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