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看·自然景观
46379100000063

第63章 “火洲”吐鲁番

我国最极端高温天气在吐鲁番盆地,1965年7月,出现了气温48.9℃的纪录,成为我国最热的地方。

吐鲁番盆地是著名的“火洲”,它位于天山东部,盆地东西长245千米,南北宽约75千米,面积5万多平方千米。盆地被群山包围着,北部横卧着一条长达100多千米的山丘。

那高达数百米的由红砂岩构成的山体,在阳光照射下,发出耀眼的火焰色。《西游记》里描述的火焰山,就是这个火热似火的地方:“八百里火焰山,四周围寸草不生。”

1974年7月,吐鲁番盆地曾测得沙土表面的温度高达82.3℃。因此“沙中可煮蛋,石板可烙饼”的传说并不夸张。

吐鲁番盆地为什么会这样热呢?

原因是盆地的周围是高山,盆地中间又是全国陆地最低的地方,比海平面还低154米,仿佛是一个大蒸笼。“吐鲁番”是维吾尔语,意思是“低地”。北部的博格达山主峰高达5445米,而艾丁湖为-154米,高峰和湖底相差近5600米,真是自然界一大奇观!那里白天长达15个小时,地面的沙土在烈日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而热量却又很难扩散出盆地外面去。盆地内没有河流,很少下雨,离海洋又远,植被又少。蒸发的水分得不到补充,便形成了又干又热的“焚风”,加上降水稀少,很少有阴霾的天气,红色砂岩的辉映,真是名副其实的“火洲”了。唐代诗人岑参作了这样的描绘:“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西游记》更把它夸张成一片光怪陆离的火山火海,齐天大圣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三调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扇灭了火焰,断了火源。

现实中的火焰山,却不肯轻易向人们低头。沿着火焰山旁尽是戈壁滩,有石子、有泥土,有干涸的浅沟、河床,就是没有水,不长草木,更不能种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