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47096200000021

第21章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1)

做进取者

NBA传奇人物迈克尔·乔丹曾经这么说过:“从‘不错’迈入‘杰出’的境界,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我明白这位“篮球飞人”想表达的意思。你可以选择维持“勉强说得过去”的工作状态,也可以选择卓越的工作状态,这就取决于你内心有无进取心。

尽职尽责的教师仅仅是一个称职的教师,而绝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想出类拔萃,必须要有进取心,不能安于平庸。

满足现状意味着退步。一个人如果从来不为更高的目标做准备的话,那么他永远都不会超越自己,永远只能停留在自己原来的水平上,甚至会倒退。

生活中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些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满怀希望地开始他们的“教师旅程”,却在半路上停了下来,满足于现有的工作状态,然后漫无目的地游荡着人生。由于缺乏足够的进取心,他们在工作中没有付出100%的努力,也就很难有任何更好、更具建设性的想法或行动,最终只能做一个拿着中等薪水的普通教员。如果他们的薪水本来就不多,当他们放弃了追求“更好”的愿望时,他们会干得更差。不安于现状、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年轻人,才会成为工作中的赢家。

因此,不管你是否在教书,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技能,也不管你目前的薪水多丰厚、职位多高,你仍然应该告诉自己:“要做进取者,我的位置应在更高处。”这里的“位置”是指对自己的工作表现的评价和定位,不仅限于职位或地位。

追寻更高位置,这种强烈的自我提升欲望促成了许多人的成功。竞走的胜利者并不是最快的起跑者;战争的胜利者也不是最强壮的人;但竞走和战争的最终胜利者大都是那些有强烈成功欲望的人。许多名师都指出,很多人的资质都比他们高,而那些人之所以没有在教育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进取心。

杰出人物从不满足现有的位置。随着他们的进步,他们的标准会越定越高;随着他们眼界的开阔,他们的进取心会逐渐增长。

1999年7月26日,一条震惊国内外的消息让我们认识了一位普通的数学教师。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龙潭乡中学教师侯明辉阐述自己发现并命名的数学“三弦定理”及其应用价值的论文《一个值得重视的三弦定理》,获得世界学术贡献金奖。同时,这个生活在大山沟里的乡村中学教师,因为他的这一发现,而荣获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如今,侯明辉的“三弦定理”,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被世界各国通用。

37岁的侯明辉出身于教师家庭,他的理想是做一名数学教师。通过函授学习,他的愿望实现了。侯老师平时勤于思考,刻苦钻研数学知识。1991年,侯老师运用高等几何知识,对第20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的一道平面几何题,提出了一个简捷巧妙的新证法。并写出论文《一道国际数学竞赛题改进命题的又一种证法》,发表在《数学教师》杂志上。他运用反证法对1994年广州市数学奥林匹克学校招生考试的一道代数难题,提出了一个简洁明了的新证法,并写出论文《反证法》,被新华出版社收入《名师谈中学数学教与学》一书。

侯老师每天在备好课,讲好课的业余时间里,认真学习,刻苦钻研。1990年9月27日晚上,侯明辉研究一道高难度的几何题平行四边形,直到夜里11点,躺下后,还是无法入睡,大脑仍然围绕着这道难题运转。突然,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新图形:过平行四边形一个顶点的圆和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及其对角线相交。他隐隐感到在圆内有公共端点的三条弦及其夹角之间,好像存在着积和的等量关系。此时,侯明辉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他高兴得发出了声音,把正在睡梦中的妻子惊醒了。他披上衣服,开始论证这个新问题,终于得到了预想的结果:圆中具有公共端点的三条弦及其夹角之间,存在着积和的等量关系。而这种关系,为他研究的这道难题,提供了一种十分简捷巧妙的证法。

经过反复实践,侯明辉确信这种关系是一个定理。运用这种关系,可以使一些疑难问题变难为易,化繁为简,而且应用十分广泛。1996年6月,侯明辉的论文《一个值得重视的三弦定理》论文被收入《中华优秀科技论文选》。同年9月,他的名字和业绩,被载入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大典》。1997年,侯明辉应新华出版社编辑部的邀请,参加了《名师谈中学数学教与学》一书的编写工作。他撰写的《反证法》、《轨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3篇论文,入选此书。1999年3月,侯明辉被特邀加入中国国际名人协会,他的名字和业绩,被载入《中国当代数学家与数学英才大辞典》。

侯明辉无疑是一个进取者的典型。当然不仅是他,凡是事业有成的人皆是如此,他们会以毕生的精力去追求更高的位置,不断追求新的技能以及优势的开发。即使偶有突发事件,他们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目标。

从很多方面来说,每个人的确本来就拥有他所要实现更高位置所需要的一切能力。既然如此,当你可以高出众人之时,为什么要甘于平庸?如果一年中有一天你能有所作为,为什么不多选择几天都大有作为呢?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做得跟其他人一样?为什么我们不能超越平凡呢?

试着为自己设立更高的目标!在完成一天的工作之后,你可曾想过:“我应该能够做得更出色一点,或者更勤奋一点儿?”你完成工作的质量是否比以前高?速度是否比以前快?你的工作习惯、态度、解决事情的方法与以前相比是否更好?能上升为骨干教师,你已经很满足,但为什么不把做教育家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平时的工作中,你完全可以考虑别人认为不明智的举创,尝试别人认为不保险的做法,梦想别人认为不现实的说服,期望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升学率。

不断追求更高的自我定位!每一个与你交往的人:你的上司、同事或者学生、家长,都能感觉到从你身上散发出的意志的力量。这样,每一个人都会意识到你是一个不断进取的人,一个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希望和精神财富的人。人们将被你所吸引,乐于来到你的身边,你会从中发现更多的机会。

不断追求更高的自我定位,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自身不断的进步。不断进取的过程更是重塑自我的过程。这好比跳高运动员,不断进取就是要把有待跃过的横杆升高一格或几格,力争做到更好——很可能,这“更好”并非巨大的超越,而仅仅是超出那么一英寸左右。但每当运动员们尝试跳得更高一点儿时,他们实际上就是要重新塑造自我。他们必须重新思考自我的含义。然后,他们要设定新的目标——不是基于过去的纪录,而是基于重新思考后对自我的全新认识。这个新的自我所处的位置更高,必将会有更杰出的工作表现。

当然,要想达到更高的位置,仅仅有强烈的进取心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不断增强工作所需的能力,并付出巨大的努力。

可能能力有限,但一定要全力以赴

在古老的印度,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

在一片森林中住着很多小动物,所有的小动物一直都快乐地生活着。因为这片茂密的森林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变故,即使间或有几只猛兽经过,小动物们也懂得将自己妥善地藏匿起来,不至于成为猛兽口中的食物,所以这些小动物们大都能够在森林中怡然自得地生活。

可是,有一天,天空中突然划过一道巨大的闪电,击中了森林中最大的一棵树,顿时燃起熊熊大火。这场森林大火一发不可收拾,四处飞蹿的火舌立刻席卷了森林中无数树木的枝叶,同时也威胁到小动物们的生命安全。

惊慌的动物们拼命向森林的外边奔逃,希望能逃出这场大火造成的劫难。但它们却不知道,当闪电击中那棵大树、燃起大火的同时,在森林四周早已等候着无数贪婪的肉食猛兽。它们正张开大口,馋涎欲滴地等候这些小动物自己送上门来。

在这片森林的所有动物当中,只有一只小松鼠和其他的动物不同。它不但没有选择逃难,反而奋不顾身地向着大火冲了过去,在森林中一个即将被烈火烤干的水塘中,将自己瘦小的身子完全沾湿,然后再冲进火场,拼命抖洒着身上黏附的水珠,希望能缓解那正在毁灭森林的火势。

这时,由神仙变成的一位老人,出现在小松鼠面前,问道:“孩子,你难道不知道?你这样的做法,对这场大火来说,是根本不管用的呀?”

这个时候,小松鼠那条蓬松而美丽的大尾巴,已经被炙热的树枝烙印出三条黑色的焦痕,但它仍然拼命地用身体沾水,试图灭火,百忙中对这位老人说道:“也许以我的力量不足以灭火,但我相信凭着我的努力,至少可以少让几只小动物丧生啊!而且,或许因为我的坚持,还有可能感动天神,让他降下大雨,灭了这场森林大火……”

说话间,只听得老者哈哈一声大笑,小松鼠立刻感到周围忽然变得清凉无比,大火在一瞬间消失无踪了;接着,由老者变成的神仙伸出手来,在小松鼠烧伤的尾巴上轻抚了一下,焦痕顿时变成了三道奇幻瑰丽的花纹。

这就是印度三纹松鼠神奇而美丽的由来。

这个故事与中国古代精卫鸟“口衔微木,以填沧海”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显示了一种精神力量:我们可能能力有限,但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我们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我们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是的,无论做任何应该做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全力以赴。如果我们藏着心眼,不肯使出全力,那么上帝一定会让我们的成就大打折扣。

生活里,再也没有比知道自己全力以赴有所成就更能让我们感到满足的事了,教书让我们每天都拥有这样的机会。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老师,任何一位老师都会犯错误。但是只有每天都尽心尽力的老师才能够真正感动别人。只要兢兢业业,就算是最困难的日子,对我们来说也是成功的。事实上,最困难的日子往往也是回报最大的日子——这是最考验我们的时期。你难免会有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情绪上也好,身体上也好,但是只要来上课就必须发挥出最好的状态。也有的时候,学生会试探你的耐心,因为他们没有听懂你讲授的内容。那么,请你尝试一种新的讲解方法,而不是轻易就失望灰心。不要放弃,也不要服输,拼尽你的全力吧!

只有我们做到更好,学生们才有可能做到更好,只要全力以赴,我们的生活,别人的生活,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奇迹。因此,尽力去做一名最好的老师。总有一天,因为你的影响,那些年轻的心和年轻的生命,会发生永久的改变,你也将因此而得到巨大的回报。

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希望尽早获得成功、成为名师乃至教育家,恐怕是我们每一个骨干教师共同的想法,这一点实在无可厚非。不过,世事很少一蹴而就,谁都别指望一口能吃成一个胖子,罗马城也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罗马城要一砖一石来建,成功路要一步一步来走。要想实现人生的梦想,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这一方面,许多伟大的人物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米开朗琪罗是一个嗜工作如命的人,他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他60岁的时候身体已经不是那么强壮结实了,但他仍然每天在大理石上飞快地舞动着雕刻刀,他在一刻钟内完成的工作量比三个强壮的小伙子一个小时完成的工作量都大。工作已经是他的乐趣所在。也许正是米开朗琪罗每天这样地辛勤工作,才使其成为一代艺术大师。

英国画家米勒斯在画画的时候心无旁骛,仿佛置身于世界之外。他说:“我对所有年轻人的忠告是:去工作!他们不可能都是天才,但是他们都能够工作。不工作的话,即使是天赋极高、绝顶聪明的人,也不会做出什么有益的事情。”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座右铭是:“每天都要完成一些工作。”

“爱迪生14岁时我就认识他”爱迪生一个亲密的朋友说,“就我所知,他从来没有一天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的。”

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不仅是所有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科学家的座右铭,也是我们每一个追求成功的教师所应遵循的准则。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如果我们觉得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地得到,那可真是太天真、太不幸了。我们应该尽快放弃这种错觉,一定要意识到只有每一天的勤勉工作才会使我们获得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在有助于成功的所有因素中,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总是最有效的。

要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工作,首要的任务是要用好上班时间。上班时间并非仅仅是指上课时间,更重要的是上课之外的时间。

众所周知,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就学校来说,每天各个学科大量的教学任务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把课堂这块“主阵地”看好,教学质量也就有保证了。那么,就教师个体来说,是不是把课堂时间用好,其他工作时间就显得次要了呢?一个教师一天不过三四节课,两个半小时左右,一天工作时间以八个小时计算,如果课堂两个半小时是“主阵地”,那么另外五个小时似乎就成了“次阵地”——一天中的大部分工作时间是次阵地,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课堂是一种展现,是教师课堂之外的智慧劳动的一种必要的展现,这种展现是水到渠成的。要是没有课堂外的那五个小时打底,课堂展现必将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主阵地”也绝不会有“主”的意味。对教师而言,更重要、更具基础性的阵地,应当是那课堂外的五个小时。把这五个小时当主阵地的教师,才是真正有发展前途的教师,才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教师。

每次看名师们在课堂的舞台上展示其精彩的教学设计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我们应该知道,他们在课前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这个工作是课堂时间的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窦桂梅老师上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课,她几乎把史铁生的所有著作以及有关史铁生的文字资料都读遍了,这就是课堂外的智慧劳动,有了这样的劳动,课堂必然超越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