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家范的教育智慧
47177500000013

第13章 《家范》选编——子上篇(2)

【译文】

《礼记》说:父母有病的时候,成年子女不能梳头打扮,走路也不能像平日那样轻捷,不说闲话,不能鼓琴弄瑟。吃肉不能讲究滋味,喝酒要少,笑不露齿,怒不能骂人,父母病愈后,子女方能恢复常态。

【原文】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①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②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

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脱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间。

【注释】

①内竖:宫内小臣。

②莫:表示傍晚,天快黑了。

【译文】

周文王为世子的时候,每天上朝问候君父季历三次。鸡刚叫的时候他就穿好衣服,来到父亲的寝门外边,问值班人员:“君父今天可好吗?他老人家怎么样?”值班人员说:“很好。”周文王便喜形于色。到中午,周文王又来到父亲的寝门外,又如早晨一般问候。到日暮的时候又来问候。如果父亲有不舒服的地方,值班人员就告诉给文王,文王就表现得非常忧愁,连走路都是歪歪斜斜的。直到父亲重新开始吃饭,文王才恢复如初。

后来周武王完全遵循父亲文王的做法行事,不敢有一点改动。文王有病的时候,武王则不脱衣服,不解冠带地侍奉。如果文王吃一次饭,他也只吃一次饭;文王吃两次饭,他也吃两次饭。这样整整一旬零两天,父亲的病才痊愈。

【原文】

汉文帝①为代王时,薄太后常病。三年。文帝目不交睫②。衣不解带③。汤药非口所尝弗④进。

【译文】

①汉文帝:汉文帝刘恒(前202年一前157年),是汉朝的第三位皇帝,谥号“孝文帝”。公元前180一公元前157年在位。他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他在位的二十三年成为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与汉景帝并列为“文景之治”。后葬于灞陵,庙号“太宗”。

②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③衣不解带: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

④弗:“不”的同源字。

【译文】

汉文帝任代王时,薄太后经常生病。三年之中,汉文帝没有好好睡过觉,也没有脱过衣服,尽心竭力侍候太后。凡是薄太后喝的药,文帝都要亲自尝过后才进献。

【原文】

晋范乔父粲。仕魏。为太宰中郎。齐王芳被废,粲遂称疾阖门①不出。阳狂②不言,寝所乘车。足不履地。子孙常侍左右。候其颜色,以知其旨。如此三十六年。终③于所寝之车。乔与二弟并弃学业,绝人事④,侍疾家庭。至粲没。不出里邑。

【注释】

①阖门:关门。

②阳狂:假装疯颠。也作“佯狂”。

③终:死。

④人事:指人世间的事。

【译文】

晋代范乔的父亲粲,曾在魏国做官,担任太宰中郎。因为齐王芳被废黜,粲于是假装有病,闭门不出。他装作疯狂而不说话,终日睡在车上,脚都不沾地。他的子孙们经常侍奉左右,看他的脸色来判断他的需求。这样长达三十六年,直到他死在他睡的那个车子上。这期间,范乔和两个弟弟都放下学业,谢绝人事,在家里侍候父亲。直到父亲去世,他们都没有离开所居乡里一步。

【原文】

后魏孝文帝幼有至性①。年四岁时。献文患痈②。帝亲自吮脓。

【注释】

①至性:多指天赋的卓绝的品性。

②痈:中医指恶性脓疮。

【译文】

后魏孝文帝从小就有超过一般人的孝性,他四岁的时候,父亲献文帝患了痈疮,孝文帝亲自为父亲吮吸疮脓。

【原文】

北齐孝昭帝。性至孝。太后不豫①,出居南宫。帝行不正履。容色贬悴②。衣不解带,殆③将旬。殿去南宫五百余步。鸡鸣而出。辰时方还;来去徒行。不乘舆辇。太后所苦小增,便即寝伏阁外,食饮药物。尽皆躬亲。太后惟常心痛,不自堪忍。帝立侍帷前。以爪掐手心。血流出袖。

【注释】

①豫:安乐,舒服。

②贬悴:瘦损憔悴。

③殆:大概,几乎。

【译文】

北齐孝昭帝,天性非常孝顺。太后不舒服,住在南宫。孝昭帝十分愁苦,走路都走不正,面容憔悴,衣不解带,将近十天。宫殿距离南宫五百多步,昭帝天亮鸡叫时就去南宫问候太后,到了辰时方才返回宫;来去步行,从不乘车。太后的病痛稍微加剧,昭帝就睡在她的卧室门外,太后的饮食和药物,昭帝都要亲自服侍进献。太后常常心痛,不堪忍受,昭帝就站在她的床前,以手指掐自己的手心,血从袖口流出来。这就是说父母生病了子女就要表示自己的忧愁。

【原文】

孔子曰:“少连、大连善①居丧。三日不怠②。三月不解③,期④悲哀,三年忧,东夷之子也。”高子皋⑤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尝见齿⑥。君子以为难。

【注释】

①善:善于,擅长。

②怠:懈怠。

③解:通“懈”。松懈,懒散,做事不抓紧。

④期:指期年。一年。

⑤高子皋:孔子弟子,姓高名柴,字子羔,又称子皋、子高、季高,卫国人,一说是齐国人。

⑥见齿:指笑。笑则露齿。

【译文】

孔子说:“少连和大连很会居丧,三日之内不惰怠,三个月之内不松懈,悲哀整整一年,而三年之内一直在忧愁。少连和大连都是东夷之子。”孔子的弟子子皋居丧,整整哀哭了三年,从未笑过,连那些很守礼法的君子都认为能够做到这样很难。

【原文】

颜丁善居丧,始①死,皇皇焉,如有求而弗得;及殡,望望②焉,如有从而弗及;既葬。慨③焉。如不及其反而息④。

【注释】

①始:刚刚,才。

②望望:瞻望的样子,依恋的样子。

③慨:疲惫的样子。

④息:通“熄”。熄灭,消失。

【译文】

鲁人颜丁很会居丧,人刚死的时候,他表现出一副皇皇然的样子,就好像有什么东西想得到却没有得到;等到殡葬的时候,又望望然,就好像急切地想要跟谁走,而没有能够办到;安葬之后,却表现的没有了声息,就好像没能挽留住死者,自己彻底绝望了。

【原文】

唐太常少卿苏颊遭父丧。睿宗起复①为工部侍郎。颊固辞②。上③使李日知谕旨。日知终坐不言而还。奏曰:“臣见其哀毁④。不忍发言,恐其殒绝⑤。”上乃听其终制⑥。

【注释】

①起复:古时官员服父母丧守期未满即应召赴任官职。

②固辞:古礼以再次辞让为“固辞”,后以坚决推辞和谦让为“固辞”。

③上:指皇上。

④哀毁:指居亲丧悲伤异常而毁损其身。后常作居丧尽礼之辞。

⑤殒绝:昏厥。

⑥终制:父母去世服满三年之丧。

【译文】

唐代太常少卿苏颁遭逢父丧,正巧唐睿宗打算要任命他为工部侍郎,他坚辞不受。皇上派遣李日知去宣读圣旨,李日知到了苏家,却坐在那里至始至终没有说话,他回去禀告皇上说:“我见他哀伤过度,面容憔悴,不忍心再去说这些事,怕他听了会昏死过去。”于是皇上允许他守满三年孝。

【原文】

左庶子李涵为河北宣慰使,会①丁母忧②,起复本官而行。每州县邮驿公事之外。未尝启口③。

蔬饭④饮水,席地而息。使还。请罢官,终丧制。代宗以其毁瘠⑤。许之。自余能尽哀竭力以丧其亲。孝感当时。名光后来者,世不乏人。此可谓丧则致其哀矣。

【注释】

①会:恰巧,正好。

②丁忧: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

③启口:开口。

④蔬饭:蔬菜饭食。这里指粗食。

⑤毁瘠: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

【译文】

左庶子李涵担任河北宣慰使的时候,母亲去世,可他这时正被任命为宣慰使在外地出行。他每到一个州县,除公事之外,没有再说过话。

每天只吃些粗饭,喝口白开水,并睡在地上。完成出使任务返回去后,他便请求罢官,准备回去为母亲守丧。代宗因为他过度悲哀而损伤了身体,所以恩准了他。能够尽哀竭力为父母守丧,并以孝感动当时,名留后代的人,每朝每代都很多。这可以说是居丧就能竭力表示自己的哀痛。

【原文】

孟蜀太子宾客李郸。年七十余,享①祖考②。犹亲涤器③。人或代之,不从,以为无以达追慕④之意。此可谓祭则致其严矣。

【注释】

①享: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或鬼神使其享受。

②祖考:已故的祖父。

③涤器:洗涤器物。

④追慕:追念仰慕。

【译文】

孟蜀太子宾客李郸,已七十多岁了,祭祀祖父时,还亲自洗涤祭器。有人想代替他去洗刷,他不许,认为那样就无法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这就是说祭祀的时候就要表现得庄严肃穆。

【原文】

《经》①曰:身体发肤②。受之父母。不敢毁伤③。孝之始④也。

【注释】

①《经》:指《孝经》。

②身体发肤: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③毁伤:损坏,伤害。

④始:开始,开端。

【译文】

《孝经》说:人的身体、毛发、肌肤,都是父母所给,子女不敢随意毁坏,这是孝顺父母的开端。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①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②,如临深渊③,如履薄冰④。’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注释】

①启:省视,察看。

②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微微发抖的样子,也指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如临深渊:临,靠近。渊,深水坑。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④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译文】

曾子有病,把他的门人弟子都召集来,说:“身体受之于父母,不敢随便毁伤,你们揭开我的被,我要看看我的手和足。《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之后我懂得在这个问题上教育你们了。”

【原文】

乐正子春下堂而伤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①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善,如尔之问也!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惟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②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③而弗敢忘孝也。今予忘孝之道。予是以有忧色也。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径④,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⑤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注释】

①瘳:病愈。

②亏:毁坏。

③顷步:顷,通“跬”。跬步,半步。郑玄注:“顷当为跬,声之误也。”

④道而不径: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⑤忿言:忿怒的话,怨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