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47531100000101

第101章 不忘师恩的释奠礼

“释奠礼”是中国古代学礼制度的核心内容,随着时代的演变,它逐渐变成“祭孔”的专用词并在唐代得到了定型,此后“文庙”释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其影响遍及东亚各国。

尊师重教是传统礼仪中闪烁着璀璨光芒的重要部分,他不仅表现在尊师与敬师上,还表现在报师与祭师中。

所谓报师,是指学生在离开老师之后,如果取得了什么成就,或是遇到老师生日,或是遇到年节等,仍要去问候、探望老师,向老师汇报,以此表示自己不忘报答师恩。

所谓祭师,就是对老师亡灵的祭祀。这种礼仪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存在了,即祭祀至圣先师的释奠礼。

《礼记文王世子》中说:“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先圣”是指各种礼仪制度、工艺技能的发明或首创者;“先师”则是指传经授业的人。

至于“释奠礼”究竟是怎么样一种礼仪,汉代经学大家郑玄所作注解说:“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己,无迎尸以下之事。”结合其他人的解释,释奠礼大概是一种只是将祭品直接放在神主之前,礼毕,祭祀者之间不需要酬酢。可以说是一种相当简略的仪式。此外,古书中还记载有一种“释菜礼”。有人说,释奠礼有音乐但无尸,释菜礼更简单,连尸也没有,只是在神主面前放一些蘋、蘩之类的菜。

释奠原本是在学宫中举行的祭祀“先圣先师”或“先老”的一种仪式,但在唐宋明清时期得到相应的发展,统治者也对它做了相应的改革,所以,释奠礼最后成了孔子祭祀的专称。

之所以将孔子作为至圣先师来祭祀,是因为孔子在年轻时候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虚心向一切人学习。30岁左右,学业有成,开始招徒授业。当时,学术由官府掌控,只有贵胄子弟才有资格学习,即所谓“学在官府”。孔子以个人之力开创私学,打破了文化垄断,使学术下移到民间,推动了思想文化的普及和繁荣,这可堪称万世之功。孔子实施“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招收学生,相传他有三千弟子,其中有72贤徒。后世把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教育的至圣先师,也绝非言过其实。

从汉代开始,有11帝王、共18次到曲阜孔庙祭祀过孔子。首开先河的是汉高祖刘邦。据《汉书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从淮南返回京城经过曲阜时,用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当时孔子的地位并不高。汉平帝后来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学校开始祭祀先圣先师周公、孔子。南北朝时,太学内已经立有宣尼庙,祭祀时设轩悬之乐,用六佾之舞。元世祖时,虽然曾一度有过贬黜孔子及儒家的举动,但成宗即位后立刻恢复尊孔的礼仪。直到明朝嘉靖时,世宗才废除所封孔子王号,取消了塑像,降低了原用天子之礼的祀典规格,称为“至圣先师”。清初的盛京也建有孔庙,定都北京后,将京师国子监定为太学,立文庙,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祭祀礼仪的规格又有所上升,奠帛、读祝文、三献奠爵,行三跪九拜之礼等。

孔子是华夏文化的象征。后代以孔子为对象的释奠礼所要表达的也是对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敬意,具有鲜明的提倡文教的意义。大约从唐代开始,释奠礼仪开始传向海外,至今在朝鲜、日本、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的孔庙和学堂,仍然可以看到释奠祭孔的影子。

延伸阅读

释奠礼举行的时间

祭祀孔子的释奠礼最初只是在每年秋季有一次祭祀活动,到东汉时开始实行春、秋两祭制,其后又发展到春夏秋冬逢节必祭,但都以春、秋两祭为主。这被称之为“四大丁祭”。这是因为一年又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古人称之为孟月、仲月、季月。古代又用干支纪日,每月不超过三十天,所以甲、乙、丙、丁等天干一般会出现三次,祭孔就用第一个丁日,称为上丁。四大丁祭,就是在四季仲月上丁日举行的祭祀。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

现代人们将祭孔之日定在9月28日,这是因为古代祭孔都以每年农历8月27日作为孔子诞辰日,民国期间,政府曾定夏历8月27日作为教师节,后又把它换算为西元的9月28日。这成为一种传统习惯,人们也从心理上认可了它,虽然在学者范围内对于孔子诞辰一直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