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47531100000104

第104章 正月初七“人日”节

“人日”起源于人们对人自身的重视、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日具有节日饮食、节日装饰、登高赋诗与出游踏青、拜神及驱鬼除秽等多项礼俗内容。

农历的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即“人类的生日”。这个节日在我国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人日”的起源,有一些不同的说法。有一种是说“人日”来源于古老的神话。据《庄子应帝王》记载,古时候有三位神仙,倏帝、忽帝和混沌。倏和忽常去混沌家做客并受到热情的款待。两位神仙为感谢混沌就对他说:“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混沌按照他们的说法在自己身上一天凿一窍,七天凿好七窍,人就诞生了,但是混沌却因此而死去。所以第七日就为“人日”。

还有一种流传更广的关于“人日”节来源的说法,晋人董勋的《答问礼俗》记载说:“(女娲造人过程中)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

古人认为“人日”这一天非常重要。西汉东方朔的《占书》中说:“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清明,则所生之物育;阴则灾。”也即是说,古人以正月初七这天天气的阴晴来占卜当年人的凶吉状况。为讨吉利,古人后来有了正月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四不杀羊、初五不杀牛、初六不杀马、初七不行刑的习惯。由此,正月初七便渐渐演变为古代相当隆重的一个民间节日。每逢“人日”,人们都盼望天气清明,并举行各种风俗活动,以寄托思念亲友、祈求亲人安康幸福的心愿。

戴“人胜”

从晋代开始,在“人日”这一天有戴“人胜”的习俗。晋刘臻妻陈氏《进见仪》说:“正月七日,上人胜于人。”《荆楚岁时记》也说:人日“又造华胜以相遗”。所谓“人胜”,就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即妇女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将金箔刻镂成人形贴于屏风或窗户上,也戴在头发上。唐代非常重视这一风俗,甚至将“人日”也称为“人胜节”。

举行宴会

唐代人非常注重“人日”。在这一天,宫廷中要举行宴会。唐代宗楚客的《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就反映了宴会时的盛况。后来不仅宫廷中举行宴会,民间在这一天也要举行宴会。鲍防的《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人日春风绽早梅,谢家兄弟看花来。吴姬对酒歌千曲,秦女留人酒百杯。”就体现了这种景况。

出游登高

“人日”出游登高的习俗,在晋代就有了。东晋李充《正月七日登剡西寺诗》说:“命驾升西山,寓目眺原畴。”在“人日”这天,他赶着马车,登上西山,极目远眺。隋、唐、宋三代,文人墨客也有在“人日”这天出游的习惯。据说,他们出游是为了躲避瘟气,丢弃晦气、踏死丧气,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仕途顺利、健康快乐、一帆风顺。

“人日”这天,有些地方要吃用七种菜做的“七宝羹”,据说吃了可以延年益寿。有些地方还有“麻秆点天灯”、“用豆熬粥治头疼”等说法。“人日”节虽然日渐衰落,到今天也仅仅成为一种传统文化,但是,“人日”所

反映出的对“人类诞生日”的重视以及思

亲、重谊的情感还是值得回味的。

延伸阅读

“人日”为何拜谒杜甫草堂?

唐代大诗人杜甫旅居成都时,在好友高适等人的资助下,在西郊浣花溪畔修建了一座草堂居住。761年的“人日”那天,当时在蜀州任刺史的高适写了一首题为《人日寄杜二拾遗》的诗寄赠杜甫,诗中有“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句子,表达对杜甫的思念之情,当时杜甫未及时作答。后来杜甫离开四川,漂泊湖湘。770年,整理文稿时重读到高适这首诗,不仅睹物思人,于是挥毫写下《追酬故人高蜀州人日见寄》诗:“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

清代咸丰四年(1864),时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特地在人日拜谒杜甫草堂,留下了一副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此联一出,骚人墨客竞相效仿,于每年“人日”云集草堂,挥毫吟诗,凭吊诗圣,久而久之,这便成了当地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