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47531100000108

第108章 辟邪念贤的端午礼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2000多年来,它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还因起源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这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比较大的一个节日。它的历史悠久,含义丰厚。

端午,也称为“端五”,“端”的含义与“初”相同,“端五”也就是“初五”;“五”与“午”相通,按地支的顺序推算,五月也正是“午”月,同时,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还称为“重五”,也称“重午”。除此之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别称,这与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不同说法相关。

端午节的来历

迄今为止,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影响最大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这一说法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中的相关记载。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贵族大臣。他主张举贤授能,力主富国强兵并联齐抗秦,结果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在谗言陷害中被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途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被秦军攻破。屈原悲痛万分,就在五月五日写下绝笔之作《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屈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此外,关于端午节来历的说法还有以下几种: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世人纪念他,所以有了端午节;纪念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她因救父而投江;端午节是龙的节日,因为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龙舟竞渡都与龙相关;五月初五是恶日,在这一天要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等。

端午节的礼俗

普遍存在的端午节礼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悬挂艾叶、菖蒲。俗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古人相信菖蒲、艾蒿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因而出现许多利用菖蒲、艾蒿辟邪保健的习俗。还有用菖蒲作剑,插在门楣上的,认为有驱魔祛鬼的神效。

小孩缠挂五色线或者佩戴香囊。香囊里装着朱砂、雄黄、香药等,外面包着丝布,清香四溢,再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点缀的作用。

吃粽子。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传说,屈原死后,人们为了防止水中的鱼龙虾蟹咬噬屈原的身体,就将饭团包起来丢进江里,后来发展成了“粽子”。

赛龙舟。据说,楚国人因舍不得屈原死去,就争相划船追赶去拯救他。后来人们便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屈原。虽然有这种说法,但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赛龙舟的真正目的是“送瘟神”。

此外,还有挂道教符图驱邪;喝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目的是驱邪保健;游百病,即出门游玩,这在上古时代也是为了回避疾病和邪气;亲友互相赠送礼物,因为端午日不祥,所以亲友之间要互赠礼物来表示互相关心。

以上八项端午节礼俗都以辟邪、辟瘟、保健为目的,但端午节在从战国时代到今天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已经从单一的辟邪驱瘟主题,逐步发展到兼顾辟邪驱瘟和纪念先贤两个主题并重了。所以,端午节也就有了更多的文化的含义。

延伸阅读

“恶日”和汉代食枭羹的皇家礼仪

端午这一时段,气温骤然上升,令人难以适应;同时,蚊虫开始肆虐,细菌开始泛滥。生活的经验使人们认识到这是一个疾病高发期。此外,“五”是阳数,五月初五也有“极阳”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和谐,所以认为这种阳气极盛的日子一般都不吉利,所以,五月初五被认为是一个“恶日”。

在汉代,五月初五有一个官方礼仪,即皇帝命令郡国召集百官,赏赐枭羹,也就是猫头鹰汤。这是因为在古代传说中,猫头鹰吃自己的母亲,古人认为它是恶鸟。为了灭绝它,特意选择在端午这个“恶日”来吃。在宫廷中,皇帝赏赐枭羹,其实也包含着教训大臣,不要做恶人、奸臣的政治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