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47531100000109

第109章 浪漫温馨七夕节

七夕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传统节日。节日中种种趣味盎然的礼俗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情感,也给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

七夕节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也被称之为“女儿节”、“少女节”、“乞巧节”。

七夕节的传说

在人们的观念里,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在一起。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子生活,每天总是放牛,人们叫他牛郎。虽然他既聪明又勤快,但哥哥嫂子最后还是和他分了家。分给牛郎的只有一间茅房、一头老牛。从此牛郎就和老牛生活在一起,对老牛非常照顾。一天,牛郎无意中看到七个仙女驾着祥云落在河边草地上,她们脱去五彩霓裳,跳进河水嬉戏。牛郎盯着一个最年轻美丽的仙女看得入神,这时老牛突然说:“她是天上的织女,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会做你的妻子。”牛郎听从了老牛的建议。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织女最终留下来成了牛郎的妻子。他们男耕女织,互敬互爱,并有了一双儿女。但玉皇大帝知道后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带着天兵天将将织女从人间带走了。悲痛欲绝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挑着儿女追上天去。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拔下金簪一划,牛郎脚下立刻出现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肝肠寸断的织女和牛郎,在天河两岸遥望对泣。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霎时,无数喜鹊飞向天河,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便在鹊桥上相会了。王母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桥上相会一次。

这个动人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看到他们相会,并寄予自己的愿望,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节礼俗

七夕风俗中流传最久、最广的是“乞巧”。乞巧指的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巧艺。因为传说中织女美丽聪明,心灵手巧,能织出彩霞般的锦绣,令人间女子羡慕不已。民间乞巧的习俗,便是在这种向往心理下形成的。梁宗懊的《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初七夜晚,家家户户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有的人用金、银、黄铜做成针,把瓜果等摆列在庭院中以乞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织网,就认为是织女星神降临的显示。这种在南朝形成的活动一直留传到后世,民间将穿针乞巧作为七夕的代表性行为,宫廷建有进行乞巧活动的楼台,如唐玄宗建乞巧楼,元代在九行台乞巧,明代设乞巧山子。

除乞巧外,民间还有拜月的习俗。女孩子们在七夕之夜,仰望天空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姻缘巧配。在古代,婚姻是决定女孩一生幸福的大事,所以,世间痴情女孩会在七夕这天晚上,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婚姻幸福美满。

七夕节还有求子的习俗。如《风土记》记载:“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白气,有光耀五色,有为征应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后言之,颇有受其柞者。”此外,七夕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礼俗,“乞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如生豆芽、浮巧针等。

延伸阅读

为何“七月初七”能够成为节日?

农历七月初七作为“七夕节”,这个节

日的起源虽然与传说有关,但民俗专家也认为它与古人对数字的认识有很重要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以前,类似一月初一、二月初二、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等的“重日”大都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此,人们会在这样的日子里多做祈福、祭祀或纪念活动,以求幸福、安康。七月初七作为节日应该与此相关。

“七月初七”作为节日,可能还与古人对时间的崇拜有关。在古代,人们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称为“七曜”。“七”在民间表现为时间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结,如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七”还和“吉”谐音,所以,“七七”又有双吉含义,所以,人们也认为它是“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