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47531100000049

第49章 除秽消灾贺三朝

“贺三朝”是婴儿诞生礼之一,它包含射天地四方、洗三、开奶、汤饼宴等多种礼俗,蕴涵着成年人对婴儿的真诚祝福。

婴儿出生三天后,古人要给孩子举行“贺三朝”礼。之所以在出生三天时举行,根据中国人的数字观念来看,“三”是一个虚数,可以意味着很多;“三”还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如三星高照、三元及第、连升三级等,“贺三朝”中明显包含着人们对这个新生命的祝福。

“贺三朝”中包含的礼俗比较多,大概有“射天地四方”、“接子”、“洗三”、“开奶”、“拜床母”、“汤饼宴”等。

射天地四方

这是在先秦时举行的“贺三朝”礼。如果家里生的是男孩,就在三天时举行这一仪式。那天,让射箭手用桑弧(桑木制成的弓)和篷矢(蓬蒿制成的箭)射天地四方,象征着男孩将来抱负远大,以天地四方为己任的意思。如果生的是女孩,就不行此礼。

洗三

“洗三”,又称“洗三朝”、“洗儿”等。这是“贺三朝”中的最主要的仪式,即在婴儿诞生的第三天为他进行洗浴,含有清除污秽、消灾免祸的用意。

“洗三”礼的起源很早,大概不晚于唐代。据说,武后时有一位大臣叫张德,其妻生子三日,皇上宴请群臣以表庆祝。“洗三”礼在宋代已经很流行了。苏轼有诗云:“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浴。”

“洗三”与日常洗澡不同,它用的水非常讲究。一种是添加各种药。如有的地方是采集一些槐枝、艾叶,用温开水浸泡后加入花椒、草药等;有的地方加入八角。唐代“洗三”是用虎骨汤,认为以此沐浴,可以不生各种疾病等。

在洗浴时,请有经验的接生婆边洗边唱祝词。比如,满族“洗三”时要唱:“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脸蛋,做知县;洗陡沟,做知州。”前来祝贺的亲友拿银钱、喜果之类的东西,往洗澡盆里搁,叫作“添盆”。洗婆根据亲友所投物品不同,口念不同的吉祥话。如,若搁枣儿、栗子,就说“早立子儿”;若搁莲子,就说“连生贵子”,等等。

洗浴结束后,还有一项重要的仪式,即“落脐炙囟”,也就是去掉新生儿的脐带残余,并敷以明矾,熏炙婴儿的囟顶,表示新生儿就此脱离了孕期,正式进入婴儿阶段。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卷二十“育子”中记载:“三朝,与儿落脐炙囱。”说明宋代杭州在三朝时就有处理婴儿脐带和囟门的仪式。

开奶

在一些地方,还有“贺三朝”时为婴儿开奶的仪式。通常是用棉花蘸一点黄连水在婴儿嘴唇上抹一下,接着先请一位正在哺乳的妇女为婴儿喂奶,称为“开口奶”,寓意“先苦后甜”,然后才可以由婴儿的亲生母亲为其喂奶。

拜床母

据说,床神也分男女,床母比较贪杯,而床公好茶,所以,人们就用酒祭祀床母,以茶祭祀床公。民间在婚礼、生育、三朝、满月时都有拜床母的习俗。《阳县志》记载“贺三朝”时,在房内设祭台,由产婆奠酒焚香,感谢床母带来子子孙孙。

汤饼宴

《永宁县志》中说:“生子洗三、亦设汤饼会,受贺宴客。”即在“贺三朝”时,用酒席或面条招待亲戚邻居,亲戚邻居则拿糖、蛋、面条等来祝贺并看望婴儿,并说些吉祥的话加以祝愿。

这些礼俗像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着人们对趋邪免灾,以及孩子有个美好未来的希冀。

延伸阅读

宫廷中的“洗三”

“贺三朝”中“洗三”的习俗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宫廷里也很盛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述过唐代宫廷中的“洗三”,“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此外,在北京雍和宫里有一个洗三盆,是清代的皇太子“洗三”时使用的。盆边的图案为鱼身、鱼尾、龙头。因为中国的民间剪纸中有鱼龙变化的图案,龙源于鱼,鱼可以跳跃为龙。这样的图案蕴涵着望子成龙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