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47531100000088

第88章 日常礼仪之衣冠服饰

衣冠服饰作为一种生活形式的外露,它很明白地标明了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为此,从夏商朝开始,衣冠服饰已经有了一套礼仪制度,从帝王后妃、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都必须按照礼仪的要求去穿着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衣冠服饰。

我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华夏”一词也是源于“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注),由此可见,衣冠服饰礼仪在我国历史不仅悠久而且意义重大。

衣冠服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古人认为它与人的道德修养密切相关。东汉王充就曾提出了“德盛文缛”(“文”指的是衣冠服饰)的命题,认为人的道德水平越高,其文采仪表、服饰装扮就越是焕然严整。

严整与洁净

严整与洁净是最起码的衣冠服饰礼仪。《弟子规》中说:“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其意是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要穿平整,鞋带应系紧,一切穿着以严整、端庄为宜。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保持整洁,避免脏乱。

对古代男子来说,非常重要的是“冠”。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冠礼后,冠就是已经成人的标志,从此以后,在公开场合都要戴冠。该戴冠而不戴就是失礼行为。据说,春秋时期,有一次齐景公散着头发未戴冠就出宫,守门人看见后对他说,您这样出去,哪里像我们国君的样子!景公也很惭愧,就赶紧回去了。

合于礼义

衣冠合于礼义就是要求衣冠服饰要适合身份、地位、场合,符合礼的规定。

商周年间,人们穿着的衣服通常是上衣下裳(即裙子)。贵族在裙子外面多系一片草制或丝绣的斧形服饰,作为身份尊贵的标志。到了春秋时期,上衣下裳被连接起来,垂到踝部,被称为“深衣”。贵族即可在家居时穿深衣,也可在晚朝时穿。庶人一般穿褐(粗麻制成的短衣),但也可以把深衣作为礼服。

秦汉以后,为了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各级官吏与庶民在衣着服饰上,从式样、用料到颜色、花纹,都有了明显的不同。如唐宋就把龙袍与黄色当做皇室的专用服色,其他人不能僭越使用。其他官员,“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明史舆服》)而普通百姓不能实用大红和鸦青色,以免与官服相混。

古代衣服的性别区分也很明显。孩子刚开始学说话时,要给男孩佩戴皮制小囊,女孩则佩戴丝织的囊。“男女不通衣裳”(《礼记内则》)。

另外,古代服饰的颜色有素色与喜色之分。白色、黑色、灰色、蓝色通常为素色,红色中大红、朱红、粉红等为喜色。穿着素色与喜色服装也有礼仪的规定,如果穿素服到喜庆场合,或穿大红喜服到丧葬场所,都是失礼的表现。古代关于衣冠服饰的礼仪非常多,这里只是做一管窥。

延伸阅读

君子死而冠不免

《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了孔子的学生子路死之前的一件事,常让后人感慨不已。当时卫国太子蒯聩为了建立自己的势力,想寻求他外甥孔悝的协助,但对方不肯。蒯聩竟然直接挟持了他。子路是孔悝的朝臣,孔子的另一名学生子羔也在卫国的朝廷里。眼看内乱要发生,子羔决定逃离卫。在去陈国的路上碰到了要返回卫国的子路。子羔警告子路说卫国的情况很危险,不能再回去了。可是,子路却认为自己作为孔悝的家臣,此时不能躲开。他执意回到了卫国。

回到卫国后的子路,在与蒯聩等人的交涉过程中,发生了武力攻击的行为。子路寡不敌众,连系冠的缨都被砍断了。但在此生命攸关的危急时刻,子路却说:“君子死,冠不免”,他忍着剧烈的伤痛重新结好冠,方才死去。这就表明像子路这样讲“礼”的士人,他们把衣冠整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