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47531100000099

第99章 三爵为限的饮酒礼

中国是酒的故乡,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饮酒作为一种食文化,早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套需要遵守的礼节,以使饮酒者的行为得到自我控制。

我国有着很悠久的酒的历史和酒的文化,就在古代被视为神圣的物质,酒的使用,更是庄严的事,但是,由于酒精的缘故,酒又能令人精神兴奋,甚至神志恍惚,所以,儒家就提倡饮酒要有“酒德”,也要遵循“酒礼”。

所谓“酒德”就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酒德”二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所要求的酒德是: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禁止聚众饮酒;禁止饮酒过度。

所谓“酒礼”,就是在饮酒场合需要遵循的礼仪,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首先,《礼记曲礼》中说: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即“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这与今人饮酒时说“先干为敬”正好相反。

其次,古代去做客时饮酒的礼仪大约有四步,即“拜”、“祭”、“啐”、“卒爵”。具体而言,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使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再次,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这在礼经中成为“酬”,客人要回敬主人,礼经中称为“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礼经称为“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礼经中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即起立。

最后,古代饮酒倡导“温克”,即是说虽然多饮,也要能自持,要保证不失言、不失态。饮酒过了三爵就应该止饮离席。这是因为如果酒过三巡仍然酣饮,量浅的人难免会失态。《左传》记载,晋灵公赐赵盾饮酒,其实是埋伏了甲兵要攻杀赵盾,赵盾的贴身侍卫提弥明察觉阴谋后,急忙登阶入堂,说:“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于是扶出赵盾,总算避过一难。

在古代,只要是正式筵宴,尤其是御宴,都要设立专门监督饮酒仪节的酒官,被称为酒监、酒吏、酒令、明府等。他们的职责,一般是纠察酒筵秩序,将那些违反礼仪者撵出宴会场合。不过有时他们又要纠举饮而不醉或醉而不饮的人,以酒令为军令,甚至闹出人命来。《汉书高五王传》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悼惠王次子刘章,是一个刚烈的人,办事非常认真果敢。有一次,他在宫中侍筵,吕后让他担任酒吏。他对吕后说:“臣为将门之后,请允许以军法行酒。”吕后未加思索就同意了。在酒宴过程中,刘章叫出歌舞助兴,这时吕后宗族中有一人乘机逃酒,溜出了宴会大殿。刘章发现后,紧追出去就拔剑斩杀了那人。吕后闻听后目瞪口呆,但又无法怪罪刘章。

延伸阅读

袁宏道的《觞政》

“觞政”原本指的是宴饮中的酒令官,即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后来,明代的袁宏道,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觞政》。

关于《觞政》的写作目的,作者是这样说的:“社中近饶饮徒,而觞容不习,大觉卤莽。夫提衡糟丘,而酒宪不修,是亦令长者之责也。今采古科之简正者,附以新条,名曰《觞政》。”为饮酒之人编了一本关于饮酒的礼仪法则。

《觞政》中列了“酒宪”十六条,广泛涉及选择同饮者的条件、饮酒地点的选择、时令的估量、酒质判断以及酒器的考究等等,在文中,作者将不同境遇下的饮酒适度表达得淋漓尽致,如“饮喜宜节,饮芬宜静,饮倦宜恢,饮礼法宜潇洒,饮乱宜绳约,饮新知宜闲雅真率,饮杂揉宜逡巡却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