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成为男人,并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生物基因,或者说是上帝的意思。
上帝把一个人选为男人,显然是让他有更多的承担。让他粗糙一点,走过荆棘地而不至于哭泣;让他血性一点,争夺更多的口粮供养家人。让男人像岩石一样丑陋,像泥土一样平凡,像树木一样不引人注目,是因为生活比想象更残酷、更多变、更缺少诗意,需要男人去担当。
如果男人像花儿一样开放,围着女人红袖添香,“侍儿扶起娇无力”,眉目含情,欲说还休,这样子几乎构成了人类的不安全性。
男人如果仅仅成为妇女用品或床上用品,必然是人类的退化而非进化。虽然女权主义者声称男女无别,声称女人有权力叱咤风云、飞扬跋扈,但女强人或女富豪们试图把男人变成玩物,给自己带不来什么幸福。
在知识经济时代,或者叫写字楼时代,男性的“男”似乎被作废了,只剩下“性”。信息时代不需要男人赤手搏虎,不用手举一把钢刀瓜分天下,男人如果因此而萎靡不振,带给女人的是祸不是福。
基因分为两种,一是生物基因——DNA,一是社会基因,也就是人类从漫长的进化过程里积累的密码,释放在每个人身上。比如男人的坚毅、争夺心和负重能力,女人的柔弱和安静让人疼爱。这一些社会基因不会因为女人成了老板有所改变,基因不会谁有钱听谁的。即使未来永远不再出现战争、不再地震,也不耕田,男人还应该像一个男人,所有的社会基因都有用,正像女人心甘情愿做一个女人。
女大男小的姐弟恋不应该受到指责,但如果把眼光放得远一点,男人变成了甜点或水果的时候,女人并不是享受者而是受伤人。
当情爱仅仅变成一场游戏,却挨不过时光的催逼。时光给20岁男人带来青涩以及小兽之美,给30岁男人带来的是旭日初升的豪气,男人40岁才是爪牙整齐、毛色鲜亮的老虎。这一点,女人在年龄上永远靠不过男人。人类因此在漫长的时光中摸索出“男大女小”的婚恋模式或者叫情爱模式,以应对时光催逼。在岁月的递进中,男人早晚会露出他的雄心,那就是争夺。争夺是社会基因留在男人血液里的核心成分——争夺土地和粮食、争夺财富,包括争夺更年轻的女人。对此如果加一点解释的话,理由是在于他们的男人性:繁衍和保护自己的生物基因得以延续,惠及子孙。
而女人,能用财富的优势把一切都变成游戏吗?游戏敌不过基因。男人的可爱不仅在他年轻,还在他的独立人格,在头破血流也要闯天下的气概,他们骨子里不愿被包养或豢养。把鹰关进笼子里,怎么看都不好看,因为不是金丝雀。
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社会变故,使人们领悟到真的不能太看重金钱的作用。金钱也会是脆弱的,大银行的坚牢大厦会像纸扎的房子被风吹走,何况用钱制作的情感游戏?
我不止一次感叹,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仅仅经历了30年,好像一切都改变了并可以继续改变,但有许多东西根本没有变,比如人的心地、人的社会角色以及古已有之的文化习俗。假如再来一次金融危机怎么拼?人们会重返古老的价值观,比如本分、谦恭、诚实和责任感,别的都靠不住,金钱和时尚尤其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