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被模仿、被追捧的范型。他以异乎寻常的方式辞世之后,又成为被赞美、被怀念的人,这是他身上所具备的美国性之一。
美国能够制造各种各样的模范,消费性是其主要的特征,譬如文体明星。而海明威以精神特性优于文学特性的方式把自己制造成为偶像。偶像的意思是:他把自己变成了想成为的人。当然,他又承担不了自己,于是放弃了自己。
在20世纪,大约是1979年左右,国内像洪水一般地翻译印刷西方文学名著,这是继引入佛经、共产主义书籍之后,历史上第三次域外思想播撒中土。那时候,海明威的名字就在一大批西方作家当中闪闪发光。他的作品和他的事迹一起登场。在中国,有事迹的作家比没事迹的作家更容易被记忆。聂鲁达、杰克·伦敦、左拉、高尔基都是有事迹的人。按说吧,做水手或流浪汉都是不得已的谋生方法,但在文学史家眼里,这些事迹成了作家阶级性的根基。而海明威的事迹跟谁都不一样,他知行合一,我行我素。在思想解放运动刚开始的80年代初期,海明威的作品呈现出那么强烈的个人性、冒险性(其实为冒死性)以及英雄性,给当时嗷嗷待哺的缺少知识的知识青年极大震撼。
海明威对中国的寸学音年或者说女人来说是一贴猛药。过去中国文人的模范没他这样的人,文人模范或踪影于山水,或吃酒吟诗(吟的时候不妨捻髯。髯,两腮胡须之谓也),主要事迹是官场上的纠葛以及纠葛不上的放逸。海明威是什么?第一,他不是个文人,至少不是中国人所说的文人。第二,说他是浪子,但比浪子硬朗。酒,当然他不断地喝,还有哈瓦那雪茄、钓鱼。他虚荣、矫饰、夸张,但最主要的,他的价值观完全不同于中国文人。他从事着不一定有确定的社会意义、教化意义、道德意义,或者干脆说没有意义的个人的豪迈壮举。这个意义恐怕就是个人意义,海明威个人的生的意义。相比较,中国文人所述与所为多不合一,作文的功利目的太强。要么兼济天下(以文字救苍生?),当先忧派;要么独善其身(善还要独),没有第三条道路。总的说是投什么方面所好。海明威写的东西按现在的标准看,能得中国的某项文学奖么?得不了。虽然诺贝尔硝酸甘油炸药文学奖颁给了他,也是为了沾他的光。中国人发明了火药,诺贝尔发明炸药,炸死了他的同父异母哥哥,被永远禁止开炸药工厂,诺氏想来想去,想到了这么一个除数学家之外别人都能得奖的奖。而数学家陈省身说,数学界没有诺贝尔奖真是太幸福了,有无人打扰的宁静。
海明威简洁,据说是在文字上的。读他的作品,选材就简洁,选的是有筋有骨的好肉,手起刀落,快火急炖,有难得的野蛮精神。而揣想他作品的主题,反说不出来。中国作家在写什么呢?皇帝是怎样的好(是皇帝好还是当皇帝好?搞不清楚),说肃贪怎样的迫切,或者搞大文化散文,说一些莫名其妙的前朝的事,总之是一些貌似具备文学IS认证的材料。即假设苏轼诗作得好,这帮大文化散文分子把他作诗前前后后的事说一遍,再说:苏轼诗作得真好。和破案差不多。
海明威是19世纪90年代作家,生于1898年。他的生日是7月21日,比美国独立日晚17天,比小布什晚15天。他死于44年前的7月2日。海明威的作品到底写了些什么?在写我们所不了解的混沌的人生。加缪说:“万一这世界是清晰的,艺术就死亡了。”海明威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假如作答,感觉到困难。苏珊·桑塔格说:“作家的首要职责不是发表意见,而是讲出真相以及拒绝成为谎言和假话的同谋,作家的职责是使人们不轻易听信于精神劫掠者……”
海明威在说什么,苏珊·桑塔格在说什么,我都不是太懂。约略觉得他们在说相通的意思,持有这么一种声气的人还有惠特曼、贝娄、辛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