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47902300000024

第24章 之二

“原文”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以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译文”

世间没有永恒的高贵,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圣人经常作为而无所不为,常听天下,而无所不听。事情成功而使计谋符合实际,以此为主体。与此相契合而与彼相背离。计谋不能于彼此两方都忠实,忠实于一方必然与另一方相背离。反合此方,背离彼方,背离此方,反合彼方。这就是反忤之术。将反忤之术运用到天下,一定要根据天下实际情况而运用它;用于治理国家,一定要根据各国实际情况运用它;用于治理家族,一定要根据家族实际情况运用它;用于个人,一定要根据自身才能气概运用它。无论运用大处还是细处,是进还是退,它的功用是一致的。一定要先深谋远虑,定下计策谋略之后再运用飞箝之术。

“事典”

李允则修城防“盗”

雄州刺史李允则一直愁眉不展。辽人在城外虎视眈眈,城池又年久失修,特别是原来的瓮城,现在显得十分狭窄。不修,将来一旦有战事发生,后果就不堪设想;修吧,辽人会以为宋军在备战。本来朝廷刚刚与辽人讲和,和平来得不易,辽人会抓住这一点,乘机寻衅闹事,甚至会使战事重开。

他一个人出去散步,边走边想心事。当地百姓都知道刺史大人没有架子,爱在街上和百姓聊聊天,了解一些民情。他问当地人:

“最近日子过得怎么样?”

见刺史大人问,百姓连忙答道:

“还好。现在不打仗了,可以安心做些生计。”

“有什么不顺心的吗?”刺史问。

“没有。就是城北的小偷多些,上次……”

李允则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回到府衙,下令在北城门外的东岳祠造个大大的香炉,还有其他的供器。

造好的那天,李允则又说:

“现在是太平盛世,要弄得热闹些。”

于是,官府雇了一些吹鼓手,在城里大吹大擂,人们都挤在道路两旁看热闹。进香的人也忙着向祠里敬献金银布帛。手下人问刺史:

“大人,人多事杂,是不是要加强一下人手,防备一下盗贼?”

李允则却说:

“不必了,我自有分晓。”

第二天,就有人来报,东岳祠里新造的器物竟然被贼人偷走了。

这还了得!刺史大人下令各处张榜,捉拿盗贼,弄得满城风雨。但不知为什么,刺史这次办事,是雷声大,雨点小。半个月过去了,居然连个盗贼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为什么抓不到贼人呢?刺史有话说,他说贼人是从北面来的,偷了东西,当然跑了。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抓贼,而是防贼。他下令在城北再修一道城墙,来防备盗贼。

辽人开始见宋人在修建城墙,很慌,仔细打探,原来是防贼的,就感到好笑:

“光靠修墙就能防贼吗?笑话!”

这样,他们就不再在意了。

城墙修好了,城壕也疏浚了,还筑起了月堤。三月三日禊日那天,李刺史召集大家在界河举行划船比赛,还请北边的辽人来观礼。辽人看得有趣,却不知道李大人是以此来练刀水战。州北边原来有很多陷马坑,城下还有哨楼,可以望到十里以外。

李允则说:

“辽国和我们已经讲和了,留它何用?”

就叫人把哨楼拆掉,把陷马坑填平,改为军兵的菜园。

他还命人修复水井,开通沟渠,开垦菜地,修筑短墙纵横于其中。还种上荆棘,使这块地方更加难以通行。然后又整治大街小巷,把佛塔迁到北面,州里的百姓早晚登塔,可以望到三十里以外。李允则还下令凡有空地,一律种上榆树。久而久之,榆树长满了塞下。

看着城里城外的榆树,李允则的部下说:

“大人,现在盖起房子,百姓就不用愁木料了。”

李允则笑了笑:

“这样做是适于步战,而不利于骑兵交战,哪里只是为了多些建房子的木材?”

小儿巧言救百姓

秦朝末年,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进行了长时间的争斗、厮杀,还是决不出胜负,这样,双方就陷入了僵持的状态。由于长时间的争战,士兵们苦不堪言,百姓扶老携幼远离家园逃避战祸。

有一次,项羽率兵攻打外黄,它是一个战略重镇。据守外黄的宋军防守得十分顽强,打了好些时候总是攻不下来。项羽为此寝食难安,很是发愁,正在设想自己是不是要亲自率军去支援。忽然,探子飞马前来报告:“大王,不好了,外黄的宋军向彭越投降了。”

项羽听后,拍案而起,喝道:“彭越有什么才能,竟然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不费吹灰之力就坐收渔翁之利。我要让他知道我的厉害,传令全军,随我去踏平外黄,活捉彭越!”

项羽怀着满腔的怒气率军向外黄火速进发,那彭越也是个懂得战略战术的军事家,他知道以自己的现在的兵力难以同项羽抗衡,为了避免与其正面交锋,他率军暂时撤出外黄。

项羽很快进驻外黄。

他余怒不息,把一股怨恨发泄到外黄的百姓身上,于是下了一道让人震惊的命令:凡是外黄城里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集中到城东活埋。

命令一出,外黄城里传出一派凄凉号哭的声音。有一些人想尽一切办法,辗转相托,请求项羽取消这个命令,可是依然不起作用。

这时,外黄县令的门客有个13岁的孩子,自告奋勇地叫道:“这件事就交给我吧,我有办法说服楚王!”

门客急忙把儿子一把拉住道:“这怎么行呢,你去只有死路一条?”

儿子劝慰父亲道:“你尽管放心,我这次去一定会成功的,绝无灾祸!”父亲劝不住儿子,只得放开了手。

孩子跑到项羽所在的房子前,神秘地对哨兵说:“赶快通知大王,我有要事相报。”

哨兵进去通报,项羽马上传令召见他。

孩子见了项羽,朗声说道:“彭越这家伙想来侵吞我们的财产,全城军民怕他毁坏城池,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暂时向他投降。其实,我们早就盼望着大王您来接收啊。现在您来了却要活埋我们,请问,外黄往东的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怎么还肯乖乖地归顺您呢?”

项羽听了连连点头,立即取消了那条残酷的命令。

于是,从外黄往东到睢阳广大地区的老百姓,都称赞项羽的英明抉择,纷纷投奔他。

审时度势投靠明主

荀彧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荀淑曾任朗陵县令。父亲荀绲曾做过济南相。叔父荀爽后来官至司空,在“荀家八龙”中才学最高。在这样的环境下,荀彧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他少年时代就出类拔萃。在同龄人中特别突出。他年龄虽小。但已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再加上品行端正,深得乡邻赞誉。南阳何颐善于识别人才,一见荀彧,连声称奇,说他不同凡响,将来必定能成为王佐之才。

公元189年,荀彧被推举为孝廉,送至京城洛阳,经过考试,成绩优秀,又被授予守宫令之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不久,董卓兵变,荀见洛阳日益混乱,便要求赴外地为地方官,于是朝廷任命荀为亢父(今山东济宁市南)县令。董卓作乱以后,荀彧知道天下即将大乱,担心自己和亲属的安全,便弃官返回故乡颍川。他劝家乡的父老乡亲应该迅速离开,以躲避战乱。但乡邻难舍故土,不愿背井离乡,四处流落。此时,同郡人冀州(今河北临漳县)牧韩馥,因仰慕荀或,派人前来接荀彧及众乡亲到冀州。由于颍川乡亲仍不愿前往,荀彧便耐心动员本宗族的人迁往冀州。后来董卓派部将李催领兵出关。所过之处掳掠烧杀,荀彧的众乡邻很多被杀掠,他们才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荀彧的劝告。

荀彧率本族人到冀州后,韩馥见其中有不少饱学之士,很是高兴,都被委以重任。荀彧也深得韩馥信赖。后来,袁绍夺取冀州,灭了韩馥。他久闻苟彧的弟弟荀堪以及同郡人辛评、郭图等,都受到礼遇,并被袁绍委以重任。

荀彧虽久闻袁绍大名,但他发现袁绍外宽内忌,不善用人,治军不严、多谋寡断,他预料袁绍终难成就大事。智者择主而事之,荀彧觉得冀州非久居之地,打算另觅英主。更换门庭,不久奋武将军曹操领军击败黑山农民起义军白绕部,朝廷命他为东郡(今河南濮阳市)太守。荀彧知道曹操有雄才大略,通晓兵法,思贤若渴,多谋善断,虽然目前实力不强,但断定他日后终成大业,于是便把自己匡扶汉室的希望寄托在曹操身上。荀彧毅然离开袁绍,于191年前往东郡投靠了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奔军中,十分高兴,同荀彧谈话后,对他评价很高,把他比作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当时荀彧才29岁,被拜为奋武司马,帮助曹操管理军务,并参与军事策划。

荀彧虽得袁绍器重,但发现袁绍外宽内忌、不善于用人等许多重大问题,预料其难成大事。而曹操有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断定他能成大事。他适时地运用忤合术,毅然离袁投曹,深得曹操的重视,得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在这里,荀彧适时地运用忤合术来审时度势,投靠明主,对他的一生影响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