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47917600000047

第47章 第21号元首密令(2)

问题来了,写到这里,我真想请教一下希特勒先生,这么多目标,到底哪个最重要呢?或者说,哪一个目标应当优先占领呢?是率先占领工业区,还是率先摧毁苏军主力?这个问题,古德里安将军很早就产生过疑问,古德里安坦承道:“应当率先摧毁苏联主力!”可希特勒却嘲笑说:“我的将军们对战争经济方面都一无所知。”后来,古德里安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很不服气地写道:“他似乎不懂,只要军事上彻底胜利,其他方面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可是,希特勒根本听不进去,面对陆军统帅部的质疑,他不屑一顾。只要哪位将军跟他讨论军事方面的问题,他就会用经济,甚至政治上的问题来反驳对方——反正,希特勒的思路归根结底就一句话:我,希特勒是个大战略家,是个全才,你们这些将军看问题都太片面啦。

就这样,这项“巴巴罗萨”指令包含了许多互不关联的目标,哪一个也得不到优先。在东线战场头两年中,德国陆军便在这些目标上转来转去——一会儿是莫斯科,一会儿是斯大林格勒,一会儿甚至打到了高加索油田。希特勒似乎什么都想抓住,但到头来他会发现,自己什么也抓不住,或者说,眼看就要抓住的时候,他又莫名其妙地突然转到其他目标上去了。

附录:枯燥乏味而又不知所云的“巴巴罗萨”计划(原文)

第21号指令“巴巴罗萨”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1940年12月18日1940年第33408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21号指令“巴巴罗萨”方案

德国国防军必须准备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之前即以一次快速的远征将苏俄击败。

为此,陆军必须动用一切可供使用的部队,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保卫已被占领的地区免遭突然袭击。

对空军来说,重要的是,应抽出强大兵力支援东方战局中的陆军,以期加快地面作战的进程和尽可能减少敌空袭对德国东部地区造成危害。集中兵力兵器于东线的限制条件是:由我方控制的整个作战地区和军备工业区必须得到充分的保护,不可停止对英国特别是对其补给线的攻击行动。

在东方战局期间,海军仍以英国为主要作战对象。

我将根据情况在对苏俄作战开始之前8个星期命令军队开始集结。

准备工作,将需较长时间;如果尚未开始,那么现在就必须着手进行,并且务必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

但是,切切不可暴露进攻企图。

三军总司令部的准备工作必须着眼于以下各点:

Ⅰ.总企图

装甲部队应果敢作战,揳入敌深远纵深,歼灭部署在苏联西部地区的苏联陆军主力,阻止其有作战能力的部队撤至苏联纵深地区。

然后,务必快速追击以形成这样一条战线:苏联空军从该线出发将不再能攻击德意志帝国的领土。作战的最终目标是,大致在伏尔加河—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建立一道针对苏联亚洲部分的防线。这样,以后若有必要,可由空军来摧毁苏联残存的乌拉尔工业区。

在此作战过程中,务必使苏联波罗的海舰队迅速丧失其基地。从而也丧失其战斗力。

作战一开始就必须对苏联空军进行强有力的打击,阻止其有效地参战。

Ⅱ.可能的盟国及其任务

1.在我作战之两翼,可望罗马尼亚和芬兰积极参加对苏俄的战争。

当上述两国参战时,以何种形式将其军队置于德国指挥之下,国防军统帅部将在适当的时间进行磋商并作出决定。

2.罗马尼亚的任务是:至少在进攻开始阶段,以战斗力强的部队支援德军南翼的进攻;牵制非德军作战方向上的敌人;此外,在后方地区遂行支援勤务。

3.芬兰应掩护由挪威调来的德军北方集团(第21集群[译者注:该集群相当于集团军一级]一部)实施展开,并与其协同作战。此外,还担负攻克汉科的任务。

4.至迟自作战开始时起,瑞典的铁路和公路有可能供德军北方集团开进之用。

Ⅲ.作战的实施

1.陆军(我批准呈报的计划)

在被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分隔成的南、北两个战区中,应将主力用于北部。在这里计划投入两个集团军群。

在这两个集团军群中,南部集团军群——在整个战线的中央——的任务是,以特别强大的装甲兵团和摩托化兵团,从华沙周围及其北部地区实施突击,粉碎白俄罗斯境内的敌军。从而创造条件,使快速部队的强大兵力转而向北,协向从东普鲁士向列宁格勒总方向突击的北方集团军群,歼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敌军。只有在完成此项紧急任务并继而占领列宁格勒和喀琅施塔得之后,才可实施旨在攻占重要交通枢纽和军备工业中心莫斯科的进攻行动。

只有当苏联的抵抗力异常迅速地出现崩溃时,才有理由同时进攻两个目标。

在东方作战期间,第21集群的最重要任务依然是保卫挪威。其余兵力,在北部(山地军)首先应保卫佩萨莫地区及其矿井,以及北冰洋通道,以便而后与芬军一起向摩尔曼斯克铁路实施突击,切断摩尔曼斯克地区的陆路补给线。

德军能否以较强兵力(2到3个师)从罗瓦尼埃米及其以南地区出发实施这一作战行动,取决于瑞典是否准许使用其铁路实施开进。

芬兰陆军主力的任务是,配合德军北翼的推进,在拉多加湖西侧或两侧实施进攻,以牵制尽可能多的俄军兵力,并占领汉科。

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的集团军群,应力求在向心作战中,以强大的翼侧部队全歼尚在第聂伯河以西乌克兰境内的苏军兵力。为此,应从卢布林地区出发,向基辅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而位于罗马尼亚的兵力则应跨过普鲁特河下游,形成一只远远向前伸出的用于包围敌人的“手臂”。罗马尼亚军队负责牵制在这中间的俄军兵力。

如果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南部或北部的会战取胜,就应在追击中力争:在南方,提前攻占在国防经济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顿涅茨盆地。

在北方,迅速进抵莫斯科。攻占该城,意味着政治和经济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胜利,此外,还意味着苏俄丧失了最重要的铁路枢纽。

2.空军

任务是,尽可能削弱和排除苏联空军的作用,支援主要方向上的陆军特别是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和南方集团军群主要翼侧的作战行动。对于苏联的铁路,应视其对作战的重要程度或者予以切断,或者果断使用伞降和机降部队占领其附近的最重要目标(渡口)。为能集中一切力量对付敌空军和直接支援陆军,在实施主要作战行动期间,对敌军备工业可不予以攻击。只有在机动作战结束之后,才考虑进行这种攻击——首先是针对乌拉尔地区。

3.海军

在对苏俄的战争中,海军担负的任务是,在保障己方海岸安全的前提下,阻止敌海军逃出波罗的海。攻占列宁格勒后,苏联波罗的海舰队便失去了最后一个基地,随后就会陷入绝望的境地,因此,在此之前应避免较大的海战。

在消灭苏联舰队后,重要的是,应保障波罗的海海上交通畅通无阻,其中包括通过海上来保障对陆军北翼的补给(扫雷!)。

Ⅳ。各位总司令先生根据本指令而下达的所有命令必须基调一致,即现在的措施是为防备苏联改变其目前对我态度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参加早期准备工作的军官的人数应尽可能少,其他有关人员则尽可能晚些时间参加,而且每个人的活动应仅限于其工作所需要的范围。否则,就有暴露我们准备活动——其实施时间还根本没有确定——的危险,从而在政治和军事上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Ⅴ。我等候诸位总司令先生报告你们根据这一指令制定的具体计划。

国防军各军种应将各自的准备工作计划(包括时间安排)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向我报告。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