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47917600000048

第48章 骰子已经抛下

“巴巴罗萨”计划是如此缺乏重心,互相矛盾。总而言之,这是希特勒的过错。这位自命不凡的纳粹统帅野心太大,朝三暮四——他总想在顷刻之间就夺取一切地盘,获得所有胜利。可是,最终总会闹得消化不良。

这一点,陆军统帅部也许早有察觉,但他们实在无法坚持自己的观点。用哈尔德上将的话说,“与他争辩简直毫无意义”。除了自取其辱和杀死脑细胞,谁也无法战胜希特勒先生那强词夺理的雄辩。因此,陆军统帅部只好把委屈憋在心底,他们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希特勒的非分之想无人提及,到时就会自行消失。再说了,陆军统帅部至少还算战争方面的执行者,希特勒总不会连战术问题也插手吧。

为了避免与希特勒产生正面冲突,勃劳希契元帅只能玩弄花招。表面上,他完全支持希特勒。实际上,他又颁发了自己《关于战略展开》的训令。这条训令不乏与“巴巴罗萨”计划存在诸多矛盾之处,勃劳希契元帅完全是在背着希特勒的意愿自行其是。在他眼中,“巴巴罗萨”真是一堆废纸。

当然,我并不是想在这里批评勃劳希契元帅阳奉阴违的做法,而是同情他的无奈。面对这样一位精力过剩,且事必躬亲的元首大人,他只好用自己的手段,来维持陆军统帅部在军事领域的地位。二战史,我们几乎可以看成是一部陆军统帅部与希特勒之间的抗争史。在战役实施方面,他们之间存在着太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在当时也许还不大明显,直到1941年夏季基辅大会战时,双方的分歧才最终得到了一次真正的“总爆发”。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双方是如此看不顺眼对方,但在对苏作战的总战略上,双方并无分歧,甚至是情投意合。后来,哈尔德上将曾在他的书中尽情地嘲弄道:“希特勒在苏联冒险。”并一再声称陆军领导人是反对这个冒险的。但实际上,他是在胡说八道。甚至,陆军领导人比希特勒还要乐观。因为,据陆军统帅部那可悲的情报部门估计,苏联只有50到75个正规师……

与哈尔德穿连裆裤的勃劳希契元帅就更乐观了。他声称,战争将在4至6个星期内结束。剩下的,只是扫荡苏俄残余势力而已。他表示:“德军只要拥有80至100个师,便能轻而易举地完成这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