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47917600000049

第49章 巴尔干与北非

此时此刻,元首先生心情愉悦。用他自己的话说,“作出‘巴巴罗萨’这个决定之后,真感到如释重负”。

“巴巴罗萨”计划规定,进攻日期应当选为1941年5月15日。因为,波兰境内的交通网远没德国那样发达。在此之前,波兰布格河至桑河以东,都无法适应大规模装甲部队的通行。那时,地面大部分土地将被泥泞所覆盖,当地又是一片沼泽,许多无人管理的河流泛滥成灾。直到5月中旬之后,波兰众河流的洪水才会退却。

换句话说,德国将拥有半年的时间去准备这次远征。同时,希特勒也可以利用这个充裕时间,去收拾一下意大利在巴尔干与北非留下来的烂摊子。在那年年末,意大利人在军事上的灾难,几乎可以用耻辱来形容。如若恺撒大帝泉下有知,看到他的后代是如此窝囊,想必定会气活过来。

首先,我们来看看希腊。自10月28日开战以来,意军就连吃败仗。尽管他们的敌人是如此弱小,但希腊军队在山地战中显示了他们高超的战术。在平都斯山脉北部的中心战区,意大利一个山地师全军覆没;在沿海地区,希腊军队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把墨索里尼精锐的阿尔卑斯“朱利亚”师团包围并全歼。造成了意军2万名伤亡及5000名被俘的巨大损失。在这场战斗中,5名意大利将军被俘,1名战死。墨索里尼在接到这个电报后哀叹道:“看吧,这就是有军事素质与没有军事素质的意大利军人百分比……”

绝望之下,墨索里尼只能寻求自我安慰。他向齐亚诺保证说:“我将来一定要建立一支专业人员组成的军队,这些人员要从意大利中部地区挑选。”他带着鄙视的眼光总结道:“剩下的意大利人只配去替贵族武士擦枪!”

可是,墨索里尼毕竟是个现实人。12月4日,心情郁闷的墨索里尼把齐亚诺召进威尼斯宫,他沮丧道:“别无他法了,看来,我们不得不通过希特勒要求调停。”

“这不可能!”这位驸马外长气呼呼地说,“希腊人定会要求德国政府亲自担保他们不再受到侵犯。”一想到香槟酒贩子里宾特洛甫那傲慢的神态,齐亚诺就气不打一处来。他在日记中坦承道:“我宁愿让子弹打穿脑袋,也不会给里宾特洛甫打电话的……”

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这话实在不假。由于齐亚诺如此爱惜自己的“荣誉”,战场上的意大利军队便遭了殃。12月4日,希腊军队展开反攻,意军的处境很快就出现了危机。为了避免遭到合围,意大利人不得不向阿尔巴尼亚西北方向退却。可是,希军进展神速,在阿尔巴尼亚边境,意军17个师被希腊14个师合围(很奇吧,14个师合围17个师)。多亏了希腊军队的装备既差又旧,这稍微平衡了交战双方的“实力”。在数月之后,这些狼狈不堪的意大利人最终得以逃脱。

至此,意军在希腊的冒险算是全盘失败了。他们沿整个阿尔巴尼亚边境开始后撤,战火烧进了阿尔巴尼亚境内。墨索里尼不但未能拿下希腊一寸土地,反而赔上了自己的两个港口。真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私下里,墨索里尼对他的亲信感慨道:“我们意大利民族真是一群绵羊。18年了(指他执政18年),18年也改变不了他们……我叫他们循规蹈矩,从早到晚穿着军装。打他们,打他们,打他们……要使一个民族强大,就必须把他们送去作战,甚至你非臭骂他们一顿不可。我就是要这样做!”

很久以来,墨索里尼都一直坚信恺撒大帝的名言。他曾说过,“一个不敢正视战争的民族,就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墨索里尼把他的士兵送上战场去磨炼他们,有错吗?墨索里尼无解,也很迷茫。他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奋斗了18年,竟会换回如此结局。但是,墨索里尼真正的悲剧并不是在这里,我也不打算继续在墨索里尼先生的伤口上撒盐。下面,我们来看看北非战役。因为在那里,意大利绵羊几乎把整个殖民帝国都丢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