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47917600000051

第51章 英军的逆袭

一名德国观察员回国后向希特勒报告说:“意大利人在那里连一点儿进攻意识都没有。”这话说得实在中肯。其实,意军如果再勇敢一点儿,坚决地向开罗方向推进,以韦维尔区区3.6万名士兵,能否守住苏伊士运河,还真是个未知数。说句不好听的话,意大利用人海战术都能把英国佬踩死了。可是,格拉齐亚尼元帅从没想过这一点,他似乎很乐于维持意军小胜的现状,驻扎在西迪拜拉尼如落地生根一般。

翻翻齐亚诺日记,就更有意思了。在那年秋季,墨索里尼隔三差五地向他女婿保证说,如果格拉齐亚尼再不进攻,下个星期就让他滚蛋。可是,直到1940年12月——也就是3个月之后,意军既没有前进,格拉齐亚尼也没有滚蛋。这些意大利士兵一直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军官们用银梳子和香水打扮自己,士兵们则在据点里悠闲地打着扑克牌……

平心而论,此时的格拉齐亚尼元帅是否真的准备再次进攻,是颇具争议的。因为他口头上答应进攻,实际上却在挖战壕。根据他的命令,意军开始修建众多要塞化的防御工事,各部队将在这些阵地中迎击可能的敌军逆袭——一些超轻型坦克被埋进地里作为碉堡,在整个西迪拜拉尼环形防线,意大利人都修建起了相当坚固和“舒适”的防御阵地。

意军继续进攻一事虽然毫无着落,但英军的实力却在不断增加。随着“海狮计划”的搁浅,丘吉尔便开始从大英帝国各个地方搜刮兵力。虽然,英国佬的陆军师实在不多,但有一样武器却是致命的——马蒂尔达坦克。这种在阿拉斯反击战中让德国人吃尽苦头的坦克,在丘吉尔倡议之下,由3艘快船从英国运来。并且,这3艘快船大胆地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比那些绕道好望角的补给船队整整提前了3个月。虽然在地中海被击沉了一艘,但在11月上旬,50辆马蒂尔达坦克就已然编入韦维尔爵士麾下。

这个时候,韦维尔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意军既然不肯出击,那我就出兵去攻打他们。

其实,丘吉尔增兵的本意是让韦维尔能守住埃及,可韦维尔居然想到了进攻。许多人对进攻计划是否可行提出了质疑。他们觉得,韦维尔老先生你胆子也忒大了吧,得到50辆坦克尾巴就翘上天了,居然敢去进攻?

韦维尔不为所动。他认为,要变被动为主动,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进攻!据空中侦察显示,意大利人在西迪拜拉尼战线之间,有一条大约24公里宽的缺口,这里无人守备,也没有任何警戒哨。根据这一情报,韦维尔爵士制定了自己的计划。他决定派遣一支部队,偷偷地从这里绕到意军背后,发动一个奇袭式的迂回攻击。

他胆子确实很大。因为,他毅然决定把整个主力部队,也就是印度第4师及英国第7装甲师全部投掷进这个缺口。与此同时,一支由1750名士兵组成的小分队将会从正面佯攻西迪拜拉尼,借以吸引意军注意力。

说干就干。1940年12月7日,2.5万名完全机械化的英军,悄悄地穿过了意军阵地缺口,他们在异常寒冷的沙漠冬夜中行进100公里。至12月8日夜间,这支部队便到达了预定阵地。在行军之前,韦维尔爵士曾告诉士兵们说,“这不过是一次军事演习”。士兵相信了他。大部分坦克指挥官只是被告知他们要把坦克开到某地过上一夜,然后再开回来。一直到12月9日早晨,也就是进攻进入倒计时阶段,部队才被初次告知:“这不是在沙漠中演习,而是‘真要打仗’!”

英国人实在不走运。就在他们出动当天,意大利空军便发现了这支部队。而且,还是被意大利空军指挥官维托里奥中校亲眼看到的。

当时,这位意大利空军中校正在西迪拜拉尼附近做例行侦察飞行。庞大的英军行进纵队惊得他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他搞不懂英军要干吗,但他马上就把这一重要情报汇报给了格拉齐亚尼元帅。报告上写道:“目击敌大量装甲车辆从敌营出发!”但是,格拉齐亚尼元帅竟然没把这份情报当回事儿,他只是麻木地回答说:“写个详细报告交上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