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考古发现
47920400000010

第10章 亚洲考古大发现(9)

1982年,考古人员通过大量次调查和发掘,在孟姜女坟的海岸上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遗址,而这所谓的“姜女坟”居然就是秦始皇时期的“碣石”。在碣石宫遗址上,发现了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长方形宫殿的宫墙,其中出土了与秦始皇陵相似的高浮雕夔纹瓦当,这是皇家级建筑物才有的工程特征。更令人意外的是,在与石碑地宫殿建筑配套的还有2个“双阙”,其中的黑山头阙距离宫殿2千米,出土了空心砖踏步,而且阙的建筑呈多层次、多单元布局,由此处登高观望沧海效果极佳,当为碣石宫的右阙楼。所有的宫殿遗址、双阙遗址都面向海中的“姜女坟”礁石,也就是史书中所说的“碣石”,所以才被称为“碣石宫”。

碣石宫作为中国帝王建于海边的唯一行宫,曾经的辉煌令人感到神秘。然而它在历史上突然不明原因地消失,更是隐藏着巨大的谜团。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为一马鞍开土堆,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因传为楚王马殷的墓地,因此名为马王堆。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是20世纪惊动世界的考古大发现。在这里,不仅出土了一具2000多年前的女尸,还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北有兵马俑,南有马王堆”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马王堆的重要性。

马王堆汉墓出土

在1972年以前,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五里牌外的马王堆,还不过是个方圆约半里的土丘。

1971年,解放军某部队在马王堆附近挖防空洞,施工过程中总是遇到奇怪的塌方。当挖掘到地下十几米时,施工者忽然发现了大量又细又软像面团一样的白膏泥。工人们用钢钎向下打眼钻探,而当钢钎从白膏泥中抽出后,钻孔中忽然冒出一股呛人的气体。当时正好有人划火柴,这股气体立即就被点燃了,发出蓝中带红的火苗。有人试图用水浇灭火焰,但水泼上去却被强大的气体压力反喷出来。最后工人只好用泥袋堵住钻孔,才将火焰熄灭。

经专家实地探察,初步确定被挖的地下是一座古墓。当墓穴被打开后,人们发现,墓底和椁室填满了1米多厚的白膏泥,在白膏泥下面铺着厚厚的木炭,约有5吨多重,最终整整装了4辆卡车。木炭被取完后,里面露出了棺椁,棺椁上铺着几十张竹席。刚出土时,竹席颜色嫩黄,光亮如新,但仅十几分钟,竹席就变成了黑色的朽物。墓中有4层套棺,外面的大椁长近7米,宽5米,高近3米。

当棺椁打开后,人们被里面的女尸栩栩如生的面目惊呆了。这具女尸外形完整,面容清晰可辨,头发光鲜,手指脚趾纹路清晰,皮肤湿润,肌肉有弹性,四肢关节还可活动。解剖发现,女尸体内各脏器完好,食道、胃及小肠内还有甜瓜子100多粒,这说明墓主人是在吃甜瓜子时死的,死亡时间应在瓜熟季节。墓中还有“妾辛追”的名章。据考证,墓主埋葬于公元前2世纪,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的夫人,名叫辛追。

“千年不腐女尸”的发现马上就轰动了世界,各地的专家、游客、科研工作者,全都赶到长沙市。据有关部门统计,在马王堆女尸出土后很短的时间内,长沙市的流动人口就陡增了5万。在辛追墓被发掘后的2年间,考古人员又在其附近又发掘出了2个大型汉墓。据考证,这2个汉墓中一个墓主就是辛追的丈夫、长沙国丞相利仓,另一个墓主则可能是他们的儿子。这3个墓葬被统称为“长沙马王堆汉墓”。

墓内出土的珍贵文物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非常丰富,包括衣物、食品、药材、漆器、木俑、乐器、陶器、帛画以及大量的帛书和竹木简等。这些文物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实用性,价值极为珍贵。

该墓出土了1400多件纺织品,被称为“令人惊叹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丝绸宝库”。1号墓边箱出土的织物,大多放在几个竹笥之中,除15件相当完整的单、夹绵袍及裙、袜、手套、香囊和巾、袱外,还有46卷单幅的绢、纱、绮、罗、锦和绣品,都以荻茎为骨干卷扎整齐,以象征成匹的缯帛。3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和衣物,大多已残破,品种与1号墓大致相同,但锦的花色较多。最能反映汉代纺织技术发展状况的是素纱和绒圈锦,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重不到1两,是当时缫纺技术发展程度的标志。还有保存较好的麻布,发现于1号墓的尸体包裹之中,系用苎麻或大麻织成,仍具相当的韧性。

1号墓和3号墓内棺上还刻有彩绘帛画,保存完整,色彩鲜艳。两幅帛画构图基本一致,全长2米左右,均作“T”字形,下垂的四角有穗,顶端系带,应是当时葬仪中必备的旌幡。画面上段绘日、月、升龙和蛇身神人等图形,象征着天上境界;下段绘交龙穿璧图案,以及墓主出行、宴飨等场面。整个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有人认为,“遣策”简文中的“非衣一长丈二尺”,即指这种帛画。

墓中出土的帛书和竹木简,不仅有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还有中国最古老的医药专著《脉法》和《五十二病方》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数量庞大、内容重要,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许多原有的学术观念和传统认识。经考证,《五十二病方》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280多个偏方,所用药物计240多个。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也补充了《内经》以前的医学的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

此外,马王堆汉墓1号墓出土的25弦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完整的西汉初期瑟,还出土22管竽和1套竽律。3号墓除出土瑟、竽外,又有7弦琴和6孔箫。这些都是首次发现的西汉实物。12支1套的竽律管分别标明汉初的律名,为探讨中国早期律制增添了物证。

总之,长沙马王堆的发掘,对考古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专家认为,该墓最有价值的是完好无损的古尸,成组成套的物品,还有内容珍秘的帛书、竹木简。这三者能有其一,就已是考古的重要发现,如今三者兼有,在中国考古史上可说是独一无二。因此,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被世人誉为“20世纪中国与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延伸阅读——河北满城汉墓

如果说长沙马王堆汉墓是汉朝文化在南方的典型代表,那么河北满城汉墓的发现,则是汉朝文化在中原的杰出典型了。

满城汉墓位于河北满城县城西南约1500米处陵山主峰的东坡,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山洞宫殿。

满城汉墓发掘于1968年,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其中刘胜墓由墓道、车马房(南耳室)、库房(北耳室)、前堂(中室)和后室组成,前堂是一个修在岩洞里的瓦顶木结构建筑,宽阔富丽,象征着墓主人生前宴饮作乐的大厅;后室又分石门、门道、主室和侧室,主室象征内寝,内置汉白玉石铺成的棺床,上置棺椁;主室南侧的小侧室象征盥洗室,墓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整个墓道先用石块填满,然后又在墓道外口砌两道土坯墙,其间浇灌铁水加以严封。

窦绾墓和刘胜墓大体相同,外口是在两道砖墙之间,灌以铁水封闭,比刘墓更为坚固,其库房和车马房也比刘墓大。

两座陵墓都出土了大量的金、银、铜、铁、玉、石、陶、漆等器物,以及丝织品、银鸟篆壶和医用金针共1万多件,其中仅金银器、玉石器、铜器、铁器等精品就有4000多件,各类铜灯19件,尤以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最为珍贵。

更令人震惊的是,刘胜和窦绾都是穿着金缕玉衣下葬的。“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殓服,用玉片制成,玉片间再以金丝编缀。刘胜的金缕玉衣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用金丝约1100克。在“玉衣”内,还发现有玉璧18块,以及饭含、佩戴之物。窦绾的玉衣略小,全长1.72米,共有2160块玉片,金丝约700克。

这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葬服,是闻名中外的首次重大发现,更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堪称国宝。

满城陵山汉墓的出土的这些珍贵文物,曾赴欧、亚、美等国和地区展出,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

越王勾践之剑

1965年,考古人员在发掘湖北江陵的一处古墓时,发现了两把锋利珍贵的宝剑。其中一把,就是长期失传的越王勾践剑。这把宝剑,在阴暗潮湿的地底下埋藏了2000多年,而出土时却依然闪闪发光,剑刃极其锋利,毫无锈迹。

为什么这把剑历经2000多年的光阴却仍能保存得如此完好,究竟是什么让让它依旧锋利?

越王勾践其人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卧薪尝胆”。这句成语所说的典故,是公元前493年,吴王夫差为了报复仇,领兵攻打越过,将越王勾践擒获。后来,勾践表示顺服吴王,并得到了吴王的信任,3年后被吴王释放回国。

勾践回国后,立志报仇雪恨。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他睡觉时不用被褥,而是躺在草种,并给自己的起居处悬挂了一个苦胆,每天坐卧时都可以看到。每次吃饭之前,他都要去尝一下苦胆,以提醒自己不忘雪耻。

勾践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发展生产,并亲自下地种田;同时,他还奖励生育,增加人口,增强国力。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令越过逐渐强大起来,并最终打败了让自己饱受耻辱的吴国。紧接着,勾践又北进中原,在徐州大会诸侯,成为春秋末期的一代霸主。

勾践有个嗜好,就是铸造名剑。据古书《拾遗记》中记载:“越王勾践,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祀昆吾之神,采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断水,三名转魄,四名悬翦,五名惊鲵,六名灭魄,七名却邪,八名真刚。”不仅如此,勾践还热衷于搜集和珍藏各种名剑。

当时有一位极有名气的宝剑鉴赏家,名叫薛烛,当他看到勾践珍藏的一把名为“纯钓”的宝剑时,不禁大吃一惊,称自己从未见过如此的稀世珍宝,可见勾践当时收集的宝剑的确都是极品。

由于勾践的名剑众多,而且收藏价值都极高,并且古代尚武之风浓郁,一把稀世神兵更是世人所追求的。因此在勾践死后,许多人士曾绞尽脑汁去寻找他所珍藏的宝剑,但都一无所获。

“百兵之祖”

剑至今已有上几千年的历史了,世人将其尊称为“百兵之祖”。由于携带方便,使用迅捷,因此剑一直也成为历朝历代王公帝侯、文士侠客及商贾庶民所追捧的对象。不过,究竟是谁发明的剑,至今还是一个谜。

有人曾根据《管子·地数篇》中记载的“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此剑之始也”的描述,认为剑应该出现于轩辕黄帝时代;也有人说,剑应该出现于殷末周初,因为《逸周书·克殷》中有记载,牧野之战取得胜利后,武王用“轻吕”击刺纣王的尸体,此“轻吕”在古书中就被释为“剑名”。据考证,“轻吕”这样的称呼实际上是突厥语,而周人出身戎狄,比商人更容易掌握这种兵器。因此有人推断,剑应该是从西亚通过游牧民族传入中国的。

但不管剑是由谁发明的,剑的历史还是相当悠久的,因此被后人称“百兵之祖”也是当之无愧。到了东周时期,大多以铜铸剑了,剑的质量更上了一个档次,冶炼技术也逐渐进步。春秋战国时期,各地诸侯国规范了铸剑的法则,也使剑成为最主要的短兵器,并成为社会各个阶层必佩备的武器之一。

越王剑出土

1965年冬天,考古人员在发掘湖北江陵的一座楚墓中,发现了两把宝剑,其中一把就是传说中一直失传的越王勾践的宝剑。这把宝剑全长55.7厘米,剑身宽4.6厘米,剑柄长8.4厘米。剑首向外翻卷呈圆箍形,内铸11道极细的同心圆圈。金黄色的剑身布满了黑色的菱形花纹,剑格(剑身与剑柄间突出部分)向外凸出,正面用蓝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镶嵌出美丽的花纹。剑上刻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8个鸟篆体错金铭文,字迹非常清楚。该剑锋利无比,20余层的纸一划而破。这把宝剑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出土时仍然闪闪发光,一点锈迹都没有。

1968年,考古人员从河北省的一座古墓中又发掘出了两把宝剑。这座古墓是汉武帝的哥哥刘胜的墓,距今也有2000多年了。当刘胜还是靖王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的后事做打算了。他让人挖了一个很大的山洞作为自己将来的墓地,又制作了“金缕玉衣”,希望穿上这件“宝衣”后能令自己的尸体永不腐烂。只可惜呀,等到出土时,金缕玉衣上的玉片已经散落,尸体也早已腐烂的就剩下几颗碎牙了。而作为陪葬品的两把宝剑,却金光铮亮,毫无锈迹。

不论是越王勾践的剑,还是刘胜的剑,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为何当它们重见天日时,仍然能这么明亮呢?

千古不锈之谜

据《考工记》记载,战国时期的工匠已经累积了足够的铸造经验,可以充分掌握冶炼青铜的技术。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的铜与铅、锡比例也有所不同。这样的冶炼技术甚至领先于西方国家近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