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锡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则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的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代在精密磨床上生产出的产品相媲美了。由于剑的各个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铜和锡的比例也不完全一致。剑脊含铜较多,可以使剑韧性好,不易折断;剑刃部含锡高,硬度大,可以使剑非常锋利;花纹处含硫高,硫化铜可以防止锈蚀,以保持花纹的艳丽。
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越王勾践剑的表面有一层约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的处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而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居然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技艺了!
除了工艺超群,越王勾践剑千古不锈与其保存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关系。与越王勾践剑时代相近、制造工艺也相近的吴王夫差矛,1983年在江陵马山楚墓出土。但由于该墓的保存情况不好,棺木等大都已经腐烂,夫差矛出土时不仅矛柄几乎全部腐烂,青铜表面也都布满了绿色的锈层。可见,保存完好也是使勾践剑铮亮的原因之一。
相关链接——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铜剑
1974年,考古人员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陶俑坑中,发掘出了3把青铜宝剑。这3把剑埋在距离地面大约5~6米的湿土内,然而出土时居然锋利光亮,一点锈迹也没有,而且一下就能划透10几层的报纸!
电子仪器探测表明,在制作技术上,秦始皇陶俑坑的青铜剑比越王勾践之剑又提高了不少,它采用了一种很高超的表面处理技术,就是铬盐氧化法。这种方法是用铬盐做氧化剂,在剑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着剑不与外界的物质发生化学作用而生锈。这种氧化层非常非常之薄,几乎只有一张纸的1/10那么厚,这的确是我国古代材料技术史上的一大成就。
印山越王陵
印山越王陵位于绍兴市区西南12千米,距书法圣地兰亭约1千米的印山。因其平面略呈方形,立面高耸似印,故而得名。
1998年,考古学家们在浙江绍兴的印山之上,发现了这座与众不同的大墓——印山越王陵。印山越王陵距今约有2500年时间,其规模之大,结构之殊,营建之讲究可谓举世罕见。国家文物局曾以“北有秦宫,南有印山”对其进行了高度评价。
考古发掘表明:印山越王陵地处印山南半部,是一座呈东西向的带有长墓道的长方形岩坑竖穴木椁墓。墓坑口大底小,墓道上大下小,并与墓坑形成了狭长的“凸”字形平面布局,总长度达100米,是迄今为止我国南方发掘的最大的先秦墓葬,堪与陕西发掘的秦始皇墓相媲美。
越王陵的发现
1998年,考古学家发现了这座陵墓。当时陵墓的封土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封土较厚,土质为五花土,可能是在挖掘环壕时得到的。王陵的外层封土中还夹杂着有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碎片,这也为后来判定该墓的年代起到了重要作用。内层封土虽然较薄,但也十分牢固,土中还夹杂着碎石,后来发现这些碎石是在岩石上开凿墓穴时形成的。
考古学家在清理封土时,意外地发现封土上依次排列着7个盗洞,其中最大的一个直径可达到8米。这让考古人员的心情一下子就沉了下来,因为艰难的考古发掘很可能会因此而落空。
清理完封土后,一座带有墓道的“甲”字形墓坑显露出来。但是,它又与普通的“甲”字形墓穴不同,该墓的墓道与墓穴加起来总长度达100米,而平均宽度仅十几米,形成了狭长的一条。墓坑中填满了致密的青膏泥,下面堆积着厚厚的木炭。青膏泥和木炭都是古代人发现的保存墓葬的好东西,其中木炭可以去潮湿,保持墓内的干爽,而青膏泥则可以保持墓室的密封,隔绝氧气。
然而奇怪的是,木炭堆积得并不平整,而是沿着墓室中轴的走向形成两面斜坡,中间高高耸起一道脊。这令考古人员有些惊讶。
当1000多平方米的木炭被清理完后,奇异的景象显现出来了:这是一个长约30多米、高达6米、截面为弯腰三角形的木椁。木椁的外面还覆盖着多达140多层的树皮,树皮也被木炭染成了黑色。见到这样的情景,考古人员大呼惊奇,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三角形制椁室。
规模雄伟宏大的墓葬
该陵规模庞大,气势宏伟,尤其是在墓中发现的大型木棺椁,不仅形制奇特,而且防腐设施十分考究,为全国所罕见。其构筑特点是在墓坑底部正中先铺垫一层1.65米厚的细碎木炭,然后在其上用长6.7米、横截面呈方形(边长0.45~0.6米)的若干规整的大方木横铺成椁底;两侧边再用长6.2米,横截面也呈方形(边长0.6~0.8米)的众多大方木依次紧密排列,互相斜撑成等腰三角形状的狭长木椁室,顶上压以截面为半圆形的大长木,其椁室内壁长33.4米、底宽4.9米、中部高4.7米。所用大方木树种属壳斗科锥木,均三面髹漆,无髹漆的外侧面则上下开凿出牛鼻式隧孔,以利吊装构筑之需。椁室内壁合缝缜密坦平,底设边框加固,局部漆面如镜,昔日的绚丽豪华仍依稀可见。
陵墓的上面还修建了高大壮丽的穹顶,考古学家们拾级而上,进入墓宫,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乍然惊心:一个巨大的长方形深坑里,排列着一根根搭成“人”字形的粗重的枋木。这些巨木的顶端大多都已腐蚀成尖刺状,看起来不仅森然,且有一种悲壮感。在这三角形的椁的腹中,陈放着一具长6.10米、直径1.15米的独木做的棺,据说树龄都在千年以上。这种形制在国内已挖掘的王陵中尚属首次。组成椁的特大枋木有数百根之多,每根直径都在1米以上,重达数百千克,独木棺套巨木椁,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气势不凡的地下“木宫”。
椁前还设有封门和短甬道,室中以横梁和板木分隔成前、中、后三室。中室比前、后两室高出20厘米(如棺台),而且都用竹席铺垫;中间放置的巨型杉木质圆木对剖为二,再经刳制并内外髹漆的独木大棺,长6.04米、宽1.12米,是全国迄今所见最大的独木棺。
为防止水渗和尸体腐烂,木椁室的外侧还先包贴着140层树皮,再用厚达1米余的栎木质的细碎木炭严严实实地包护成断面呈梯形状、平面为长方形的木炭保护层,继而于墓坑中先后逐层夯筑青膏泥和五花土,最后覆土夯筑成巨大的封土墩,以及四周开凿出平面如曲尺状的壕沟。
尽管印山大墓在古代就先后被多次盗过,但中室仍出土有石剑、玉镞、玉镇、龙首形玉件、漆木杖、残漆器,以及小玉管和玉珠等30多件随葬品;前后室中又有残陶器、石环和漆器遗迹等。墓坑填土中还发现过1件精美的完整青铜铎,以及木夯具、印纹陶和原始青瓷片等。
越王墓的主人是谁?
对于这座王陵的主人是谁,考古学家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分析墓陵填土中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残片,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可能是春秋晚期的典型纹饰,而又没有见到战国时期流行的米字纹、麻布纹等,所以这座大墓的年代应该不早于春秋晚期。随后,考古人员又根据墓内出土的器物与其他墓葬中的随葬品进行比较,最终认定该墓葬的年代应该在春秋末期。
春秋战国时期,绍兴一带属于越国的统治中心,而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越王有两位,一位是允常,另一位则是他的儿子,赫赫有名的越王勾践。那么,印山王陵会是这父子二人中的哪一位呢?
在历史上,越王允常虽然没有他的儿子勾践出名,但却是越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君主。在他之前,越国的势力很薄弱。《史记》中曾记载,越国正是在允常执政期间,不断扩展疆土,积蓄国力,并开始称王的,当时的国力甚至超过了勾践继位后的初期。这样一位战功显赫的国君,当然可以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墓葬来安葬自己。
而关于这位君主的墓葬,《越绝书》中曾记载:“木客大冢者,勾践父允常冢也。初徒琅琊,使楼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为桴,故曰木客。”
其实,关于“木客大冢”的说法,大家一直都不知道所言的是什么东西,直到印山王陵中圆木搭建的椁室被发现后,大家才恍然大悟,这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木客”呢?带着这个疑问,考古人员走访了当地的村民,惊喜地发现,原来印山在当地还有一个名称,其发音就是“木客山”。
因为上述两个原因,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印山王陵应该是越王允常的陵墓,也就是传说中的“木客大冢”。然而,也有一部分研究人员认为这座陵墓的年代还值得商榷。
那越王允常的陵墓又会在哪里呢?允常曾是越国相当杰出的君王,在他的领导下,越国由弱变强,因此《吴越春秋》中记载:“越之兴霸,自元常矣。”《舆地记》也载允常“拓土始大,称王”。《史记》和《左传》则说允常与吴王阖闾(一作“庐”)结怨,从而点燃了吴越争霸战争的烽火。史称允常卒于公元前497年,他的陵墓据《越绝书》载叫做“木客大冢”,并说“木客”的得名源自勾践初迁都瑯琊时,派楼船卒2800人在此伐松柏造桴,所以叫“木客”;或者说是由于勾践派人于此山砍伐上等木材进贡给吴国之故。不过,这种说法疑问很多。
首先,假如“木客”之名是起因于勾践派兵士在此伐木造筏的话,可勾践迁都之时是在晋出公七年(前468年),或越灭吴后的第二年(前472年),即使是源于勾践伐善材献给吴国,时间也当在勾践采纳文种的伐吴计谋之后,即公元前487年以后的事。两者时间都明显晚于允常卒年,故“木客”的得名均与之无关。再者,既然《越绝书》肯定“木客大冢”是允常的陵墓,勾践更加不会命人在父王陵墓所在地伐木动土。显然,“木客”应该还有其他的解释。
相关链接——《越绝书》
《越绝书》是记载我国早期吴越历史的重要典籍。它所记载的内容,以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实为主干,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多有所涉及。其中有些记述,不见于现存其他典籍文献,而为此书所独有;有些记述可与其他典籍文献互为发明,彼此印证,因而一直为诸多学者所重视。在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曾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利用《越绝书》来考察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民族史、汉语语言学史、中国历史地理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这说明,此书对于以上诸学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于种种原因,在《越绝书》的成书年代、作者、卷数、书名、篇名等问题上,至今仍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如关于成书年代,就有春秋说、战国说、战国-西汉-东汉说、战国-东汉说、东汉初年说、东汉末年说、东汉初年-东汉末年说、西晋说等;关于作者,也有子贡撰说、子胥撰说、袁康撰说、袁康、吴平合撰说、袁康撰吴平修订说、袁康、吴平辑录说等;关于卷数,也有十五卷说、十六卷说;关于书名,有《越绝书原称越绝说》、《越绝书原称越绝记说》、《越绝记非越绝书说》等;关于篇名,更有吴太伯与兵法篇亡佚说、今本吴地传即古本吴太伯篇说、伍子胥水战兵法内经即古本兵法篇说、今本陈成恒非古本陈恒篇说,等等。以上这些,一方面说明,关于越绝书的一些重要问题意见还不能达到统一;另一方面也同时说明,正是由于《越绝书》的史料价值,在诸典籍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而使众多的研究者为之锲而不舍。
神秘的六安国
六安,因古六国、汉六安国而得名,自古以来为皖西进入大别山的重镇,也是兵家争夺的重镇。现今六安市市郊的城西、城北、城东的丘陵岗垄上,还分布有大批的古代墓葬,这些墓葬以战国、汉代中小型墓为主,也有少数大冢,绵延数十平方千米。尤其在三十铺镇双墩村附近分布着许多巨冢,十分醒目。几千年来,这些巨冢都默默地沉寂在旷野之中,没有人知道这其中究竟藏着哪些秘密。
奢华的六安墓葬
2006年3月~2007年1月,在汉代六安的故都,也就是现在六安市附近的双墩村,考古学家发掘出了一座规模庞大、等级很高的汉代墓葬。
在出土的诸多精美随葬物中,不仅有铜器、玉器、漆器、木器等,而且还有不少贴有精美的金箔或银箔质飞禽走兽图案的漆木器。最让考古人员惊喜的是,一些铜器上还有“共府”、“共王府”等字样的铭文。这些铭文与史书上记载的六安国第一代王“六安王”刘庆相对应。这些文物做工精湛,精美华丽,属于奢华物品,非常人所能使用。
“共”,在当时也通“恭”,因为刘庆对中央政府的忠诚恭谦的态度,他死后受封的谥号就是“恭王”。由此可见,在双墩村发现的很可能就是第一代六安王刘庆的墓地。
神秘的六安国处于西汉天朝时代,如今穿越2000多年的历史迷雾,它又被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六安国的来历
六安国的所在之地,在汉初分封时属于衡山国、淮南国管辖。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又分别封刘安、刘勃为淮南王与衡山王。六安国后来能够建立、繁荣,在某种程度上都要感谢这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