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晚年的作品相对较少,以《答谢民师帖》、《渡海帖》等最知名。其中《答谢民师帖》是给谢举廉的手札,前部已经缺损,文又载入《东坡集》,是苏轼表白个人文学创作见解的一篇重要文章,书法强劲有力,不似《黄州寒食诗》那样变化多端。清代顾文彬跋中引用前人书评“东坡尺牍狎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来称赞此帖书法之妙。苏轼不计较书法的工拙、丑妍的得失,这就在创作上取得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因而成为北宋的书法大家。但是因元祐党人案受牵连,不仅《宣和书谱》等对苏轼没有记载,而且他的书法作品也被大量毁去。世间流传下来的苏轼的书法真迹有近30件,早中期作品以《治平帖》最为知名,考为其30余岁所作。至中期,名作较多,如楷书《前赤壁赋》和《祭黄几道文》;行书《杜甫桤木诗》、《黄州寒食诗》和《新岁展庆,人来得书二帖》等。
苏轼在谈到自己的书法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正是这种追求意趣的书法风格取向,这种注重书法但更重自由的表现形式,努力丰富各种对比关系的做法,影响了他身后一代又一代人。
笔间波澜
与行楷相比,行草多了草书的自由随意,更加不拘泥于小节,想放就放,想收就收。笔锋之间是人生的重现。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事情,有些事可能很重要,我们就可以适当地加以重视,有些事也许真的是无关紧要,那么事情过去了,就要学会忘记。如果我们不分事情的大小,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心上,就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加重思想的负担。所以生活不必过于拘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该努力的时候就去努力,随意一些,自由一些,别管别人怎么说,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脸色,就做一个最简单的自己,最快乐的自己。
纵览全局,保持独立的思维——草书
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今草”的前身,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其得名有几种说法:其一,《书苑菁华》引唐代蔡希综说:“章草兴于汉章帝。”认为由汉章帝创始。其二,《书断》卷上引唐代韦续说:“因章帝所好名焉。”认为由汉章帝爱好而得名。其三,《书断》载后汉北海王受明帝命草书尺牍十首,章帝命杜度草书上事。认为因用于章奏而得名。其四,《书断》引王愔语:“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兼书云,汉俗简惰,渐以行之。”认为由史游《急就章》而得名。近代有学者考证,“章”含有字体结构彰明严格之义,故得名。
章草是早期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勾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偏方,笔带横势。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
关于“章草”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书体的出现,遵循着产生、发展、成熟的客观规律,章草亦然。将某种书体的原创归属于某个朝代的某个人,不是一种科学的论证方式。章草是一种特殊的书体,主要抽去书体象形成分的“符号化”,而“符号化”的基础是:只要不误读,能代表原字、说明原字就可以了。
笔间波澜
章草因从隶书演化而成,所以笔法上还残留一些隶书的形迹,构造彰明,字字独立,不相连绵,既飘扬洒落,又渗透了坚定和刚强。独立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次蜕变。
佛家讲,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由自己的心创造的,每个人的世界都完全不同于别人的世界。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所以我们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则。有比较、有参照,一个人能够扬长避短、查漏补缺,但所谓“参照”并非要时刻以他人为镜,与他人同手同脚。原则则是一把尺子,规范言行,也规范内心。
如果一个人一味屈从于他人的意志和目光,或一直模仿他人的言行,就会成为他人的傀儡,被牵着鼻子走。长此以往,人就会屈服于舆论导向,盲目地效仿别人,甚至丧失自我,就像没有思想也没有自由的“提线木偶”一样。
真正尊重自己的人,总是勇于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因为他们懂得,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个体最大的能量,使生命变得丰富多彩。
信手运墨,随势而变——今草
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
素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在今草上成就极高。
王羲之7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12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觉得不是很满意。因平时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寻找历代碑刻,揣摩其风格特色,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他在练字时,凝眉苦思,甚至废寝忘食。
他养了很多鹅,觉得那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平时的一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相传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它们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很是招人喜爱。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喜爱之情,便想把它们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二谢帖》、《奉橘帖》、《快雪时晴帖》、《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蛇”,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
笔间波澜
今草的表现力丰富,笔终而意无尽,气势连贯,借力发力,点画之间流畅跳荡,随势而变,线条形态纵横,虽包举万类,各有现象,却最终会统一到抽象的形态。
人人都有闪光点,千万不要一味计较自己的不足。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潜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那些总是羡慕别人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人,永远挖掘不到自身的金矿。
当然,我们除了要学会挖掘自身的优势,还应该善于发现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将两者整合起来。面对种种挑战,人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学会借用外界的资源,根据当时的局势、环境、时机、情况判断出最佳方案,随机应变地规避掉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并且做出于己最有利的行为。
恣意挥洒,大象无形——狂草
到了唐代,今草写得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在草书艺术史上,怀素其人和他的《自叙帖》,一直为书法爱好者称颂了1200多年。
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10岁出家为僧。年少时就爱好书法。那时因为贫穷,没有钱买纸墨,为了练字,他种了一万多棵芭蕉,用蕉叶代纸。由于住处触目都是蕉林,因此他风趣地把住所称为“绿天庵”。他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勤学精研,盘、板都写穿了,还写坏了很多笔头,后把它们埋在一起,名为“笔冢”。
他性情疏放,锐意草书,却无心修禅,平日里更是喜欢饮酒吃肉,交结名士,与李白、颜真卿等都有交游。他以“狂草”名扬于世。唐代文献中有关怀素的记载甚多。“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王公名流也都爱结交这个狂僧。唐任华有诗写道:“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盘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之后始癫狂……”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又有新的发展,谓“以狂继癫”,所以把他二人并称“颠张醉素”,对后世影响极大。
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了“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是疾速,但怀素却能于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与众多书家草法混乱常出现很多缺漏相比,实在高明得多。由是知怀素的狂草,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怀素传世的书迹较多,计有《千字文》、《清净经》、《圣母帖》、《藏真帖》、《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四十二章经》等。
笔间波澜
狂草是草书中最为纵情狂放的一种,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笔势连绵回绕,酣畅淋漓;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出神入化。中国自古不乏狂放之人。大凡自命不凡的人内心都有点狂,但在中国这个以谦虚为美德的国度里,狂在表面的毕竟不多,且也多为俗世所不容。实际上,在儒家老祖宗那里,狂并非是大逆不道之事,相反,倒还是一种甚为可贵的美德。孔子有言:“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按照孔老夫子的意思,如果能兼有狂者和狷者的长处,取中行之道,自然最好;若不可得,退而求次,或狂或狷,亦不失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