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48408900000013

第13章 妙手松烟染素纱,水墨晕风雅(2)

《鹊华秋色图》是文人画中典型的代表,它是赵孟瞓凭着记忆画出来的。公元1295年,赵孟瞓辞去了官职回到了家乡,文辞书画酬答中结交了不少朋友,周密就是其中的一位。周密是南宋文学家,与赵孟瞓以兄弟相称。一天,赵孟瞓、周密和几位好友喝酒作诗。席间,大家说起曾经游历的名山大川,赵孟瞓力推济南山水,谈到鹊山和华不注山,一个浑圆敦厚,一个高耸入云,穷尽山之俊美巍峨,使在场的人无一不为之神往,只有周密一人沉默不语。赵孟瞓很疑惑,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周密祖籍是山东,1126年金兵南下,北宋旋即灭亡,中原士大夫纷纷南下避难,周密的曾祖父就在那时离开祖籍南迁。周密没有回过自己的故乡,思乡之情与日俱增。

晚上,周密回到家,想到好友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再联想到自己也许永远也回不了故土,不禁悲伤起来。次日清晨,周密直奔赵孟瞓家中,想要诉说自己的思乡之情,可又担心他笑话自己多愁善感,不好意思说出来。最后,在赵孟瞓的一再追问下,周密才将心事说了出来,希望赵孟瞓能多给他讲讲家乡的山水。听了周密的话,赵孟瞓旋即起身,到书房拿出笔墨,对周密说道:“想不到周兄对故乡有着如此深切的思念之情,我一定满足周兄的要求,不过言不尽意,唯恐有不详之处,还是把故乡的山水画成画赠与你,或许可以解你思乡之苦。”说罢,赵孟瞓提起笔,凭着记忆描画起来,他一边画,一边给周密介绍济南的山水、民俗风情。就这样,被后人誉为“思乡之画”的传世之作《鹊华秋色图》诞生了。

笔间波澜

文人画重视观念和情感的表达,侧重个性的表现,通常是画者将浓郁的情感寄托于笔端,以借物寓意的手法表现出来,但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过程,画者的情感会渐渐地冷却和沉淀,所以表现出来的往往是深刻的认识和理智的抒发。感悟社会,似乎每个时期都有一个或者几个问题成为人们同时关注的话题,人人聚焦、大家议论,甚至可能造成某种思想和行为上的过激冲突。如果就事论事,貌似据理力争,却有可能给对方火上浇油,达不到统一思想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因为社会理解力有它的惯性,要改变这种惯性需要时间的等待和实践的过程。强迫不理解的人马上接受你的观点,反而会挑起更激烈的争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反对者的赞同,往往在改革者成功之后。因此,把许多“热”问题放一放、看一看或换一种处理办法,在过程中让人们的注意力慢慢转移,那么原先接受不了的事物,就有可能慢慢地适应了。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宗教画

吴道子少时孤贫。开始时学习书法,后来转为学习绘画,20岁才崭露头角。他曾做过兖州瑕丘县尉,浪迹洛阳时,唐玄宗闻其名,任以内教博士,改名道玄。

吴道子擅画道释人物,同时也擅画花鸟、台阁,笔迹落落,气势雄峻。曾作壁画三百余间,“奇迹异状,无一同者”。早年行笔较细,风格稠密,中年雄放,变为遒劲,线条富有运动感,点画之间,时见缺落,有笔不周而意周之妙。后人把他与张僧繇并称“疏体”,以别于顾恺之、陆探微劲紧连绵、较为古拙的“密体”。

他的壁画比较出名的是《地狱变相图》。此图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人死后在地狱里的各种经历,指出了人生的结果都是自作自受,揭示了善因善果、恶因恶报的因果观。所以说,《地狱变相图》不仅仅是一幅图,更是一面镜子,慎思之,深思之。

他兼工山水,描绘蜀道怪石崩滩也是非常有名气的。苏轼认为:“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吴道子是“画塑兼工”,善于掌握“守其神,专其一”的艺术法则,千余年来被奉为“画圣”。

吴道子是一位全能画家,人物、鬼神、山水、楼阁、花鸟等,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但是他主要从事宗教壁画的创作。宗教画是取材于宗教之教义、故事和传说且服务于宗教宣传的绘画。如道教中表现神仙的画像,佛教中表现佛本生故事的绘画,中国道教题材的绘画早在魏晋时代就有专门关于神仙和传说中故事场面及神仙形象的绘画。佛教绘画兴盛于中古时代的印度,后流传入中国(随佛教流传)后,逐渐被中国古代画家用中国绘画的形式描绘而形成了中国特色佛教绘画。

笔间波澜

平时常会见到许多寺观门口绘有《寒山持芭蕉图》、《拾得持扫把图》。在莆仙方言里,“蕉”字与“招”字谐音,寓意“招来百福”;“扫”字寓意“扫去千灾”。另外,有的宫庙还常可见到:《寿星图》《福禄寿图》《富贵荣华图》《观音送子图》,这些壁画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平安吉祥、财运亨通、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热切渴望,反映了某些宗教信仰者的功利心理。一个人越是有私心,越难以成就自己;越想有所作为,就越不能有所作为。如果你与全国人去争国家,与全天下人去争天下,与全事业领域中的人去争成败,结果必然是一无所获。你如果不与人们去争,恬淡无为,反而会有所得。所以老子说:“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下的位分,甘愿当天下的川谷。甘愿当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行才能得到充足,回复到自然开端的朴素、纯真的状态之中。”

简而能远,淡而有味——禅意画

禅画是中国禅宗特有的艺术,修禅者用笔墨来表达禅道。禅者喜欢解构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他通过用智慧解构万事万物来促使人们在有限的人生中积极地感悟永恒大道,体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至高境界。禅者借用笔墨,表现心声,传递生活智慧。

在对禅画的发展历史进行考证的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唐代的大诗人王维是中国绘画史上“禅画”这一画种的创始人。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王维将禅心与画意融合在其空灵清寂的“水墨渲淡”山水画中,再现了他参禅修禅的艺术体验,开拓出极为优美深邃的美学境界,达到了诗与画互相融合的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了空淡清幽的艺术风格。

在中国美术史册中,杰出的禅画名作有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等。此图画的是一位仙人袒胸露怀、步履蹒跚、憨态可掬的形象。他眼里醉意蒙眬,仿佛看透了世间的一切,嘴角边还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那副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笔法抒写,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泼墨仙人图》的产生,与南宋佛教禅宗思想的盛行是分不开的。这张图画的标题是后人加上去的,从其大头鼓腹的形象来看,倒有点像当时民间信奉的布袋和尚;从对其精神体态的描写来看,又有点像与梁楷同时的济颠和尚。

笔间波澜

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是对生活的真实呈现,但是自古以来,禅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以即使是付诸笔端,成了画体,也还是没有固定的思想传达,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是没有统一说法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就像北京奥运会,很多人都因为中国成了金牌榜榜首,认为中国是这届奥运会的大赢家,可是美国则以获得奖牌的总数最多而认为自己才是体育界的冠军。每个人心中的标尺不同,你有你的想法,别人也会有他自己的见解,所以人们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

有追求的人生,才不会迷茫——主题画

主题画是画家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场景、题材展示给欣赏者的对社会和人生的某种看法或感想,或对某些历史故事、事件等的形象刻画与再现等。它具有一定的再现性、真实性或揭示性。一般每幅画的立意比较明确,时间、事件等较为明晰。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瑰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世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北宋汴京的繁荣景象。

这一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的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同时也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漂泊,几经战火,历尽劫难……演绎了许多传奇故事。

《清明上河图》最先由北宋皇帝宋徽宗收藏于宫廷之中。公元1126年,金兵掳走了徽、钦二帝,洗劫了宫中的所有宝物,但是《清明上河图》却意外地流落于民间。元灭金后,此画第二次被送入皇宫。元代至正年间,宫中有个装裱匠,用临摹本把该图的真本换出,卖给了某真定守兵,后又转卖武林(今杭州)的陈彦廉。陈彦廉害怕事情败露,自己又急于用钱,就将此画卖给了博雅好古、寓居北京的杨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