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48408900000014

第14章 妙手松烟染素纱,水墨晕风雅(3)

明朝时,因为隆庆帝不喜欢字画,成国公朱希忠就趁机奏请皇帝将《清明上河图》赐予他,皇帝却让估成高价,抵其俸禄。画将要给朱希忠时,一个小太监得知此画价值连城,便将画盗走,正要出宫,管事人来了,小太监急将画藏到阴沟里,恰遇当天下雨,一连三天,画已腐烂,不堪收拾。可是事实上《清明上河图》并没有被销毁。此故事被明人詹景风收入他的《东图书览编》中,实为盗画人冯保所杜撰。

冯保是万历年间的秉笔太监,时任东厂的首领,有权有势,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冯保得到《清明上河图》以后写有题跋,如果是皇帝的赏赐,他一定会在题跋中大书特书,但冯保只字未提,显系盗窃到手,为了掩人耳目,他编造了以上离奇的故事。

笔间波澜

散文缺少了主题,不仅是形散,神也跟着散了;书画没有主题,就会书不成书,画不成画。同样,人生要是没有了主题,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变得空洞和迷茫。梳理人生,给自己一个梦想,就是给自己一个前进的主题曲。虽然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挫折与苦痛,但是因为心中有目标,所以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希望。

精谨细腻,细节乃点睛之笔——工笔画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工笔画盛行于唐朝。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取决于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材料的改进。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够画出禽鸟活跃的姿态、花卉芳艳的色泽。他画的《牡丹图》,光色鲜艳,美艳绝伦。仔细观赏,可以确信画中所表现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

据说,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得到一幅画着牡丹花丛的古画,牡丹花丛的下面还画了一只猫,但是他识别不出这幅画画得是精妙还是粗糙。当朝宰相吴育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吴育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就说:“这幅画画的是正午时的牡丹。我是凭什么知道的呢?因为画中的花,花瓣张开着并且有些下垂,颜色也不润泽,这刚好是中午时的花的体现。再者,在画中,猫眼中的瞳孔像一条线,这样子也正是中午时的猫眼。早晨带着露水的花,花瓣是收敛着而且颜色是润泽的。猫眼在早晨和晚上瞳孔都是圆的,近中午的时候瞳孔就变得狭长了,到中午时就像一条线了。”

一幅简单的图画,却能让人看出如此多的信息,这足见《牡丹图》作者边鸾画技的精湛。

笔间波澜

禅意画讲究随意淡定,所以不拘泥于细节。但是工笔画不同,它以工整严谨见长,精谨细腻的笔法是它的特色。审视我们的生活,做人做事同样需要严谨细致。比如早上出门,仔细检查好自己所带的东西是否齐全,这是必需的,不要等到了单位或者学校才发现自己掉了这个、落了那个。如果是在谈判桌上,自己的一点点失误都可能影响到全公司的利益。因小失大,会让自己悔恨莫及,所以要时刻保持认真谨慎的态度,不能有一点的松懈。

坚持特色,勿随波逐流——人物画

顾恺之是生活在我国东晋、南朝刘宋时期的一名大画家,被画界尊奉为“中国画家四祖之首”。顾恺之故居就在当年南京城内的顾楼街,他在南京留有大量作画的传奇故事。顾恺之多才多艺,诗词歌赋、绘画无一不通。他一旦创作灵感上来,就上小楼并叫家人将楼梯撤走,然后专心致志地作画,什么事也不管,什么人也不见,连一日三餐都是由妻子递上楼,直到画画好了才下楼。因此时人称其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顾恺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写入史书并留下传记的伟大画家。

单说顾恺之的“画绝”,其画绝就绝在传神。他善于画人物,却往往在画成之后好几年都不给此人点出眼睛。后人称赞顾氏之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连东晋著名宰相、“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亦赞叹道:“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顾恺之的传世之作《洛神赋图》,是他在看过三国时曹操的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作品后有感而画的。传说曹植少时曾与上蔡县令甄逸之女相恋,后甄逸之女被嫁给了他的哥哥曹丕为后,而甄后在生了明帝曹睿后又遭谗致死。曹植在获得甄后遗枕后感而生梦,写出《感甄赋》以作纪念,明帝曹睿将其改为《洛神赋》传世。而洛神是传说中伏羲之女,溺于洛水为神,世人称作宓妃。把此二人相提并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甄后的怀念和寄托。顾恺之读过《洛神赋》后大为感动,一气画成《洛神赋图》。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

人物画是绘画的一种,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的通称。中国的人物画简称“人物”,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力求把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

笔间波澜

人物画总是能抓住人物的特色、人物的个性,从而形成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做人也要活出自己的个性。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一件几百年的物品,和一件一模一样的仿制品,其价值却相差十万八千里,为什么?因为真品是独一无二的,绝无仅有。千人千脸相,千人千性格,构成了我们这个大千世界。在现时的经济大潮中,为了生存,我们开始改变自己的个性,学得圆滑,学得八面玲珑,以适应环境,于是我们越来越丧失个性,丧失了自己的人生航标,都以社会的价值观为自身的价值观,以别人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随波逐流,在平庸中失去自我。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是否一直活在别人的生存模式里?如果把那些属于别人的东西都扔掉,我们身上还会剩下什么?

保持好奇,不忘初心——动物画

唐代中期的政治家和画家韩滉与友人谈论绘画时,友人问他:“近来论画者一谈到驴、牛和马,都认为这些是常见之畜,最难以画得神似,不知吾兄有何高见?”韩滉稍加思索之后回答说:“此话有一定道理,因为牛、马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家畜,平日里经常能见到,画家稍微有一点儿不慎,或者偶有误笔,就能被人们发现,所以一般的画家都不涉及此类题材。”说到这里,他停顿一下继续说:“不过,我以为自古迄今,农事为天下之本,而耕牛则为农家之宝。只要画家能够细心观察,还是可以画出它的特点的。”友人听了,非常佩服他的独到见解。

还有一次,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韩滉带着随从来到郊外田间小道上散步,迎着和暖的春风,站在一片碧绿中间,他的心情十分愉悦。田间,几头耕牛在低头吃草,两三个牧童在嬉戏玩耍,还有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逍遥自得。远处,可以看见一头耕牛翘首而奔,另有几头耕牛,有的回头舐舌,有的俯首寻草。在开阔的田地里,农夫正在赶牛耕地、翻土。

韩滉看得出神,连忙命随从取出画夹。他全神贯注地绘画,很快绘出了一幅幅耕牛的图景。后来,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终于绘出状貌各异的五头牛。一头牛在低头慢慢地吃草;一头牛翘首向前狂奔,仿佛是一头撒野的猛兽;一头牛在回顾舐舌,露出一副旁若无人的模样;另一头牛则纵趾而鸣,好像在呼唤着伙伴;还有一头牛在缓步前行,似乎走向田头,又如刚刚耕地归来,令人回味无穷。整个画面,用笔粗放中带有凝重,显示出农村古朴的风情。韩滉对这幅画的创作非常满意,给它取名为《五牛图》。

《五牛图》是动物画的代表作之一。动物画,在中国画中以动物形象作为艺术语言,是表达人们的希望、幻想和各种感情的一种绘画,描绘的题材很广泛,凡动物均可入画,但主要对象为人们常见的家禽、家畜和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

笔间波澜

动物画取材于动物,抓住了动物灵活善动的特点,体现的是动态和自然。人的本心也应该是自然而又灵动的,自然,随意,不刻意强求。可能很多时候我们过于注重得失,压力太大,或者戒心太重,没办法完全释放自己。若戴上了面具做人,刻意修饰和刻意表现,思维渐渐走向了一种定式,人就失去了灵动,感受不到身边不断涌现的新奇事物,而始终活在一个虚假且虚伪、固化的世界里,慢慢地,便会迷失自我。所以人应当保留一颗初心,让自己在纯自然的状态下生活,卸下了心里的包袱,人就会觉得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