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48408900000015

第15章 雕梁画栋梨园梦,余音叹红尘(1)

身似繁花却不惊——昆曲

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等。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和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的韵律与舞蹈的节拍结合得巧妙而和谐。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末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同样的戏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比如南曲。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为“昆山腔”,这就是昆曲的雏形。

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造就了一种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细腻优雅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做了进一步改进。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学习昆腔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到万历末年,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数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笔间波澜

每一种戏曲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昆曲则格外注重动作的细腻。因为追求细腻,所以就不得不放弃粗犷豪放的表达。这就如同男性与女性的不同特点,女性的性格显然要比男性细腻得多,所以举手投足间就显得温婉细致,摒弃了粗枝大叶。与女性交朋友,就要格外地用心,多注意细节,否则就有可能因为自己的粗心而让对方觉得你忽略了她,不在乎她;相反,跟男性相处,彼此之间就不会计较那么多,如果你注意太多,对方反而会觉得你很麻烦,太小家子气。

人生如戏,事了拂衣去——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中最有特色的当数脸谱,它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个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于假面具。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习性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做色彩调制的。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义烈,如关羽、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犷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小人,如曹操、赵高等。

京剧脸谱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面部器官的形状、轮廓相似,生理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面部肌肉的纹理与人物的年龄、经历、生活的自然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和浓缩。如生活中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等,既是剧中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现,又是确定脸谱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的基础。脸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是实际生活的夸张和放大。演义小说和说唱艺术对历史人物夸张、形象的描写,也是京剧脸谱的来源依据。如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等,所有这些描写,都被戏曲化妆吸取,在京剧舞台上的表现尤为明显、突出。

笔间波澜

脸谱是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脸谱的颜色,我们很容易就能够看出这个角色是好还是坏,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分辨人心的真假还真是不容易。可能是社会给人们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也可能是人生的波折让人对生活有了恐惧感,还有可能是人们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所以展示给人看的,往往是戴了面具的一面。这样,很多刚刚走上社会的人就会觉得不适应,认为自己的天真总是让自己上当,自己很努力地去与人接触,却永远也感受不到别人的真心。其实,生活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真实的成分,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适应,懂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护自己。

拒绝单调,生活就要多姿多彩——评剧

1918年,河北滦县土豪劣绅高贵章的儿子高占英,娶了雇农的女儿杨二姐为妻。高占英自幼骄纵,流氓成性,与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杨二姐好言劝夫改邪归正,他非但不听,反而起了歹意,伙同裴氏、金玉及其族叔高贵和将杨二姐害死。

杨三姐跟随母亲到高家去吊孝,发现了可疑之处,要求说明杨二姐的死因。高家百般阻挠,妄图掩盖事实的真相。杨三姐一怒之下去县衙递上了状书,要求官府明办。可是县官受贿,贪赃枉法,判高家赔钱了结。杨三姐不服,又赴天津高等检察厅上告。新任厅长立即准诉,经开棺验尸,查明真相,将凶手法办处决。杨三姐最终告状获胜,杨二姐的冤屈得以平反。

《杨三姐告状》是成兆才依据1918年发生在河北滦县狗儿庄的真人真事编写而成,又名《枪毙高占英》,是评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落子戏,又称平腔梆子。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1935年改称为评剧。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

早在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常以唱莲花落谋生,1890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卖唱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后,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进关内,于是河北的莲花落艺人就迅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的精华,开始形成了如《王二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杨二舍化缘》、《王大娘锯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类剧目,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

笔间波澜

评剧的表演方式有说有唱,以多样的形式表现舞台魅力。有时候,同样的事情看得太多,就容易产生一种审美疲劳,明明是很好的艺术形式,却因为司空见惯而不为所动,所以多样化常常能挽救艺术于枯燥。这一点其实和生活相通,所以平时我们要注意样式的多变,拒绝单调。一直重复做一件事情,就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很多人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时,情绪都很低落,也有很多人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失去了激情,没有了上进心。在这种时候,可以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调节一下心情,如运动、唱歌等。

不居功自傲就是不忘本——黄梅戏

妙州知府冯小卿的女儿冯素贞才貌双全,引来很多王公大臣的公子前来比武招亲。天香公主化名“闻臭公子”,参加比武,打败了侯爷公子东方胜和相爷公子刘长赢,成全了冯素贞和她的心上人李兆廷。

太监总管王公公设计陷害李兆廷,逼迫他写血书退婚。东方胜趁机向皇帝讨来赐婚的圣旨,想要在三日后与冯素贞成亲。冯素贞不从,吃了乞丐老太太给的“喜饼”后假装死去。李兆廷闻讯赶来哭灵,伤心欲绝。冯素贞为了惩治这帮仗势作恶的人,女扮男装来到京城,化名冯绍民参加科考,高中状元,开始了仕途生涯。

与此同时皇帝把宰相的女儿刘倩许配给李兆廷。之后朝中发生政变,国师迫使皇帝退位。在和国师的激斗中,宰相女儿刘倩战死。临终前,她无意中说出了冯绍民就是冯素贞的秘密。皇帝把冯素贞和李兆廷二人打入死牢,行刑前,皇帝突然驾崩。太子继位,赦免了冯素贞和李兆廷。经过一番曲折,冯素贞与李兆廷有情人终成眷属。

《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也是黄梅戏中的经典之作。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1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在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

笔间波澜

以方言为基本唱腔是黄梅戏的一大特色。这种直接将方言不经过加工就进行创作的艺术,实际上有浓浓的乡土味,这体现了黄梅戏不忘本的艺术格调。做人也应如此。运动员施拉格获得巴黎世乒赛男单冠军后,一时间成为该国的英雄,但他对队友、教练仍像以前那样友好、周到,不居功自傲,不摆架子。尤其是他为了球队的整体利益,婉拒了奔驰公司的巨额赞助合同,令人深感钦佩。记旧情、不忘本,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中国也有这样的运动员。刘翔雅典奥运会一战成名后,奖金拿了不少,却将奖金的大部分都上交了。有人为他感到可惜,刘翔却说:“这是应该的。我出了成绩,到了报答大家的时候了。”在现今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运动员成名后难免走到一个利益分配的十字路口,很容易产生私心,只想到自己奋斗不容易,对他人不存感激之心。相反,成名后能够将个人的成就抛到脑后,而想到每一个曾对自己有恩的人,这种不忘本的精神实属难得。

此时无声胜有声——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

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中国皮影戏起源于何时,因为参考资料有限,文献不足,我们也没有办法进行具体的考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最迟在北宋时,中国皮影戏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在中国的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际,宋代的皮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了。一些记载宋人生活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影戏的盛况。除了一些有名的艺人,南宋杭州甚至有叫“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宋代以后至明清,影戏一直盛行,受到宫廷和民间的喜爱,普及全国各地,与各地曲艺、民俗相结合,发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戏艺术。

笔间波澜

众所周知,皮影戏借助于灯光,利用影子来呈现完美的演出。所以看皮影戏时,大多只注意影子的变化,几乎没有什么深刻的唱腔和对白。所以皮影戏是所有戏曲当中最沉默的一个,但是它却利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塑造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国有句古话叫“沉默是金”。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做事情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想法时,也可以适当地保持沉默,因为你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认同你的观点,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反而会加重自己的负担。

功名在掌中——木偶戏

相传在三百多年以前,泉州有一个叫梁炳麟的书生,屡试不第。灰心之余,前往九鲤仙公庙卜梦,梦中仙公在他手心写下:“功名在掌中。”梦醒后,梁生欣喜若狂,以为此次科考必定高中。怎知道造化弄人,他仍旧名落孙山,悲愤之余,不再有求取功名之心。有一次,他偶然遇到傀儡戏的演出,心有所感,于是自雕木偶,以手代线操弄之,借偶人,编戏文抒发心中的郁闷。没想到竟然引起一时的轰动,人们争相效仿,他才悟出“功名在掌中”的含义。

梁生托于掌上而演的偶戏即今之布袋戏,因而布袋戏俗称掌中戏,也叫作木偶戏。一些乡野传说介绍了布袋戏所备的传奇特点,也隐约指出布袋戏的起源年代。虽然目前所知史籍关于布袋戏的记载,最早是嘉庆年间的《晋江县志》,但一般人都愿意相信传说,认为布袋戏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