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内心的感受就是天人合一——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它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迄今为止已历经将近600年的沧桑岁月。52米宽的护城河,3千米长、10米高的宫墙,俨然将故宫围成一座壁垒森严的城堡。
故宫又称紫禁城,它的名字来自“紫微星”,紫微星属土,在五方属中,古人相信紫微星位于苍穹的中心。而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同时又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因而得名。这体现出中国宫殿的建筑思想——体现皇权,维护秩序。故宫宫殿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台上,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造型优美的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其他的部分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远远望去,三大殿建筑形象严肃、庄严、壮丽、雄伟,高度各有等差,秩序分明。故宫的“内廷”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这里的主要建筑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等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均自成院落。内廷之后是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雕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
故宫是严格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的。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让人们不得不叹服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笔间波澜
与今天建筑界东西结合、土洋杂交的现代派不一样,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有其不可超越的辉煌。那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被贯穿在整个建筑风格里。层次分明的建筑群落,暗合了人间秩序,使得整体建筑有不可忽略的主次感。这一切与中国传统智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很多人不太留意,其实我们都在不自觉地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我们在平静状态下,追求现象与内心协调平衡时,只要遵从自己的感觉,就是天人合一。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如果足够平静,并且能够意识到自己与自然的关系,那么他在生活中就可以感悟世界的和谐,而逐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用良好的沟通避免矛盾激化——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它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它的宫殿区由正宫、松鹤斋、东宫(已毁)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组成。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遵循了“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宫殿区采取中轴线控制,主体建筑居中,附属建筑置于两侧,基本均衡对称,体量较小,采用青砖灰瓦,追求朴素淡雅,与依山就势托起的一座座宏伟壮阔、金碧辉煌的寺庙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着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不惜施重金建庙,结交少数民族首领,以达到安疆固塞的目的。
宫殿区建筑形式采取北方四合院的布局,层层递进,纵深发展。宫殿周围广植花木,或叠石为阶,使避暑山庄宫殿建筑园林化,缓解正宫严肃的气氛。这是避暑山庄造园成功之处。宫殿建筑是皇权的象征,是皇权的物化。这四组建筑因用途不同,所以建筑规制也不同。避暑山庄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
笔间波澜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广泛吸取了地方建筑优点,使得自身散发出特殊的魅力。在这里南北归一,东西合璧,景色的包容度和跨度很大,但是建筑物之间毫不突兀,显得很和谐。避暑山庄更让人叫绝的在于它的功用。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建此夏宫的目的,是结交少数民族首领。把首领们请到避暑山庄,目的就是要消除他们可能有的火气,给各个首脑们降降温,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可以说“避暑”二字深得其妙。这种怀柔政策,赢得了多年的安宁,不得不说这是智慧之举。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动刀动枪只会激化矛盾,不如好好沟通。
成熟在于懂得理想疏导欲望——女儿墙
女儿墙是建筑墙体中的一种形式,最早叫作女墙,又叫女垣,实际名称为压檐墙,民间称城垛子,是一种高出屋面和城墙的矮墙。据说是怕影响城市采光,才设计得比较矮。
有一种说法认为古代未出嫁女子不可以随便见陌生男子,而每当过年节、庙会,有活动的时候,少女们也想看看热闹,于是便登上屋顶,为防止外人见到,就在屋顶上建起一道有空花格的矮墙,以利于向外观望。于是,人们就称墙上的一道矮墙为女儿墙。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女儿墙的主要作用是将屋面或屋顶的水挡住防止屋面水四处乱流,将水导入指定水落管排出。当然,女儿墙在军事上也有一定的用途,它一般建立在宫城之中,用作抵挡弓箭和发射弓箭的掩护物,也可以用于巷战。
古往今来,关于女儿墙有很多富有诗意的描述。如“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反被无情恼”、“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等,当然现在这道墙的功能越来越多,但名字沿用至今。
如今女儿墙已成为建筑的专用术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儿墙的浪漫和诗情画意也不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了,只是国家建筑规范中的90厘米高的砖混结构式的一堵矮墙而已。它回归了建筑的本原,在建筑物上起着它应起的作用。
笔间波澜
女儿墙的名字很有诗意也很有趣。不管它具体的建筑功用,仅仅是关于女儿墙的传说,就具有很大的魅力。古代的女孩不能随便见人,因此便要设计一个女儿墙来,满足一下她们对现实世界的正常了解欲望。这种设计在今天看来有些畸形,但是站在那个时代的角度上来看,这是不可多得的人性化举措。事实上,这也暗合了我们生活的一些规律。当各种限制强加于我们身上的时候,不应该一味承纳和忍受,毕竟每个人的胸怀气度承受能力不一样,找个合适的出口才是心理健康之道。这世界因为各种需求而运转,正常的欲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动力,当这些东西受到限制的时候,我们可以给自己找到出口。
内守外攻,加快战略布局——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人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千百年来的建设,使得它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千米,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因地形,用险制塞”。所以,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于是长城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因此,长城从整体看来就显得规模宏大,绵延万里,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
明代中期,政府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储存武器粮草,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加强。而传递军情的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长城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为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沙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创造。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千米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接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出雨水,保护墙身。
笔间波澜
康熙帝曾在一首诗中评价秦始皇修长城,说它虽然工程浩大,费尽了民力,仍然没有保住天下。康熙帝悟到了这点,所以采取怀柔政策,建起一道“修德安民”的无形长城,这是相当高明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历史上的中国讲究“内守外攻”,修长城就是“内守”,而主动攻击则是“外攻”,比如元朝。“内守”、“外攻”兼而用之,成就了过去的辉煌。不过抛却治国的宏大理念,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常常在见证这样一个道理,即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唯有进攻,才可以占据主动,这样赢的机会就大一些。
不因外物的变化而动摇心绪——北京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御苑,占地约290公顷。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
颐和园总体可以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终至山巅的智慧海,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湖中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各异。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将山水势态合理利用到了极致。
笔间波澜
颐和园是完美的,它的完美在于对山和水的完美利用。万寿山和昆明湖,这两个景点具有某种特别的指向,一山一水,动静结合,山巍巍而立,水缓缓而行。站在万寿山俯视昆明湖有一种心灵通畅阔达的感觉。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就应该像水一样随机应变,以此来明察事物的发展,而仁爱之人则应该和山一样平静,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不忧不惧。颐和园的这种山水搭配的风格,正好暗合了人们以山和水为人生楷模的潜意识心态,追求宁静致远,和谐共荣。
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是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它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苑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苏州园林是中国南方古典园林的代表,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被誉为苏州四大古代名园。
与皇家园林的宏大、严整、堂皇、浓丽不同,苏州园林小巧、自由、精致、淡雅,以写意见长。以沧浪亭为例,沧浪亭和其他以水为中心的园林相当不同,苏州园林大都外筑高墙,要想窥见美景,必须穿门越墙才能欣赏,但沧浪亭之美不藏于内。整个园林以水包围,未入园先见景。一条清清溪水绕园而过,隔河相望,亭阁起伏,波光倒影。走过小桥后方能步入沧浪亭园内,园内的结构以假山为胜,建筑物均环绕山丘而建,上山小路曲曲弯弯,迂回盘上,道路两旁翠竹丛生,山上林木葱郁,沧浪亭就屹立于山顶林木之中,景色自然。山南有明道堂、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等;园内有藕香榭、闻妙香室、瑶华境界等处,各自组成院落,风格独特。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既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也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