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48408900000036

第36章 霓衫华韵衬婀娜,素雅东方美(3)

一件黄马褂,在清代的时候,象征了权力,不是谁都能有,也不是谁都能穿。黄马褂是皇帝宠信的标志,拥有某种潜在升值的可能,所以当时的达官贵人们,也以黄马褂来作为自己升值的筹码。事实上,虽然时过境迁,人们的拜物主义并未消失,反而有所增长,只不过当时的黄马褂改成了现代的范思哲和香奈儿等洋品牌。这种对奢侈品的钟爱,实际上也是权力扩张的一种表现,它所体现出来的对审美的垄断,恰恰给那些无力消费的人群造成了客观上的心理创伤,本质上与黄马褂的贵族性没有区别,因此说这一场拜物,潜藏着另外一种意思,就是男人们一直在通过驾驭权力来做着某种具有攻击性的游戏。

随波逐流未必不是好选择——吉服

吉服,在古代是人们在祭祀时所穿的衣服。因为祭祀为吉礼,所以称吉服。经过漫长的演变之后,吉服逐渐变为礼服的泛称。其实服饰文化不仅与物质生活,也与精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趋吉避凶是人类的普遍心理,过节、过生日、结婚是吉事是好事,灾荒、兵败、死亡是凶事是坏事。所以中国的礼法,很重视吉事穿吉服,凶事穿凶服。

中国人过传统节日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穿着尽量好些。比如南北朝时的风俗,讲究正月初一时,不管年龄大小都要“正衣冠”。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宋朝过年节时,京城热闹地段都张灯结彩,各种店铺,里面东西琳琅满目,像珠翠、头面、衣头、花朵、领抹、靴鞋到处都是,这些都用来供市民购置过节,即使是贫寒人家,也要换新衣服,实在买不起,也要将旧衣洗干净,可见人们的重视。从元旦到立春日,妇女都戴五彩绸制成的华胜,而有钱人家则穷极工巧,金银首饰珠翠流光。据记载,在唐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夜在长安安福门外举行灯会,从民间和宫里出来游玩的女子,个个都是花枝招展,装饰华贵。这些人在高二十丈的灯轮下载歌载舞,三日不绝,由此可见其盛况。连一些偏僻的坊巷,在元宵前后也“巧制新妆,竞夸华丽”。到了三月,在水边祓禊,也是古代传统风俗。这个时候,西晋的王公大臣都争着到洛水边去,这时的服装也有讲究,“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粲烂”。当时的张协还写了一篇《洛禊赋》,特别提到“顾新服之既成,将祓除于水滨”。宋朝时冬至也是一个大节,当时的京城对这个特别看重,即使是非常贫困的人,也要把仅有的一点积蓄拿出来,置办新衣。可见当时贫富虽然悬殊,但人们都力求在服饰上显示出吉庆气象来。

笔间波澜

趋吉避凶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了。人类都有这方面的本能。对于中国人而言,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讲究,是趋利避害的特有方式。这种民族习惯和性格,深刻地影响了现如今的中国人。如果从科学角度来讲,这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从社会学角度讲,却很有道理。因为当大家都认为穿一件衣裳可以趋吉避凶时,不这么认为的人,一般情况下会被前一种人边缘化。这样的话,这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可能就成了被排挤的对象。这样一来,因为不讲究趋吉避凶最后真的是遇上了凶事,要是讲究的话,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当多数人选择某个决策的时候,“随大流”有时也是一种好的策略。

参透生死不如关照身边小事——凶服

凶服指的是丧服,又称孝服、丧服,是生者在丧礼上为死者穿戴的孝服。一般来说根据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丧服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斩衰,乃由生麻制成,边际开散,不缝制,三年的丧期;而齐衰,则是熟麻制成,边际整齐,乃由手工缝制,丧期分为四种:齐衰杖期(一年),齐衰不杖期(一年),齐衰五月,齐衰三月;大功,粗白布制成,九个月的丧期;小功,细白布制成,五个月的丧期;缌麻,更细的白布制成,三个月的丧期。

笔间波澜

披麻戴孝,死者为大。生命走向灭寂,后来者为之痛苦,为之哭泣。但是每个人都将离去,倒是庄子想透了一切,妻子亡故,鼓盆而歌,超凡脱俗,非常人能比得上。普通人不是圣人,要求参透生死,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人道的。感情深的人,人们会永远记得,这样的人一旦突然失去,失落感自然会让人忍不住痛哭。想想过去,是他们的陪伴,才让我们走过生命的历程,他们为我们排遣了寂寞,带来了欢乐和信心。他们让我们体验到了世界上最美妙的感情。

不以恶意揣度他人——藏族服装

哈达是藏族人民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它是礼仪用的丝织品,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实际上哈达是一种特制的丝织物或麻织物,上面一般绣有“云林”、“八宝”等民间花纹图案,长度通常为5尺左右,宽度不等。在藏族地区,献哈达是一种既普遍又崇高的礼节。无论拜会尊长、迎送宾客、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朝觐佛像、音讯往来、求情办事以及新房竣工、认错请罪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诚心、纯洁、尊敬和忠诚的意思。

藏族为什么会长期盛行使用哈达这一礼仪之品?其实主要是由于哈达的丰富文化内涵决定的。藏族人认为洁白、无瑕最能表达和象征人们真诚、纯净的心愿,所以藏族人自古以来在社会交往中使用洁白的哈达,以表达自己真诚、纯净的心愿。这实际上是藏族人反映其文化心态的一个重要媒介和载体。

藏族人有尚白心理,早在佛教入西藏之前,藏族先民就崇仰白事、白道,回避、忌讳黑事、黑道。像《格萨尔王传》及其他民间故事中,白人、白马、白云、白鹤等白色一般用来象征和代表正义、善良、高尚的人或事,而黑人、黑马、乌云等黑色则是象征和代表邪魔、罪恶和不幸的。白色象征纯洁、忠诚、喜庆、祥和、无瑕、善业和正义,而黑色则相反,一般都是邪祟、罪恶和不祥之兆,这已成为鲜明的藏族文化观念中的重要内容。

从这个角度来看,哈达是尚白文化心态的一种载体、一种反映,当然并不是唯一。早在丝织品没有出现之时,藏族先民就以白色的羊毛、糌粑或白石、白灰等来表达和象征纯正、洁白的善心诚意。随着藏民族同内地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多,文化的相互辐射更加频繁。于是到了后来,汉族地区发达的丝织业,又使藏族的尚白文化心态进一步找到了表达的具体形式和便当载体。

笔间波澜

人们常说黑白颠倒,用来比喻那种歪曲事实混淆是非的人。我们知道这种人通常是令人痛恨的。这说明了我们内心里有一个倾向就是尚白。对洁白无瑕真诚纯净的强烈向往,造就了藏族人具有特点的文化品质,即深刻的尚白心理。这种黑白分明的文化观念,是哈达反映民族特性的一个基点。其实不独藏族也不独我们,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本质上讲都是向善的。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总以恶意去猜测别人,毕竟大部分人心中都有向善的愿望。

趁年轻,让生命如花绽放——苗族服装

苗族服饰可以用华丽来形容,苗族姑娘们喜戴银饰。假如盛装的苗族姑娘会聚在一起,那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银色海洋。她们常常绾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厘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六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整体看起来特别漂亮。

苗族一些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银牛角,在牛角尖上系上彩色飘带,更显得高贵富丽。银冠下边,圈挂着一条银花带,下面垂着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着好几层由银片打制的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的银项圈。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因此常常有数公斤重。正因为如此,所以苗族姑娘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实际上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上面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样看起来,裙子非常蓬松但是又有整齐的韵律感。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用色上看,苗族姑娘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纷繁复杂的苗族服饰分为湘西型、黔东型、川黔滇型、黔中南型以及海南型五大类别和若干款式。

笔间波澜

苗族服装可以用绚丽或者流光溢彩来形容。它那种花团锦簇的美,吸引了无数的人,让不少女人为之震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应该在年轻的时候,绽放出青春的美丽,用盛装打扮自己,活出一份潇洒来。

用心感受而不是用眼睛评判——袈裟

袈裟是和尚法衣的音译名,又作袈裟野、迦罗沙曳、迦沙、加沙,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这样的: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之所以起这些名字,据说是因为它的颜色不正。

袈裟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第一步先把布截成小片,然后再缝缀起来,因为其形状像一块块的田,所以又被称为福田衣、割截衣,也可以叫作慈悲服、无上衣、离尘服、解脱服等。袈裟分各种不同种类,一般包括安陀会(五条衣)、郁多罗僧(七条衣)、僧伽梨(九条大衣)三种,具有三种功用:防止法衣他用,使僧尼舍离对衣服的贪欲,避免他人盗取。

人靠衣装,衣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袈裟在佛教界是圣贤的标识,因此特为佛教教团所尊重。佛教认为穿着袈裟的好处有十:一者,菩提上首;二者,处众人天;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龙子舍身;五者,龙披免难;六者,国王敬信;七者,众生礼拜;八者,罗刹恭敬;九者,天龙护佑;十者,得成佛道。

袈裟的颜色在佛教律令中各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不过都赞同三种坏色之说,即以青、泥(皂、黑)、茜色(木兰色)三种为袈裟真如法色(或谓若青、若黑、若木兰色)。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汉魏时僧人们主要穿赤色衣(被赤衣),后来又有黑衣(缁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后,紫衣、绯衣流行,那时候朝廷常以这些服装赐给高僧们。明朝佛教分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又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三种类别,朝廷明令规定禅僧穿茶褐色衣和青绦玉色袈裟,讲僧穿玉色衣和绿绦浅红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绦浅红色袈裟,然后来一般皆穿黑衣。

在佛教里,袈裟有挂在两个肩膀的东西,叫作“通肩”,也有裸露右肩披挂在左肩的“偏袒右肩”两种。这两种的区别在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偏袒右肩;要是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就要披通肩法。

笔间波澜

袈裟即法衣,是和尚们穿的,这是一种身份标志。就像道袍,身着黄色长袍,飘飘洒洒而来,那我们基本上就可以认定,这是道门中人。袈裟也一样,红底黄边田字格,那定是和尚无疑。当然僧有高和低,袈裟也相应不一样。但是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许是鸟人。穿袈裟的也不一定就是和尚,也许是冒充的。不穿袈裟的,也不一定就不是和尚,也许恰恰是个真和尚。人世间的事,真真假假,如果不长一双慧眼,是不好分辨虚实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多留心,看见的未必就是真的。佛与魔,外表上是看不出区别来的,只能靠心灵和智慧才能分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