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6/47中型坦克被命名为“巴顿”坦克。G·巴顿(1885-1945)被称为“美军第一名坦克兵”,有人称他为“美国坦克之父”。
巴顿将军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当过各级坦克部队的指挥官,直至四星上将。他是“指挥坦克的奇才”,让德军闻风丧胆,也有人说他是“典型的战争狂”。在二战的美军将领中,巴顿是最具偶像气质,在全世界都有“粉丝”。
巴顿因车祸丧生,成为西方军界的一个不解之谜。
美国最新式的主战坦克,以克伦顿·艾布拉姆斯将军的名字命名。C·艾布拉姆斯将军于1936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二战”期间,他任美军第4坦克师第37坦克营营长,战功卓着。“二战”后,他先后参加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并受命参与解决柏林危机等重大军事和政治斗争,表现出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仕途上他也“官运亨通”,从校级军官一直升到上将,1972-1974年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
M2/M3步兵战车以奥马尔·布雷德利将军的名字命名。奥马尔·布雷德利(1893-1981)将军是美国陆军的着名将领,是美军仅有的几个五星上将之一,论军衔在巴顿之上,也是巴顿亲密的战友。
在“二战”的北非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从巴顿手下的一名师长擢升为集团军司令,超越了巴顿。“二战”以后,曾经担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其他用称谓来命名的,还有如英国的“百人队长”坦克、美国的“突击队员”装甲战车等。
4.星光灿烂——星座命名法
在西方,星相学深入人心,人们认为星座决定人的命运,用星座来命名也在西方军界很流行。例如,有意大利和英国的“半人马座”等坦克。尤其是意大利最为热衷于用星座给自己的战车命名。
意大利战车的命名基本上可以叫做“星座系列”,因为意大利当家的两大装甲战车都是以星座来命名的——一个叫“白羊座”,一个叫“半人马座”。有人可能要提出异议:不是说意大利的主战坦克叫“公羊”主战坦克吗,怎么又成了“白羊座”了呢?其中缘由,下面将逐一介绍。
意大利主战坦克为C1“公羊”主战坦克,原文为Ariete。这个Ariete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国内的军事媒体上有两种叫法:一种译为“阿瑞特”坦克,一种译为“公羊”坦克。到底哪一种对呢?应当说,都对,又都有点问题。前一种译法为音译。后一种译法倒是意译,但不十分确切。
查阅《意汉大字典》后才知道,Ariete有多种解释,包括“公绵羊、(古兵器中的)攻城槌、撞墙锤、白羊座”等。联想到欧洲中世纪时,攻城槌和撞墙锤在攻城战斗中经常使用,而坦克堪称是“现代的攻城槌”,译为“攻城槌”主战坦克最为恰当。不过,在西方国家以星座来命名军事装备的比比皆是,如北极星、天狼星、冥王星、室女座、英仙座、天琴座、半人马座、御夫座、银河等,屡见不鲜。
而和C1坦克相配套的B1装甲战车又以“半人马座”来命名,所以,按惯例,C1Ariete坦克译为“白羊座”坦克似乎更规范些。况且,每个星座都有一个美丽的希腊神话,十分有趣。另外Ariete对应着“攻城槌”,而Centauro(半人马座)又可转译为“摩托车运动员”,一语双关,妙不可言。不过,国内已经叫惯了“公羊”坦克,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了。
而B1Centauro装甲车译为“半人马座”装甲车,便是顺理成章的事。国内早期有人音译为“逊塔罗”装甲车的,最终未能叫响,叫“半人马座”的装甲战车。还有一款是英国的“半人马座”巡洋坦克,也算小有名气。二者的原文,在读法上稍有不同。然而,其语源都是拉丁语。以“半人马座”命名的武器装备还有航母、护卫舰和拖船等。看来“半人马座”这个星座粉丝众多,“人气”很旺。
第三节坦克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蒸汽机技术、内燃机技术、装甲和履带推进技术以及火炮技术等都已基本成熟。1906年,英国人曾制造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履带式拖拉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曾出现轮式战斗车辆;英国军队也在试图改装一些履带拖拉机,以便用于战争。这些都为坦克的出现在技术上铺平了道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但很快交战各方即陷入了僵局。
因此从1914年冬天起,战局急转,各方都由运动战转为旷日持久的阵地战,而且谁都无法突破对方的防线。在这种局势下,研制一种即具有防护力以抵挡敌人的机枪子弹,又具有一定机动能力,以突破敌人的铁丝网引导步兵冲锋,还要有一定的火力,以消灭敌人阵地上的有生力量和火力点的武器,成为当时最迫切的需要。再加上前面说到的技术条件也日趋成熟,坦克便应运而生了。
坦克的问世和使用,开始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期,对军队作战行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军事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1.厉兵秣马——早期坦克的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可以说是坦克战术思想的探索和实验时期,各国都研制和装备了多种类型的坦克。轻型、超轻型坦克曾盛行一时,在结构上还出现了能用履带和车轮互换行驶的轮胎-履带式轻型坦克、水陆两用超轻型坦克和多炮塔的中型、重型坦克。这一时期的坦克主要有:英“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法“雷诺”R-35轻型、“索玛”S-35中型坦克;苏Т-26轻型、Т-28中型坦克;德2号轻型、4号中型坦克等。在“二战”时,德国坦克一般装备有超强火力的88毫米滑膛炮,令盟军坦克无法匹敌。
这些坦克,与早期的坦克相比,在战术性能有了明显提高。战斗全重达到9~28吨,单位功率5.1千瓦/吨~13.2千瓦/吨,最大速度可达20千米/时~43千米/时,最大装甲厚度25毫米~90毫米。火炮口径多为37毫米~47毫米,炮弹初速610米/秒~850米/秒,发射穿甲弹能穿透40毫米~50毫米厚的钢装甲;有的坦克为增强支援火力,安装了75毫米或76毫米口径的短身管榴弹炮,直至发展成将小口径加农炮、中口径榴弹炮和数挺机枪集于一身的多武器、多炮塔坦克;并开始采用望远式和潜望式光学观察瞄准仪器、炮塔电力或液力驱动装置和坦克电台,相继出现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推进系统多采用民用或航空用汽油机,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转向离合器或简单差速器式转向机构和平衡式悬挂装置。反坦克炮出现后,一些国家为增强坦克的装甲防护,设计了倾斜布置的装甲,并按照各部位中弹的概率,来装配装甲厚度。
2.生死决战——坦克在“二战”中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总共生产了约30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首先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实施闪击战。大战中、后期,在苏德战场上,曾经多次出现有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在北非战场、诺曼底战役以及远东战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参战。反坦克作战,已成为坦克应对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