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全鉴(第2版)
48904900000028

第28章 治国章:家事,国事,事事相通(2)

乾隆亲诸弟,或许出于巩固其统治的需要,而民间兄弟相亲的,完全是出于手足之情。《清史稿·孝义列传》中多记载兄弟一家相亲相爱的感人事迹:甘肃通谓人张家兄弟都做木工,家虽贫穷,但其家人互相友爱,分家时,彼此互让家产,兄说:“均之。”弟说:“弟子一,而兄之子五,如兄言,弟子则富矣!诸侄独非父母孙乎?当视人为分。”兄说:“不可,父母先有子,未尝有孙。”彼此坚持相让不决,后分为三分,兄二而弟一。虽分家而心不分,两兄弟年都已过八十,两家仍亲如一家,常相约:“谁先死,必呼与俱去。”兄死,弟哭得昏死过去,因伤心过度,七日后亦病逝。江苏宜兴人钱天润,少孤,有兄妹各一人,他为人佣耕,得钱必买好食的奉母,母死以奉其兄。妹嫁生二子,夫死守寡,天润去探看,妹哭说:“夫死子幼,不知所以为计。”天润说:“妹无忧!吾助汝。”就代其耕田以养妹家。过三年,妹死,他抚育二甥,为之婚娶。安徽休宁人程含光,曾与弟骑马自六安归,经过箬岑,日暮风起,虎突出,攫弟去。含光惊坠马,持短鞭力追,左手抓住虎颈,右手以鞭捶虎,喊声震山谷。虎舍其弟在山边大吼,含光背弟急奔下山,投旅舍,弟一息尚存,灌以汤,好一会才醒,全身被虎咬伤十余处,血淋漓。后含光死,弟每言遇虎事,解衣示人,谈及兄舍命相救事,感泣不已。

徐珂《清稗类钞·孝友类》记载:崇明有百龄吴姓夫妇,因四子孝顺友爱,两老得以乐晚年,五世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吴老夫妇壮年家贫,所生四子,先后出卖给富家为奴。及四子长,互相帮助,赎身娶妇自立,聚居一街,比邻开店,轮流供养父母。初规定每月在一家食饭,周而复始,其媳说:“翁姑老矣,若一月一周,则必须三月而才得侍奉颜色也,大疏。”便规定每日一周,周而复始。媳又说:“翁姑老矣,若一日一周,则历三日而方得侍奉颜色也,亦疏。”就规定每家吃一餐,四子按长幼轮流。如逢五及十,四家共相聚会餐,两老坐在上,子与孙、曾孙和媳辈围绕而坐,以次称觞献寿。每家厨中经常放钱一串,每串五十文,让老人吃饭后,取钱上市买喜吃的果饼或与人博戏。当老人跟人博戏时,暗中派人拿两三百文给与老人博戏者,嘱其输钱给老人,老人赢了,高兴而归。

老人晚年乐,不仅因有四孝子,也赖有四贤媳。

老人长子年已七十七岁,其他三子头发也白了,孙与曾孙共有二十余人。有人为之联表其门说:“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儿孙绕膝。”

家道兴昌与否,跟家内是否和睦大有关系。有说父严母慈,这都是偏颇之外,父仅严则使子女不易亲近,心里有话不敢说,这就使家长不能了解子女思想问题,帮助其解决,且使彼此之间因隔阂而出现矛盾;母仅慈就会易出败子。父母对于子女应是严慈兼之,这使子女不能不聆听父母教诲,又感到父母可亲,这对子女教育所起作用更大。子女对父母也应尊敬,对父母养育之恩不可忘,这是子女义不容辞的。古代所提倡的“兄友弟恭”在今天仍需宣扬,兄弟之间互相爱护、勉励和督促,对彼此奋进向上可起促进作用。如果父母、子女、兄弟之间能保持这种亲热、和睦的气氛,这将促使家道兴昌。

【原典】

慈①者,所以使众也。

【注释】

①慈:封建社会道德之一,指上对下的爱,主要指父母子女之间的爱,也指君王所谓的爱平民。

5对孩子慈爱的人足以承担造福百姓的重担

【译文】

在家能做到爱护子女,在外做官就能做到爱民如子,造福人民。

一个慈父要懂得用道义去关爱、训诫子孙后代

司马光在《家范》中认为,做长辈的都想造福子孙后代,但真正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却很少。因为这些人只知道给子孙留下财物,而不知道用道义训诫子孙和用礼法治理家庭。其结果是助长了子孙的许多不良行为,甚至产生斗讼、盼父母早死等弊端。相反,圣人给子孙留下的遗产是德和礼,贤人给子孙留下的遗产是廉与俭。司马光列举了舜积德为帝、享国百世,孙叔敖不贪而累世不失家业,以及萧何克俭、杨震公廉、周本好施、张文节俭等事例,忠告人们,遗德于子孙后代远比遗财于后代更为有益。

罗伦在《戒族人书》中,也明确提出族人要做有名望、有节操的人,要像欧阳修、文天祥那样,有“与日月争光,与山岳争重,与霄垠争久”的美名,青史垂名,不要活着只求暖饱,争权夺利,像蔡京、秦桧那样,“祸天下,负后世”,遗臭万年。训诫族人要齐家睦邻,扶贫积德。罗伦要求族人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像“范仲淹做秀才时”那样,“便以天下为己任”,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勿追求升官发财之路,指出“自古坏事,皆是爱官职之人”。

这种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光停留在书面上、口头上,还体现在人们的具体践履中,而实践这种道德的人则往往受到社会的普遍赞扬。

无论哪个时代,哪个阶段,无论出自于何种理由,人们都不能不承认曾国藩的学问和能力。他集严父、慈父于一身,时时注意教子的方式方法,“爱之以其道”。其教子成功的经验,时至今日也颇具借鉴意义。

曾国藩讲求的“家范”是国人传统中的一个典型。他曾告诫家人:“家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治国相关联。“家范”是治国的基石。曾国藩曾在给他的儿子曾纪泽的信中写道:你应当体会我的心意,在叔祖及各位叔父、叔母前多尽些敬爱心。要心存全家同为一体的概念,不怀彼此歧视的见解,那么老辈内外亲长一定会器重、喜爱你。这样,后辈兄弟姐妹也会以你为榜样,越来越亲密。如果能使宗族、乡党都说:纪泽的气量大于他父亲的气量,我会非常高兴。

曾国藩念念不忘治理家庭,要家人讲求忠孝二字,认为“忠孝”是种道德风范,在家可盛家,在朝可治国,好的“家范”可以造就忠臣。他谆谆教诲家人说,我们家现在门第显赫,而居家过日子的气象、礼节等方面总是不能够认真讲究一番。遍览古往今来名门世家得以久长的,男子要讲求农耕、读书两件事,妇女要讲求纺织、酒食这两件事。《斯干》一诗,讲的是帝王贵族建筑宫室等事,而妇女重在“酒食是议”一句,就是妇女只需讲究酿酒做饭等家事。所以我总是教导儿媳妇、女儿们要亲自主持烹饪,后辈看来好像不是什么要紧事。

以后回到家乡,在家闲居,妇女们纵使不能精通烹调技术,也一定要常到厨房去,一定要讲求制作酒、醋、肉酱、小菜及换茶之类的事务。你等也要留心种菜养鱼,这是一家兴旺的气象,绝不能忽视。纺织虽然不求数量很多,但也不能间断。为兄的大房首倡之,其余四房都响应,家风从此也就淳厚了。

曾国藩真可谓是在朝忠、在家孝的模范代表。在家中,他竭力缔造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敦亲睦邻”的理想环境。从某一方面来讲,他们曾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政治力量只注重维系统治者利益而忽略大众利益的专制时代,社会的秩序往往要靠他们的影响而得到一定维持。

从曾国藩的家信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典型的中国士大夫,如何处理他与家族邻里亲戚之间的关系,怎样追求孝、悌、慈爱、温厚的完美人格。在骨肉亲情日渐淡薄、邻里亲戚几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曾国藩的家信实在具有劝世化俗的价值。曾国藩的家信中,虽然也谈些家务琐事,但有关军国大事、做人做事的原则、训勉子弟敦品砺学等记录也不在少数,值得所有人一读。

【原典】

《康诰》曰:“如保赤子①。”心诚求之,虽不中②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注释】

①如保赤子:据《尚书·周书·康诰》篇作“若保赤子”。这是周成王告诫康叔的话,意思是要他保护平民如同母亲养育保护婴儿一样。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②虽不中:中(音种),“符合”的意思。

6像保护孩子一样去保护人民

【译文】

古书《康诰》里说:“保护平民百姓就要像保护初生的婴儿一样。”这就是要求统治者诚心实意地努力保护人民,虽然不能完全符合,但也不会相差太远。生活中谁也没有见过先学会养育孩子然后再去出嫁的女人。

管人、治人要付出感情

爱民如子是治国的最高境界,能做到这一点,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天下也就没有不太平的了。这是精神感化的力量,也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感情因素在起作用,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管人、用人。

吴起是战国初期一位善于治军的将领。据《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吴起为魏国大将时,一次行军之前,士卒中有人长了毒疮,吴起亲口为该卒吸脓。这位士卒的母亲听说后哭泣不止,旁边的人都劝她说:“你的儿子是一个普通士卒,吴将军这样对待你的儿子,你还哭什么?”士卒的母亲回答说:“吴将军过去用口吸过这孩子父亲的疮口,他父亲在泾水之战中勇猛冲杀,死于战场;现在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吸脓,我不知道儿子会死在哪里,所以为他哭泣。”

将军为士卒吸脓除疮,可以说吴起的这一行为开创了古今乃至中外的奇谈。不仅仅是要医除一位士卒身上的脓疮,好使他身体康复重上战场,更是要以浓厚的情感感化士卒,激发他在战场上的拼杀精神。但也应看到在那个重等级的时代,吴起对士卒的关爱、尊重打破了这种等级,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他的这一行为对所有士卒都有一种极大的鼓舞作用。

《孙子兵法》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地形篇》)吴起的吮脓行为,正是体现了带兵的将领给予士卒的深厚的亲情与关爱,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士卒们勇战杀场以报恩情的志向。

这位士卒的父亲之所以在泾水之战中舍生忘死、奋勇拼杀,是因为他受了吴起的吸脓之恩,他是把战场上的勇猛杀敌作为对将军之恩的报答。吴起现在为他的儿子除疮吸脓,母亲知道将军的这种恩义会换取儿子在战场上舍生忘死的献身报效,只好在一边独自哭泣。将军的除疮吸脓像魔术一样,使士卒在战场上拼命杀敌死而无悔。

吸脓是一种忍受肮脏的行为,亲人之间有时都无法做到,而吴起作为全军统帅,能够容忍一个下层士兵身上的污秽之物,这正是他能够征服士兵感情的“魔术”魅力之所在。当然,吸脓并非科学的除疮之方,它自然为现代将领所不取,但这一行为所体现的将军对士兵感情的施予和征服却是其他方法所难以企及的。

【原典】

一家仁,一国兴①仁;一家让②,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③如此。

【注释】

①兴:兴盛、兴起。

②让:谦逊、谦让。

③机:指古代弩箭上的发动机关,引申意为关键。

7一国之命运系于一家和一人

【译文】

一个家族仁爱相亲,整个邦国都会兴起仁爱之风;一个家族实行谦让,整个邦国都会兴起谦让之风;一个君王如果贪婪暴虐,整个邦国就会群起作乱;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竟是这样的重要。

要想吏治清廉为上者应以身作则

励精图治的帝王无不希望臣下厉行节俭,而很多帝王不明白的是,只有帝王躬行节俭,才能倡起节俭的吏治风尚。

康熙帝尊崇德学,坚持讲官讲课制度,既是听课,也是开学术讨论会。一日,听讲毕,康熙帝召熊赐履到御前,问他:近来朝政如何?熊赐履回答道:皇上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可以说是不遑暇处。但是凡事须求实际不要空谈。前见上谕禁奢靡,崇节俭,人人皆以为当今第一要方,然而奢侈之风至今有增无减,贪官污吏,财尽民穷,种种弊端,皆由于此。恐怕积习日深,一时难以改正,有关方面只看成是官样文章,奉行不力,多亏皇上的亲自实践倡导,加急整顿,才有了这太平盛世的大业。

这绝非熊赐履的逢迎之言,在节俭方面康熙帝确是言行一致,为天下之典范。他说过:节俭固然是美德,人们都能挂到嘴上,而真正能够做到的很少。现在天下太平,国家富裕,朕躬行节俭,宫中费用,非常节约。计明朝一日之用,足供朕一月的需要。提倡节俭的目的很明确,他说,因为一切费用都是劳动人民的血汗积累而成的,朕思作为人主的皇上唯有能够约束自己,那么贵者就更加可贵,《易经》上说是谦虚则光荣,如果只知道奢侈无度,则不觉得可贵了。我祖宗的传统就是如此,我要时刻警惕着。

康熙不尚空谈,注重实践。他对以皇帝个人享受荣华富贵为中心内容、劳民伤财的大兴土木举动不感兴趣。康熙八年,只有十六岁的康熙就有过出色的表现。当时,因乾清宫交泰殿的栋梁朽坏,孝庄太皇太后提出拆掉重建,以作为康熙听政之地。康熙是孝子贤孙,不敢违背祖母的意图,但却批示工部:不求华丽、高贵,只求朴实、坚固、耐用,他学习古人,如陶唐时代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夏禹时代宫室是卑,与民同乐,先化后乐,以做天下楷模。

康熙二十四年十月,康熙帝对掌膳食官员说:天下的物力有限,当为天下惜之。现在的酥油、乳酒等物品,供给有余,收取足用则已,不可过多。蒙古地方很贫穷,收取减少,则平民百姓日用所需,就可以满足。

康熙三十一年十月,他又说:停止进献新芽菜,凡是有类于此者,俱应停止。因为运送官员劳苦,烦扰地方,于地方百姓而言,省一件进贡,如同去掉一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