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全鉴(第2版)
48904900000037

第37章 平天下章:以人为本,仁德厚民(7)

友直、友谅、友多闻,这已成为交好朋友的准则,第一种“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能说出并劝止你的错误,即所谓“诤友”;第二种“友谅”,是比较能原谅人,个性宽厚的朋友;第三种“友多闻”,是知识渊博的朋友。孔子将这三种人列为对个人有助益的朋友。另外,在朋友中,对自己有害处的三种定要戒之。第一,“友便辟”。就是有怪癖脾气的人,有特别的毛病。第二,“友善柔”。就是个性非常软弱,依赖性太重,甚至一味依循迎合于你。第三,“友便佞”。这种人更坏,可以说是专门逢迎的拍马屁能手,绝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特别要当心。

东晋大将王敦因谋反被杀,他的侄子王应想去投奔江州刺史王彬;王应的父亲王含想去投奔荆州刺史王舒。王含问王应:“大将军以前和王彬关系不怎么样,而你却想去归附他?”王应说:“这正是应当去的原因。王彬在人家强盛时,能够提出不同意见,这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到了看见人家有难时,就一定会产生怜悯之情。荆州刺史王舒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从来不敢做出格的事,我看投奔他没用。”王含不听从他的意见,于是两人就一起投奔王舒,王舒果然把王含父子沉入长江。

当初王彬听说王应要来,已秘密地准备了船只等待他们,但他们最终没能来,王彬深深引为憾事。

蔺相如曾是赵国宦官缪贤的一名舍人,缪贤曾因犯法获罪,打算逃往燕国躲避。相如问他:“您为什么选择燕国呢?”缪贤说:“我曾跟随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曾私下里握着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结为朋友。所以我想燕王一定会接纳我的。”相如劝阻说:“我看未必啊。赵国比燕国强大,您当时又是赵王的红人,所以燕王才愿意和您结交。如今您在赵国获罪,逃往燕国是为了躲避处罚。燕国惧怕赵国,势必不敢收留,他甚至会把您抓起来送回赵国的。您不如向赵王负荆请罪,也许有幸能获免。”缪贤觉得有理,就照相如所说的办,向赵王请罪,果然得到了赵王的赦免。

缪贤以为燕王是真的想和自己交朋友,他显然没有考虑背后的一些隐性因素,比如自己当时的地位、对燕王的有用性,等等。可是现在他成了赵国的罪人,地位已经变了,对燕王来说交朋友的价值也就失去了,他贸然到燕国去,当然很危险了。蔺相如看问题可谓是一针见血。

再看这样一个故事:晋国大夫中行文子流亡在外,经过一个县城。随从说:“此县有一个啬夫,是你过去的朋友,何不在他的舍下休息片刻,顺便等待后面的车辆呢?”文子说:“我曾喜欢音乐,此人给我送来鸣琴;我爱好佩玉,此人给我送来玉环。他这样迎合我的爱好,是为了得到我对他的好感。我恐怕他也会出卖我以求得别人的好感。”于是他没有停留,匆匆离去。结果,那个人果然扣留了文子后面的两辆车马,把它献给了自己的国君。

以上这几个故事颇能给我们启示——什么样的朋友才能靠得住?也许人心隔肚皮,难以臆测,但如果能尽量依照孔子的这种亲益远损的原则去结交朋友,也许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真正的朋友,从而远离奸诈小人的伤害。

人的一生不可无友,但交友不可不慎重选择。我们看到许多人由于朋友的帮助克服了困难,或事业上取得了成就,也看到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由于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交友应该“友直、友谅、友多闻”,这样的朋友可以使你长善救失,开拓心胸,德业学问日进于高明。反之,如果交上坏朋友,不但不能长进,反而可能使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由于朋友的熏陶濡染,不知不觉就被同化了,这有时比父母和老师的教导更有影响。

(2)谨慎用人,亲贤远愚

对于领导者而言,“能爱人,能恶人”,同样是很重要的修养和能力。如果做不好这一点,该亲近的人反而疏远了,该疏远的人反而亲近了,这都会招来大祸的,有时甚至是灭国之灾。

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拜魏国人范雎为客卿,采用了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对外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秦国与远离本国的齐国等国家交好,对紧邻本国的韩国等国进行交战。这样,秦国每夺得一寸土地就真正增加了一寸土地,秦国也就日益壮大起来。因此可以说,“远交近攻”的对外政策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外交基础。

一次,秦国的土地被赵国抢走,秦王十分气愤,于是立即命王龁围攻上党。赵国的冯亭势单力薄,不足以抵抗,在死守四十多天后只有带着百姓一起逃往赵国,在长平关遇到了赵国的救兵。

赵王昏庸糊涂,只知庆贺新得土地,不知秦兵进攻迫在眉睫。过了些日子才想起发兵救助,于是派廉颇为大将带二十万军队前往,但这时上党地区已经丢了。廉颇见不易取胜,就森严壁垒,加深壕沟,坚守不战,廉颇的用意很明确,一是想使秦军浮躁疲乏;二是想使秦国乏粮;三是可乘秦国退却再行追击。

王龁是个十分有经验的老将,他深知久战不下的厉害,多次发动猛烈进攻,无奈廉颇守御有方,又兼矢志坚守,绝不出战,致使王龁既苦攻不下,又无法把赵军引出壁垒消灭。

王龁最后只得向秦王报告说:前线遇到了困难。秦国丞相范雎对秦王说:“在敌国碰到廉颇这样的老将,确实难以对付。据我看来,廉颇拖住秦军是战胜秦军的唯一方法,要想战胜赵军,就必须使赵国改变这一作战策略,要想让他改变这一策略,就要把赵军的主帅换成一个急躁无知的人。我看这个人选只有赵奢的儿子赵括最合适。”

于是,范雎收买赵国官员,用各种方式制造假象,散布流言。没过几天,赵国朝野议论纷纷,说是廉颇年纪已大,失去了年轻时的锐气,不敢同秦军作战,如果换上年少有力的赵括,那秦军不久就会垮下去。赵王本就不明事理,老觉得廉颇拖泥带水、坚守不战实在太窝囊,这回听了议论,更是添气,于是立即派人找赵括做赵国统帅,代替廉颇。

赵括是赵国的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是一个老成持重、具有丰富经验和真才实学的将军,但他的儿子赵括却是一位空谈家。赵括自幼聪明肯学,又热情好辩,跟父亲读了不少兵书,父子俩也经常辩论行军作战事宜。辩论时赵括口才便捷,又常常引经据典,赵奢往往不是他的对手。赵括虽无实际经验,却因学了些理论知识,就十分狂妄自大,经常自我吹嘘,简直认为自己就是举世无敌的将军,但赵括的父亲和母亲都十分清楚,赵括只会夸夸其谈而已,并无真实本领。

此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死,赵括的母亲一听赵王任命赵括为主帅,惊慌万分,立刻去见赵王。她哭着对赵王说:“赵奢临死的时候曾嘱咐我,千万不可让大王重用赵括,因为行军打仗是十分凶险的事,需要万分谨慎,可赵括每当谈起军事却显得十分轻率随意。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非失败不可。再说,赵括也不会得到士兵的拥戴,他的父亲每当受了大王的恩赐,从不拿回家去,总是全部转分给将士,一旦接受命令,就全心全意地为国工作,从不过问家事。而赵括正相反,他做了将军,就盛气凌人,对大王的赏赐,他全都拿回家置办了房屋田产,对部下毫不关心。难道这样的人能做大将带兵打仗吗?还是请大王收回成命吧!”丞相蔺相如等人也极力反对,但赵王一意孤行,不肯收回成命。赵括的母亲见不可挽回,就对赵王说:“如果您一定要让赵括做主帅,将来他出了差错,请您不要怪罪我们全家全族,希望您能给我一张文书做证据,以免我们全家被杀。”赵王答应了她的要求,给她立了字据,保证无论赵括成功与否,均不会连累家人。赵括的母亲回到家里,知道赵括必败无疑,就分散了家财,遣散了众人。赵括挂上帅印,来到长平,代替了廉颇,更换了一些主守的将领,统率了赵军,拆除了廉颇等人筑建的防御工事,作好部署,准备大举进攻秦军。

秦国听到赵军果然中计——派赵括代替了廉颇,十分高兴,也立刻调整了部署,派白起为大将,代替王龁,改王龁为副将,并增派了大批援军。

白起是身经百战的宿将,深知用兵之道,他决定先给赵括点甜头,以诱其出兵。白起派出几支小股部队前去挑战,接连几次被打得大败,赵括十分得意,第二天就亲率大军追出城来。王龁反而被迫防守,赵军就把王龁围住,连攻了几天。

赵括正在得意的时候,忽听军士报道:“后路已被秦国的大军堵死。”接着又有一位将军来报:“西面已满布秦军,无法通行,只有东面尚未发现秦军。”这时,赵括已三面环敌,只有东面还是空隙,他只得率领赵军往东面的长平关撤退。刚跑了五里多地,斜刺里冲出一支秦军,带队的大将蒙骜高喊:“赵括小儿,你已中了武安君的计了!”赵括一听武安君白起的名字,立刻吓得晕头转向,没有了主意,于是就在半路上就地扎寨。冯亭等老将劝说道:“现虽四面被围,但我军势力尚大,如能拼死突围,可望回到大营。如果就地扎寨,被秦军四面围住,那就一个也跑不掉了!”赵括不听,执意在中途扎寨。

白起一见赵括扎寨,立即抓住时机,四面围住,赵括即刻成了孤军。赵括守了四十六天,外无救兵,内无粮草,军士杀人相食,已无法支撑下去,赵括只得选派军士冲击,但每次均被秦军的强弓硬弩射回,死伤惨重。赵括眼见无计,只得自率五千精兵硬冲。他自己骑一匹快马,正撞上了秦军大将王翦和蒙骜,吓得拨马旁逃,却掉入陷坑之中,当即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见主帅已死,失去了斗志,混战了一阵,也就全部缴械投降了。

赵王昏庸,对老将廉颇的不信任是第一个弱点,赵括缺乏经验又自以为是是第二个弱点,秦国将相正是抓住了这两大弱点,给了赵军致命的一击。这种通过抓住弱点、隐晦巧妙的方法,比普通的排除目标而直接达到目的的方法又高一筹。

【原典】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①。

【注释】

①举:推举,任用。先:尽早地使用。命:郑玄说“命”应当作“慢”。慢即轻慢、怠慢的意思。

17遇贤才要及时重用

【译文】

遇有贤能之人,却不能及时举荐,或者虽然举荐了却不能尽早重用他,这是以怠慢的态度对待贤才。

(1)任用贤才,最忌怠慢

秦王朝被推翻后,在各支反秦的队伍中,原楚国贵族项羽的实力最强大,有五十多万人马,其他队伍的将领不得不听他的节制。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主持分封诸侯王之事。他封了十八个原六国旧贵族和反秦的将领为诸侯王。

在秦王朝灭亡前夕,各支反秦队伍约定,谁最先攻入秦国的重地关中,谁就是关中王。结果,刘邦率军最先攻占关中,应封关中王。但在十八个诸侯王中,项羽最不放心的就是刘邦,他岂肯把易守难攻、富甲天下的关中如约封给刘邦?他封刘邦为汉王,封地在偏远的巴蜀和汉中,而把关中地区封给秦朝的降将章邯等人,让他们拦住刘邦,阻止他向关中发展。刘邦势弱力小,只好忍气吞声地带着队伍去汉中的南郑(在今陕西汉中)。

汉王刘邦到南郑后,拜萧何为丞相,任曹参、樊哙、周勃等为将。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准备争霸天下。他的许多部下却认为刘邦难以重振雄风,跟着他再无出头之日,纷纷开小差逃跑,急得刘邦整天吃不下、睡不好。

有一天,忽然有人向刘邦报告说:“萧何丞相昨夜逃走了!”刘邦听了脸色惨变,连声长叹:“断了我的臂膀,断了我的臂膀。”

到第三天早晨,侍者又说萧丞相回来了,要求见汉王。于是刘邦立即出来迎见,看见萧何,刘邦喜怒交加,先哈哈大笑,然后又指着萧何厉声问:“你怎么也逃走了?!”萧何说:“大王,我怎会逃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呀。”刘邦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说:“这几天根本没什么起眼的人逃走,你去追什么?”萧何说:“我追的是个极重要的人。”刘邦问:“谁?”“韩信。”萧何说。

萧何说的韩信是淮阴人,他先投奔项梁、项羽叔侄的楚军,可是,出身贵族的项氏叔侄根本不重视他这出身贫寒的人,只让他任低级军官。刘邦率军开赴南郑的时候,韩信就投靠了刘邦。韩信来到汉军中也不得志,同样是个低级军官,有一次犯了法,还差点被砍了头。韩信以为汉王以后不会重用他了,就趁着将士纷纷开溜的时候,也离开了汉军。

萧何是刘邦的肱股重臣,一心辅助刘邦打天下。他平时就留心寻求人才,曾与韩信交谈过,认定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他几次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都哼哈一阵,未予重视。这天晚上,萧何得知韩信逃跑了,急得直跺脚,连向刘邦报告都来不及,立即骑马追赶,赶上韩信后,用一番动听的说辞,把韩信追了回来。这就是古今传为佳话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刘邦听说萧何追的是韩信,颇不以为然,骂萧何:“你这个丞相越做越糊涂了,逃走了十几个将军,我急得团团转,你都若无其事,一个不追,却偏去追小军官韩信,你到底想干什么?”

萧何说:“大王,有句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臣以为,一般的将军多的是,走了一二十个不算什么,而像韩信这样的将才却是举世无双,绝不能让他离开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