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长征
4912800000023

第23章 湘西桑植起义

南昌起义失败后,总指挥贺龙辗转由广东抵达上海,****中央为贺龙安排了秘密住处,和周逸群住在一起。同时,中央已经对他的工作作了考虑,让他到苏联去学习军事,同去的还有林伯渠和刘伯承。贺龙表示服从组织的安排。

但是在11月16日这天,一个共产党秘密机关被敌人破获,敌人知道贺龙到了上海,下令严密搜查。贺龙只得停止一切活动,严密隐蔽起来。第二天,刘伯承、林伯渠登船走了,贺龙未能成行,在****中央机关等了十几天,仍然走不成。在这段时间里,贺龙反复考虑自己以后如何行动有利,他想,既然去不了苏联,就去搞红军吧。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周逸群,请周逸群向周恩来报告。贺龙后来回忆,南昌起义失败后,自己有一股不服气思想,不相信就打不赢蒋介石,所以就想回湘鄂西建立武装,以为总会搞起来的。过了几天,周恩来再次会见贺龙。贺龙又向他谈了自己要去湘鄂西搞武装斗争的想法,并说:“从武汉到湘西沿长江一带的车湾、藕池、新堤、调关的驻军,有些是我过去的部属。长江两岸土匪多得很,大多数是被逼上梁山的穷苦农民,是可以收编改造的。湘西是我的家乡,我从民国五年开始就在那里拖队伍,和北洋军阀打了10年仗,我人熟地熟,干起暴动来更方便,有成功的把握。”

1928年1月6日,在****中央常委会议上周恩来把贺龙的要求提了出来,并且详细介绍了贺龙的历史,分析了贺龙的情况。共产国际代表当即表示不赞成。这位外国人担心贺龙“回去要变成军阀”。周恩来却坚持认为贺龙应该去湘西,到那里可以充分发挥他的作用。

1月8日,****中央常委会研究两湖暴动问题。周恩来再次提出贺龙的要求和自己的看法。最后,****中央常委同意了贺龙回湘西搞武装斗争的要求。临行之前,周恩来请贺龙、周逸群吃饭。他告诉贺龙:****中央决定组成****湘西北特委,由郭亮任书记(后周逸群),贺龙、周逸群、徐特立、柳克明为委员,负责发展工农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建立苏维埃政权,还告诉贺龙、周逸群,到了汉口便与湖北省委书记郭亮联系,接头地点是谢弄北里17号。

1928年1月中旬,贺龙、周逸群等离开上海去武汉,一到汉口便和湖北省委书记郭亮见了面。此时,****湖北省委正准备在武汉组织年关暴动。原计划由贺龙以前下属的团长蔡申熙担任总指挥。贺龙来了,****湖北省委要贺龙担任暴动总指挥。在研究暴动的安排时,贺龙说,要接受南昌暴动千里远征的教训。武汉暴动成功当然很好,若是失败,就立刻把暴动武装拖出去,江北的到沔阳会师,长江以南的拉到湘东,和农村暴动结合起来。会上还研究了关于发展游击队,发展党等事宜。

不料农历腊月23日,即1928年1月15日,武汉国民党特务机关破获了****地下党组织的一个印刷所,搞到了省委暴动计划,省委书记郭亮租的房子,是由这个印刷所出的铺保。郭亮、贺龙、周逸群等因而迅速转移。武汉当局为了防备暴动,立即调动部队加强戒备,还派人沿街叫喊:“共产党要暴动了!”形势突变,暴动计划己无法实施。这时恰巧贺锦斋派人来给****湖北省委送黄金,贺龙见到来人,得知贺锦斋在洪湖藕池一带打游击,已经拉起了一支有100余人枪的农民武装,近日,他们抄了一家银号,搞到1000多两黄金,派专人送来汉口。知道了这个情况,贺龙、周逸群决定立即去洪湖。

1928年2月下旬,贺龙、周逸群等顺利来到贺龙的家乡桑植县洪家关。

桑植县地处湘西北边睡,与鄂、川、黔三省毗邻,国民党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是进行武装斗争、武装割据的理想地方。湖南省委遵照****中央的指示,在贺龙回湘前,在湘西北一带进行了武装起义的许多准备工作。以周逸群、贺龙为核心的湘西北特委到达桑植县后,立即发动群众,组织革命武装,准备起义。在贺龙等宣传发动下,贺龙的亲属即大姐贺英、胞妹贺满姑、贺绒姑、族兄弟贺炳南、贺沛卿等部,贺龙的旧部如王炳南、李云卿、钟慎吾等部,以及其他地方武装和部分贫苦农民,纷纷参加革命,队伍很快发展到3000余人枪。

湘西北特委决定正式成立工农革命军,贺龙任军长,贺锦斋任师长,下辖两个团,分别由贺桂如、李云卿任团长。此外,还编了几个支队。工农革命军的组建,为桑植武装起义作好了组织准备。

4月2日,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从洪家关分三路进攻桑植县城。贺龙亲率中路大军经文家坯、蔡家峪、八斗溪直插县城北门;贺锦斋带领左路军由岩岗塔、风门坯、柏家冲杀向县城东门;李云卿统领右路军绕道南岔、汪家坪进至县城西门。11时,工农革命军向城内发起总攻。城内守敌陈策勋见势不妙,急令部属死命抵抗,自己则带着马弁逃出县城。攻打西门的部队与团防头子张东轩部经过一番激战,破入西门,杀向城中,张东轩率残部出逃。攻打东门的部队在守敌陈佑卿部的强大火力下受阻。这时,贺龙和李云卿各率部从陈佑卿左、右两侧突然发起攻击,陈佑卿奔逃出城。不到1个小时,工农革命军就攻克了桑植县城。次日,湘西北特委和工农革命军在县城举行庆祝大会,宣布成立桑植县革命委员会,李良耀为主任。****桑植县委亦同时建立。

4月下旬,国民党军独立第19师两个团和第43军第3师第5旅龙毓仁部联合进攻桑植县城和洪家关。工农革命军奋起反击。但由于部队刚组建,未经过严格而系统的训练,战斗力不强,在双溪桥、梨树桠两战均失利,桑植县城和洪家关被敌占领。工农革命军退至凉水口、罗峪一带,又与追敌在苦竹坪激战,再次失利,队伍大部被打散。

周逸群与贺龙失去联系后,转移到鄂西领导洪湖地区继续开展武装斗争。贺龙收拢失散部队400余人枪,与敌周旋。6月间,贺龙获悉国民党军龙毓仁旅西撤,即率部在龙部经过的小埠头伏击,歼敌参谋长以下150余人,缴枪百余支。接着,攻下洪家关,并收编了地方武装文南甫等部。工农革命军恢复到1500多人。5月间,湖南省委曾根据****中央的指示,为了加强统一指挥,决定湘西北特委与湘西特委合并,在工农革命军中成立湘西前敌委员会,管辖红军驻扎地的县委和特委。

7月上旬,湘西特委派陈协平到洪家关后,立即成立湘西前委,贺龙为书记,贺锦斋、陈协平、张一鸣、李良耀为委员。

湘西前委成立后,在初步总结前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对工农革命军进行整顿和改编。正式成立工农革命军第4军,贺龙任军长,恽代英任党代表(未到职),黄鳌任参谋长,陈协平任秘书长。下辖1个师,贺锦斋为师长,张一鸣为党代表。经过整顿后的工农革命军面貌一新,为后来部队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8月,第4军执行湘西特委策应石门南乡暴动的指示,南下石门。此时,国民党军聚集上万兵力分三路向第4军进攻。参谋长黄鳌、师长贺锦斋在指挥部队抗敌时相继不幸牺牲。不久,起义部队思想混乱,一些投机分子乘机叛变,不坚定分子纷纷离队,队伍只剩下近百人。

在这困难的时刻,湘西前委根据****中央10月4日的来信对游击战争的任务、方针及前途等问题的具体指示,在湘鄂边的梅坪岩湾汪家屋场进行整军。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加强了党的领导和部队的管理教育,遣散了一些动摇分子,吸收了一批农民青年人伍。整顿后,工农革命军第4军改称为红4军,与井冈山的红4军番号相同。

整军不久,湘西前委改称湘鄂西前委。红4军先后攻占湖北的建始、鹤峰两县城,成立了鹤峰县苏维埃政府。1929年上半年,全军扩大到1000多人。6月中旬,红4军挥师南进,再克桑植县城。并组建了****桑植临时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及县总工会、县农协和农民自卫军。桑植武装割据局面很快形成。接着,红4军击败进犯桑植县城之敌,共歼敌近3000人,获长短枪2000余支,红4军发展到4000余人,3000余支枪。桑植、鹤峰2县红色区域基本上连成一片。1930年7月,贺龙率部与****鄂西特委和周逸群在鄂西领导的红6军胜利会师,组成红2军团。9、10月间,****湘鄂西特委、湘鄂西前委以及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相继成立,湘鄂西根据地形成。

桑植武装起义是紧接湘南起义之后,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它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4军,成为红二方面军的前身;开辟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有力地牵制了敌人,策应和配合了湘南、湘东武装割据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