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
49256700000032

第32章 成渝经济区的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要求,是提高经济效益、缓解资源环境矛盾、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根本出路。成渝经济区要建设全国区域发展第四极,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要承担保护好全国最大淡水资源库,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任,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把生产和消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

一、水资源循环与利用

高度重视不适当的水电开发对整个成渝经济区乃至对长江流域的影响,注重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科学利用,避免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要重点抓好火电、纺织、造纸、冶金、石油化工、食品等行业节水技术的开发应用,推进农业节水,控制地下水开采,积极推行城市再生水利用技术,保护饮用水水源,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

二、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格控制耕地向其他用地转化,注重用地与养地相协调,使土地资源能够多次使用,盘活存量土地,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使有限土地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三、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链

调整农业结构,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产品,建设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园;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鼓励制造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术,增加企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比例,提升再制造产品的附加值;通过生态旅游业、生态物流业、绿色餐饮娱乐业、绿色信息服务业建设,建立循环型服务业体系。

四、建设能源节约系统

调整经济区内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合理利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使用效率,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关、停、并、转一批高耗能企业,切实降低单位GDP能耗。普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尤其是城市交通工具,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推进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以及生物质能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重点积极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工程、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