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百姓读易
49615300000004

第4章 古人的基本思维方式(1)

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成为宇宙精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具有思维【1】,人在大自然中的进化不仅仅是表现在身体器官的进化,同时更主要的也表现在思维的进化。随着人类对客观环境事务认识的不断加深,思维也不断进化而成为系统思维从而支配人的行为,从而使人递进为对环境与事物认识的加深,适应能力的增强。

爱因斯坦说过:“人是靠大脑解决一切问题的,人头脑中的创新思维活动是人的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思维的创新就没有行动的创新。”

人的思维方式分类很复杂,在心理学与认识论上都有对思维的分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心理学中所普遍认同的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人们常说的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复制思维与创造思维都离不开这三种基本思维形式。而时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是从认识论角度划分的人类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其实思维还有很多分类法,也有的将思维方式与文字方式挂钩进行分类,但至今还没有一种权威的并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法。本人从现代思维分类中的基本要素出发,认为人类进化从婴幼儿期到成年期有两种基本思维方式一直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这就是“象思维”与“范思维”。

象思维

象,指事物的形状、相貌,也指事物的形象、现象。象思维是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进行思维的方式。取象就是选择形象,比类就是进行推演,然后得出新的结果。象思维的过程是从“泛象、粗略的象”到“具体的象、实在的象”,再从“具体的象、实在的象”到“抽象的象”,完成思维的一个步骤。反过来再从抽象回到具体,从个别回到一般的过程,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循环。

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形象性:形象性是象思维显性特征,没有形象性就没有象思维方法。形象中的象既有具体象与抽象象之分,又有狭义象与广义象之分,既有显性象与隐性象之分,又有正象之分又有反象之分。取象是向思维的前提与条件。

喻意性:喻意性是象思维的理性特征,没有喻意性就没有象思维的思维模式。喻意性的表达既有直接表达方式,又有间接表达方式。就有显露的表达方式又有隐含的表达方式。

整体性:整体性是象思维不同于其他思维方式的特征。象思维由于整体性而在思考战略、全局、全面等方面具有比其他思维方式不具备的优势。

比类性:比类是象思维推理的核心,通过比类而进行推理、演绎而得出思维的结果。

“象思维”不同于“形式思维”。形式思维的载体是形式符号,“思维对象”之间除了实行对应关系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关联。

“象思维”也同样不同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载体是“图形符号”或“象形符号”。它不具备抽象的能力只能被动地把思维对象描摹、摹写或复制下来,缺乏能动性。

整体性思维是象思维的内容特色之一。整体性思维的核心内涵就是将思维对象看做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能会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差异,但却是互相联系的和互相制约的。整体思维强调一切事物与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彼此间都是互相补充、互相制约的。辩证性思维也同样是象思维的内容特色之一。辩证性思维的核心内涵就是用运动的、互相联系的、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思维对象,就是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性思维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非运动变化是相对的。

象思维如果缺乏整体性思维与辩证性思维就不可能做到完整的取象,更不能做到很好的比类。可以说整体性思维与辩证性思维是象思维的构成框架。

范思维

范,指模式、模型或规则。范思维是指从一些自明的、或者被认为是自明的规则出发,然后根据演绎的推理前进,而得出那些远不是自明的规则;或指从一定的假说、假设出发,通过实证的方法,证明假说、假设的正确性或非正确性而得出一些正确结论或规则的思维方式。

范思维的基本特征:范模性:范模性是范思维的核心基础,范模就是范思维过程中要遵循的规定与规则。可以说没有范模就没有范思维,范模的正确与否是范思维是否得出正确与谬误结果的关键。

逻辑性:逻辑既是范思维中的一种范模方式又是范思维的主要特征。逻辑范模是范思维过程遵循的主要方式与方法。

解析性:解析性是范思维的主要特征。解析性表达是范思维的主要输出结果,对人类进步具有重要贡献。

范思维是一类思维方式的泛称,它的核心内涵就是先有定式,然后进行思维,如“形式思维”“逻辑思维”“解析思维”等均属于范思维范畴。

人类先民显然不缺乏象思维与范思维的基本要素,如方位的确定(东、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自然界命名体系(动物、植物)的形成,戒律的形成等具有明显的范思维痕迹。而对事物性质、属性等方面的表达则具有明显的象思维痕迹(如象形文字的形成、抽象艺术等)。但随着文化的形成与影响,逐渐地不同的群体对思维方式有了不同的偏好。

人类的思维方式从幼稚期到成熟期,象思维与范思维一直伴随其中,两种思维方式互为根植、互为补充。但人们在思考某一具体事物与现象时,并不是均等的同时使用这两种思维方式。人们在思维时对某一种思维方式的喜好主要取决于人们成长期所处的文化环境影响与熏陶(文化环境因素有:生产方式方面;农业文明、游牧文明、商业文明。居住群体方面;大的群体居住、中型群体居住、小型群体居住。居住环境方面;大陆环境、草原环境、海岛环境、戈壁环境等等)。就中国人群与西方人群而言,中国人群思维方式中象思维成分远大于范思维成分,而西方人群思维方式中范思维成分远大于象思维成分。

西方人群喜好范思维的一个明显例证之一就是经过长期的演变由最初使用的象形文字发展到今天所使用的拼音文字。西方贤者采用范思维的方式,在哲学上出现了唯物论【2】与唯心论【3】

(它是认识论上的分水岭,哲学上的一切根本分歧都来自于此)、形而上学【4】与辩证法【5】,在西方各类哲学家各种哲学观点的出发点中都可以找到这种范思维的方式痕迹。哲学的再进行细分后出现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分离,现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与范思维的思维方式指导人们的思想更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例如数学、各学科的分类、自然科学的假说与实证等)。

纵观中国的哲学,没有明显的唯物与唯心、形而上学与辩证之分,查看中国的哲学家,无论他是唯物的或者是唯心的,同样也到可以找到唯心或唯物的成分。

现在我们逐渐认识到,在思考社会学问题中象思维的思维方法占有较大的成分,但要解决社会中问题范思维模式必不可少;在思考自然科学问题时,范思维的思维方法占有较大成分,同样象思维也是必不可少。

不同的人群在讨论同一问题时,最大的难题就是一拨人采用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而另一拨人采用范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

再例如,现代西方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国问题时,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采用西方范思维指导下思维方法来套用研究中国的问题与现象,结果发现结论不符,或他们的那一套解释不了中国的问题与现象。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随处可见象思维与范思维的影响。如在围棋中的取势与实地的战略与战术,就是向象思维与范思维的具体应用,再如中国国画中画家所要表现得思想内涵与表现手法就是典型的象思维,而画画的具体技法也是范思维的表现。《诸子百家》【6】学说的立说、传播都是象思维与范思维思维方式指导下所形成的。如儒家在象思维的指导下形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立说,在范思维指导下的“仁、义、礼、智、信”的具体观点与政治主张。问题的关键是在对何种事物,何时、何种环境下采用象思维,如何取象、取什么象,如何比类、怎样比类、比什么类,同时还要用范思维的何种思维方法,范思维中自明的是不是共明、自明的是不是解决问题的自明。应该说谁掌握了这种技巧,谁就掌握了成功的钥匙,这就是谋略的核心。《孙子兵法》【7】应该说是象思维与范思维掌握与应用最好的范例,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8】是在治国方略上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最好运用体现。老子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将象思维与范思维推向了最高的哲学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