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先锋
5626400000038

第38章 出奇制胜的小小箔条

箔条是为了反射雷达波而在空中撒布的电波反射体,常使用金属箔、金属细线、金属纤维等,使用它有两个目的,即干扰和欺骗。理论和实验证明,当箔条的长度等于照射它的雷达波长的1/2时,雷达波能在每条箔条上都引起较强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又能引起较强的电波发射,通常称为二次发射,即反射。大量箔条反射的雷达波进入雷达接收机就形成了干扰信号,最后在雷达荧光屏上呈现很高亮的光标,比目标回波亮得多,从而能对雷达探测目标造成干扰。

箔条可用飞机、降落伞投放,也可以做成箔条弹,用火箭炮或专用发射装置发射到空间。飞机为了摆脱地面雷达的跟踪自动投箔条干扰物,在空中散开后,形成小的干扰区,称为干扰云团。它们反射的雷达波显示在荧光屏上,与目标回波很相似,可作为空中假目标对雷达进行欺骗性干扰,使雷达操纵员难以识别真假。如果用专用飞机在长度为数十公里,宽为数公里到数十公里的空域里投放大量箔条,则会形成干扰走廊,它能对雷达造成压制性干扰,掩护飞机免受雷达探测跟踪。为了使干扰走廊对雷达的干扰强度足够大,要求投放箔条比较密集,使其在雷达荧光屏上的光标连成一片。

箔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以发展,最初的形式是金属箔条,如把铝制成箔片,后来将其制成细丝,其尺寸与目标雷达的波长相匹配,其背面贴敷纸或赛璐玢一类的材料,以便增强刚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仍在重视箔条的发展。研制表明,箔条的性能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箔条的长度。一般情况下,要得到最大效率,箔条应该越窄越好。因此,后来由于雷达的波长变短,箔条的尺寸也越来越小。同时,箔条背面的衬底也改用了内部有惰性材料的“细丝”,如玻璃纤维,作为活性金属涂层的载体。箔条除了这些涂上金属的纸条外,还有金属条、金属片、金属丝、玻璃纤维和尼龙丝等。

这一时期,由于雷达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箔条形成雷达敏感的“云”,才能产生大量回波信号以使真正的信号很难被识别,以此来掩护目标。现代的铝箔投放器能在10分钟内形成长80~90公里、宽20~30公里的干扰云,使雷达的荧光屏上一片白,看不到真实的目标。

1968年,苏军进攻捷克斯洛伐克,采用了箔条干扰。在动用大批飞机和坦克对捷克发动突然袭击的同时,为了隐蔽行动企图,苏军在德国、奥地利方向实施了大规模、强烈的电子干扰,从而使西方北约集团监视布拉格上空的雷达荧光屏上呈现出一片“白雾”。在整个入侵过程中,谁都没有发现苏军空降兵的任何行动。结果,苏军在6个小时内就控制了布拉格,22小时占领了捷克全境。

近年来,箔条材料主要使用敷有金属膜的玻璃纤维。由于涂料技术及包装技术的进步,数量巨大的箔条可以密封在一个发射筒内,从而提高了一定体积内箔条的有效数量。而且,箔条撒布系统和电子侦察系统相连接,通过电子计算机控制,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撒布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