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
5868500000113

第113章 中国奥运会代表团汉城受挫

1988年9月17日至10月2日在汉城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奥运会,是奥运史上的一次体育盛会。共有16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0多名运动员和官员参加。中国有300多名体育健儿参加了21个项目的比赛和两个项目的表演赛,共夺得5枚金牌、11枚银牌、12枚铜牌。与4年前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一举夺得15枚金牌相比,成绩相差甚远。寄托了10亿中国人热诚期望的中国奥运会代表团汉城受挫,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和体育界人士的深刻思索。

4年前的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人初次全力参加,一举夺得15枚金牌,举国欢庆,激发了民族精神,增强了社会主义祖国的凝聚力,扩大了中国的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于本届汉城奥运会。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能拿8至12枚金牌。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等待着汉城传来捷报。然而,一条条消息令人失望、再失望。上届奥运会,中国的体操获5枚金牌,成为奥运会金牌大户,而本届奥运会只有老将楼云拼到1枚跳马金牌。中国队台柱子李宁第一次上场就在跳马落地时跌了个头抢地,后来又在鞍马上打滑落马;许志强在比赛进行到第5项时因体力不支而失败;接着,初次参赛的林国显又从单杠上掉了下来。而不被我们瞧得起的民主德国、日本的选手,技术长进很大,斗志又十分旺盛,使得中国最后只得了团体第4名。上届奥运会,中国举重得到4枚金牌,而此次奥运会,却一块金牌也没能得到。虽然赛前,举重队的教练们已认识到,汉城我们已没有再现洛杉矶辉煌的可能,但“神童”何灼强的1枚52公斤级金牌,当归入囊中。但当何灼强同他的劲敌马林诺夫同台出现在奥运会场上的时候,何灼强却没有了自信,慌乱中,6次试举4次失败,只得了个铜牌。而马林诺夫6次试举6次成功,稳稳地夺得了金牌。上届奥运会,中国射击选手获3枚金牌,本届奥运会人们十分希望他们保持荣誉。然而,射击名将许海峰、王义夫技不遂心竞打出了他们的最低水平,女将文芝芳、祁春霞也在她们最拿手的女子运动手枪比赛中,双双被挤出决赛圈。立下赫赫战功的中国女排已实现了“五连冠”,本次大赛适逢具有雄厚实力的古巴女排不来参赛,此枚金牌似乎成了中国女排的囊中之物。然而,当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中与苏联队相遇时,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半决赛开始不几分钟,中国队便挨了对手三记扣杀,两次进攻均被拦死。短短十几分钟便结束了第一局,比分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15:0.接着是9:15和2:15,不到一个小时,苏联队便在中国女排毫无反击能力的对抗中轻松地取得了奥运会女排的决赛权,中国女排六连冠成了泡影。在中国代表团好几支队伍水平发挥欠佳,成绩不甚理想之后,人们把希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乒乓球赛场,期待从那里得到胜利的消息。金牌的重任实在是太重了,它压得乒乓球队的教练们几乎要喘不过气来。在此情况下,令人沮丧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出来。先是许增才在2:0领先的情况下,稍一放松被南朝鲜金琦泽连扳3局。接着,情绪受影响的许增才和江加良配对,在双打中出战金琦泽、金浣,结果又告失利。双打一结来,江加良马上又开始男单第二轮比赛,结果以1:3败给了瑞典的林德。江加良被淘汰又影响了正在与克兰帕尔苦战的陈龙灿的士气,结果让老将克兰帕尔竟然以3:2反败为胜进入半决赛。

值得高兴的是,中国跳水队一花独秀,捷报频传,令世界瞩目。中国跳水队在全部4个比赛项目中都派出了一老一新的阵容,每个队员都有问鼎的实力。老将战绩稳定,宝刀不老;新手素质优异,冲击力强。此项比赛中国取得了2枚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的优异成绩。而且一批15一16岁的年轻选手已经成为中坚力量,使跳水运动呈现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可喜势头。在上届奥运会上还处于相当落后状态的游泳,此届大赛一鸣惊人,庄泳、黄晓敏、杨文意得了3枚银牌,钱红夺得一枚铜牌。在田径比赛中,李梅素获得女子铅球铜牌,这是亚洲人在田径42个项目中得到的唯一一枚奖牌。

中国运动队没有捧回人们认为“应该”得到的那么多金牌,人们失望之余更多的是冷静的思考。从总体上来讲,这次奥运会的成绩,基本上反映了中国竞技运动的水平。从这次奥运会可以看出,中国的体育水平同世界体育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如男子乒乓球、射箭、击剑、女子手球、足球等项目,技不如人,战术欠佳,是显而易见的。有些项目是队员的心理素质问题,如射击、体操。一些优秀射手由于压力过大或现场出现未预料的情况而无法使自己平静,结果失败。体操则由于开头的失误造成了全场的失误。另外,青少年训练的薄弱、教练员素质和水平的不足、人才外流、体育科研和信息工作的落后,以及整个体育体制的陈旧,都已成为制约我国体育向前迈进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运动队不但要更加虚心地学习世界先进的运动技术、科学的训练方法,还要不断改进运动队伍的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运动员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加强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训练,同时,更应该不断深化体育体制的改革,建立健全既竞争又联合的机制,协调好“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