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
5868500000049

第49章 我国首次发射实验通信卫星

1984年4月8日19时20分,中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实验通信卫星。卫星按设计进入了预定轨道,于4月16日18时27分57秒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卫星上仪器设备工作良好,通信、广播和电视传输等试验情况正常。这是中国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

这颗与地球同步定点卫星是靠中国自己的一枚多级火箭运载着送上轨道的。它运行在赤道上空的6000公里高的圆形轨道上,飞行速度为每秒3.075公里,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的时间相等,运行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从地面上看,它好象是静止不动的。卫星通信是指通过卫星这个高悬在远离地球的“空间站”,转发或反射来实现地面站相互间的通信。通信卫星同地面任何现有的通信设施相比,有着通信路数多、通信容量大、运用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

这颗同步定点通信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欧洲空间组织和日本之后,利用本国的运载火箭发射同步卫星的国家。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于4月18日给参与实验通信卫星研制试验的全体同志发去贺电。贺电中说,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飞跃。这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全国人民也是极大的鼓舞。

庆祝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大会于4月30日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大会由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主持。参加研制、试验的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同首都8000多群众欢聚一堂,共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这一重大成就。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发表讲话,指出这次发射成功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信心和勇气。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已经跨人世界先进行列。一系列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力协同,联合攻关,是在我国具体条件下解决重大科技课题的有效的组织形式。讲话要求全军指战员以通信卫星参试人员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掌握现代武器装备的本领,更好地肩负起保卫四化、建设四化的神圣使命。

按设计,这颗卫星的工作寿命是3年。1987年4月16日航天工业部报告了它的消息:这颗通信卫星迄今仍在离地球3.6万公里的静止轨道上出色地执行电话、电视、广播传输和图片、文字传真等任务。广播电视部利用这颗卫星向全国传输了电视,使拉萨、乌鲁木齐等边远地区及时地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收视效果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差不多。邮电部通过这颗卫星开通了北京至广州、南宁、成都和广州至南宁4个通信站的调度电话传输,解决了电力调度等通信中的许多困难。根据有关专家对卫星进行的综合分析,这颗卫星将超寿命地在太空工作相当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