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
5868500000087

第87章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当历史的航船驶人1987年时,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已走过了八个春秋。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使得这一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突破。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国营商业体制的改革和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拓宽了道路。经国务院批准,山东省烟台市率先试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向住房商品化迈出了第一步。农村改革也取得了可毫成就。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军中的一支生力军。在高科技领域。我国超导体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首届中国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则展现了新时期我国艺术创作和演出的优秀成果,扩大了巾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往。

中葡两国政府签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巾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是继香港问题解决之后,我国统一大业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经过各方努力,台湾当局通过了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的方案。这一措施促进了两岸人民的交往。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向海峡两岸的统一迈出了可毫的一步。

针对一个时期以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和出现学潮所造成的社会不稳定状况,我国开展了一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使人们尤其是部分膏年开始走出迷途,找到正确的方向,进一步巩固了国内安定团结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条件。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和西藏拉萨的骚乱也,使本年成为难忘的一年。

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核心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中国就开始出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而日益泛滥。中国共产党一直主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十年浩劫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力图纠正党的一些缺点错误。但在解放思想的旗帜下,极少数人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从纠正“文革”“左”的错误,走到“纠正”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有的从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走到否定毛泽东的一生,否定毛泽东思想;有的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万恶之深,”要坚决彻底批判中国共产党“企图以此来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邓小平对此十分重视。早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邓小平就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抵制和批判任何反对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把这种怀疑或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称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12月,邓小平又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首次把这种怀疑、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概括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明确指出,要继续批判和反对封建主义在党内外思想政治方面的种种残余影响的同时,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针对少数人否定党的领导的言论,他多次强调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1986年9月,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邓小平也强调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他说:反对自由化,不仅这次要讲,还要讲十年二十年。这个思潮不顶住,加上开放必然进来许多乌七八糟的东西,一结合起来,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对我们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冲击。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并没有得到遏制。相反,由于几年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从中央到地方,政治思想战线软弱混乱,以致造成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这就导致1986年底发生了波及不少城市的学潮。主张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鼓吹“全盘西化”,妄图把资本主义制度照抄照搬到中国。1986年12月30日,邓小平就学生闹事问题与中央几位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全党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他说:“学生闹事,大事出不了。但从问题的性质来看,是一个很重大的事件。”对学生闹事,开始各地主要采取疏导的方法,这是必要的。但是对触犯刑律的要坚决处理。他强调:“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后来,在接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时说:“四个现代化,我们要搞50年到70年。在整个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既然是长期的事,不可能搞运动,只能靠经常性的说服教育,必要时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在1987年1月6日发出《关于向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传达(邓小平同志关于当前学生闹事问题的讲话要点)的通知》,要求党员干部、群众认识到,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关系到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前途,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成败。因此,一定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站在斗争前列,对以任何形式参与或支持学生闹事者,给以必要的处理。1月13日、17日、23日,中共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共中央《人民日报》社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分别将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王若望、方励之和刘宾雁开除出党。1月13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发出《关于共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章的通知》。指出:不管是谁,其地位有多高,名声有多大,如果违反党的政治纪律、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就要受到党的纪律处分。要求全党彻底维护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担负起维护党章的神圣职责。

198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胡耀邦在会上检讨了他担任总书记期间,违反集体领导原则,在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上的失误,并请求中央批准他辞去党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会议对胡耀邦进行了批评,同时也如实地肯定了他工作中的成绩。会议决定并一致同意接受胡耀邦的辞职请求,继续保留他的政治局委员、常委的职务;推选赵紫阳为中共中央代理总书记。这些决定在同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七中全会上予以确认。

1987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该通知全面阐述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性质、重要性、长期性及斗争的范围、重点及政策问题。

《通知》指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斗争是长期的,存在于开放和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对此,全党同志要有足够的精神准备。《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务必充分认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在谈到这一斗争的范围和重点时,《通知》说,这场斗争应严格限于党内,而且主要在政治思想领域内进行,着重解决根本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问题,即主要是反对企图摆脱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

《通知》强调,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必须十分注意政策界限。这场斗争,要始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团结绝大多数的方针。纠正政治思想领域的右倾错误,必须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要防止以“左”批右,决不允许因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而妨碍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贯彻执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不搞政治运动。要采取和风细雨、心平气和、以理服人的方法,坚决避免过去那种“以人划线、上挂下连、层层检查、人人过关”以及号召揭发检举等“左”的错误做法。这是把这场斗争持续、健康地进行下去的一个关键。

《通知》要求进一步稳定高等院校的局势,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提高青年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的自觉性。新闻舆论阵地也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通知》最后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改革、开放、搞活。两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各级党委要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精心指导好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

为落实《通知》中有关端正新闻舆论阵地思想政治方向的任务,1987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决妥善地做好报纸刊物整顿工作的通知》。4月7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宣传报道问题的讨论纪要》。总结了前一段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成绩和问题,并对宣传报道的有关政策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