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的不平等结构,特别是社会分层结构,一直是社会学研究中最核心的议题之一。本章拟就近年来国内代际社会流动研究的部分成果和观点进行介绍和小结。
第一节、社会流动特征与趋势的整体判断
对于改革后中国社会的“再分层化”,学界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但对于社会流动特征和发展趋势,学者们的观点仍存在差异,下面就近年来的一些代表性观点作一简述。
一、陆学艺等人的“职业结构高级化”和“走向开放社会”观点
核心观点有两个:一是职业结构高级化推动结构性流动。二是认为中国社会在渐进地走向开放型社会,但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流动模式尚未最终形成。
二、孙立平的“断裂”论
孙立平的断裂更多是从代内流动和代内分化来阐述断裂,但其对代际流动的意义同样清晰,在一个阶层堡垒扩大到断裂程度的社会结构中,跨阶层的流动势必日益艰难。而且“这种断裂的含义既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既是经济层面的,更是社会结构层面的。”
三、李强等学者的“结构定型”说
李强认为,任何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分化、分层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分层结构的定型化。与结构的定性化过程对应的社会流动,将更遵循一定的标准、更有规律。
四、李春玲的“多级分层的结构化趋势”观点
对于改革前后社会分化的特征和趋势,李春玲小结为“断裂”与“中产化”、“结构化”和“碎片化”的争议。
五、李路路的“社会流动模式中的再生产与统治机制”
李路路反其道而行之,试图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和社会中普遍存在社会流动的强继承性。他认为造成继承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因为有两种普遍存在的机制:社会集团或社会群体的再生产机制和统治权力机制。
六、李煜的“双重流动机制”下的菱形机会结构
李煜认为,虽然市场化和地位再生产的逻辑共存,但对社会不同群体的效能并不相同。对于社会中占小部分的精英阶层,社会再生产的逻辑将起主导作用;而对于广大普通人群,不会有天壤之别。
第二节、对阶层固化机制的核心争议:教育获得不平等的趋势和原因
对于社会不平等与社会流动的关系,人们直觉的判断是社会分化程度越高、不平等程度越高,社会流动就越不容易。笔者的讨论将围绕一篇引起广泛讨论的论文就三个核心问题展开。
一、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获得影响的变迁:寒门难出贵子吗?
2012年,李中清团队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引起学界很大反响,但农村生源离一流大学越来越远是不争的事实。
二、重点中学体系与学轨制:保障了精英教育
生源多样性还是强化了教育获得不平等《无声的革命》认为改革后农村孩子进入精英大学的一个重要通道是与精英大学构成对接关系的重点中学。
精英教育体制实质是一个扩大阶层差距而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安排,重点学校制度和学轨制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甚至整个社会的不平等问题有严重负面影响。
三、能力、出身与选择:教育不平等成因的理论框架
就目前普通本科教育机会分配而言,能力标准占绝对主导地位;随着本科层次的提升,能力效应和出身效应同时扩大;最后,无论何种层次的高等教育机会,能力效应和出身效应之间的相对关系或基本格局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
在笔者看来,该文所强调的制度选择本质是理性选择框架下外部机会结构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该分析框架尚未完全脱离理性选择范式。
第三节、未来研究有待突破的议题
代际流动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未来中国的代际流动有待在整合个体群体流动框架、打通社会与地域流动、辨析两性差别等三个方面进一步作出突破和贡献。
一、急速社会变迁下的群体流动与个体流动
未来的研究需要更注重中国百年来社会结构的巨变,并把个体的流动放在阶层相对位置的变动条件下来考察,探寻结构与个体冲突和适应,而且巨变条件下的代际流动模式本身也是一个极具理论拓展意义的议题。
二、流动社会中的社会流动
现代社会的特征不仅在于社会阶层地位结构意义上社会流动,还包括物理意义上地域流动的频繁,包括跨国、跨地区和城乡流动等。如何避免在具体研究中保持这个概念的分析性、避免再次“综合性”化为“消费阶级”是研究实践中需要注意的。
三、女性的社会流动
性别是社会分层中仅次于阶层的重要议题,而在已有研究中罕见针对女性的社会流动模式。另外,婚姻也是女性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对婚姻匹配的现状和历史变迁作出了概览性的描述。未来的研究需要对女性婚姻在社会流动的重要性方面作出更精确的评估,对各不同维度婚配间的关系和模式有更清晰的描述,对婚姻匹配与女性职业生涯的关系有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