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052

第52章 金汞齐

拿到最终结果,沈云卿隐去了铂元素,只说了水银。对此周晟并不意外:

“原来如此,这水银可比黄金还值钱。”

听到这里,反倒是作为现代人的沈云卿很是不解,他忙问:

“水银能比黄金值钱?”

这时沈严良说:

“水银其实并不白银贵重,但水银能炼黄金。”

“哦……明白了。”

沈云卿恍然大悟,黄金是溶于水银的。

水银提取黄金法至少有两千年历史,是熔炼法之外,最早化学冶炼的工艺。

通过将黄金矿石碾碎加入汞,可形成“金汞齐”现象。

既一种黄金和水银的合金,而且不需要任何的高温冶炼既可形成合金,利用的正是水银游离态的物理特性。

而后只需要稍微加热,将汞蒸发,最后可以得到极高纯度的黄金。

但汞是有毒的,会常温下会蒸发,大量汞的转移极不安全,周晟猜测,吕明武早年用汞炼黄金,兵败之后来不及转移,只能将汞炼入白银中。

“殿下,现在怎办?”

沈云卿问道,周晟思考片刻后说:

“继续按计划行事,待日后弄到银两,需得将这笔白银中的水银重新炼出来。”

“神都能炼水银?”

沈云卿高度怀疑,这时全衡说:

“户部制取炼金,除了用炼炉,也用水银炼散碎金石渣,而后上天炉去烧,天炉上有烟囱,烟囱通入水中可得水银。”

“可水银有毒呀,再怎么炼,对人害处甚大。”

“沈公子有所不知,水银炼金都用紫苏制成的面巾蒙住口鼻,如此可保平安无事。”

水银炼金是有毒的,除了传统的高温熔炼矿石提取黄金,当下还用水银炼取散碎金矿石中的微量黄金。

先将散碎的金矿石粉,投入水银中进行反应,水银将与黄金反应,形成合金固体,将固体取出后投入炼炉加热融化。

此种炼炉的顶端产生的高温蒸汽,最终进入烟道,烟道通入水中,水银蒸汽冷却后沉入水下,此时状态未定,水银被水隔离而不会蒸发。

冶炼全程需要佩戴紫苏叶堆叠的面巾裹住口鼻,紫苏叶本身并不具备过滤汞的特性,但紫苏叶中的微量元素,理论上能中和微量的汞蒸汽,形成固体合金,同时叶片和叶子的毛细管,能容空气分子通过,但不能容汞、银、金的分子通过,从而起到了一定的滤毒效果

这也是金矿不得私炼的原因之一。

相比单纯高温冶炼,汞金法能得到接近氰化物洗金的高纯度,而氰化物浮选炼金的毒性,实际要比汞更大,全程都需要佩戴防毒面具。

但汞的危害是不可降解和永久性的长期破坏,而氰化物是迅速致死,暴露于自然界会中和,会分解。

而且氰化物需要合成,获取较难,技术门槛高,当下不具备这个认知和技术手段,汞却是极为容易获取的天然炼金素,技术成本低得多。

搞清楚了成分,当晚熄灯之后,众人焦急等待在各自房中,随着下半夜一声闷响,沈家炼炉完了。

按计划,练完一炉银水后,沈严良将以冶炼难度大,损坏炼炉为由,拒绝林海东继续熔银。

于是不等天亮,沈严良便是去了林海东下榻客栈。闻讯沈严良不想干了,林海东果断卸下面,具露出阴狠本色:

“什么,你不想干了!”

沈严良也是吓一跳,这脸变得忒快了,简直是强盗啊。

“阁下的银块太沉,只能冷炼,这次幸好是熄炉后裂开了炉底,要是炼制当中,可是要炉毁人亡的呀。”

“不行,炉底坏了让人修好便是,一应损失皆有林某承担。”

“那也不行,万一炼制当中炉毁人亡,那是要死人的,不行,请恕沈某不能从命。”

沈严良态度坚决,林海东心念电,转企图利诱沈严良:

“沈财东,林某愿再提五分的利,两二钱的火耗如何?”

“那也不行,出了事,死了人,官府是要拿我沈家去抵罪。非但得吃官司,还得收回熔银授许,我沈某人不能为了银子,做这伤天害理之事,沈某恕难从命。今日言尽于此,告辞了。”

沈严良转身要走,林海东果断黑下脸色说:

“沈财东,你可要知道,倘若这笔银两被蔡生廉赚取,该是什么结果。”

“那也不能致人命于不顾,恕不奉陪。”

言毕,沈严良头也不回愤而离去,林海东恼羞成怒一拳砸在桌面上,咬牙切齿说:

“该死的东西,坏我等大计。”

待沈严良回到宅邸,周晟忙问:

“沈家主,情况如何?”

沈严良满头可汗,喘了口气说:

“推是推掉了,但就怕姓林的纠缠。”

“他若再来,不妨去县衙报官,如此断了他后路。”

周晟提议道,沈云卿也点头认同:

“此计可行。不过得防着他们与李义清勾结,联手施压。”

“李义清与刘岩镜关系非同一般,李义清能替我们赚取银两?”

沈严良半信半疑,周晟却说:

“倘若李义清已经得到授意,事后欲拿此事做文章栽害沈家主,其定会不遗余力促成此事。依我看,不妨把动静再弄的大些,将炼炉损毁的消息传开,干脆闹得满城皆知,人心惶惶,先将炼炉坊停了再说。”

此时的周晟在沈云卿眼里哪还是个皇子,俨然一副操弄舆论的老手,制造舆论恐慌的手段如此炉火纯青,难以置信他还不到二十岁。

众人商定了计策,下午便造出舆论放出消息,说是沈家遭了报,应炉底炸裂伤了人命,林海东闻讯消息,还差人前去打探消息,趁夜色潜入炼炉坊,得知昨日炼银的炼炉倒塌大半,林海东仍不死心,因为还有沈家四座炼炉。

于是第二日上门要求再炼,被沈严良以危险为由拒绝,如林海东不信,让他找“专业人员”去问。

但最终得到的答复与沈严良所言不会出入太大,除非有结构更合理、更高级的炼炉,才能冷炼固态银。

宁阳县的意外是林海东始料未及的,其败兴而归,火速返回秀州托人打听“技术问题”。

而与此同时,干旱日益严重,八月初旱情如火,江南夏种告急,粮价开始猛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