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女性职场潜伏心理学
6182300000028

第28章 做上司的心腹,多多了解上司的心思

你要想得上司的赏识,就务必要了解他的个性与喜好,领悟上司的意图,在他提出问题之前就把答案报上。这种的下属,别说赏识,升职加薪都指日可待。

做为上司,不仅喜欢下属对他爱戴与拥护,也喜欢下属让他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欢呼与喝彩。如此种种,都是下属需要明白的问题,而后你才能够成为上司的心腹。

要想做上司的“心腹”,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

〖BT3〗其一,不要以教训的口气和上司说话

千万别“教”上司如何做事,必须要给他预留一个思考上的空间。很多人习惯说话时带着教训的口吻。尤其是当自己的道理充满良性的结论之时,更情不自禁地要指点对方迷津。这种情况若是发生在下属对待上司身上,就不会有结果。不错,上司有时的想法与做法未必比下属好,但以教训的语调跟上司说话,绝大多数情况不会被他接纳,只会变得徒劳无功甚而适得其反。

当然,如果自己的意见,确实比上司的好,确实对公司的发展有益,也是要能坚持的,只要千万不能去“教”上司,必须得给上司一个思考的空间。换言之,只可以在言语上引导他照自己的想法去考虑问题,让上司主动接纳或认可你的意见。

这里所说的思考空间代表着两重意义,其一是让上司自行考虑问题,让他做出决定,保持他在决策上的自尊。其二是对他的经验和智慧致敬,身为上司应当有足够资格教人,而不必受人教的。如果下属把整件事该如何做都详详细细地列出来,还逼着他依样画葫芦,不论计划怎么好,上司都有可能接受不了。最得上司信任的下属,应贡献良策,刺激上司思路,再后由上司的口把整体计划批准下来,而不是通知上司计划该如何进行。

〖BT3〗其二、让上司享受欢呼与喝采

任何一个上司,都有一份威风八面的潜意识,因为能够晋升上司,并不容易,其间的奋斗有多艰辛多劳累,自不待言。他的成就应该获得旁人的认可与欣赏,这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故此,做上司的不但喜欢下属对他尊重,以各种表现去重复证实他的成就,也喜欢下属让他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欢呼与喝彩,是来自其他方面的人。也就是说这欢呼与喝彩不能只是下属一个人对上司唱的“独角戏”。

这种安排和做法不必设计得很刻意,只要下属明白上司的心态,就已经随时随地有机会表现。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上司请客,喜欢高朋满座,让下属去安排这次宴会,那么如果下属安排嘉宾位置时计算不准,空位太多,就会显得冷冷清清,给上司一个错觉,他是没什么面子的。最理想是安排实际到会人数比预计的还多百分之十至二十左右,届时真是宾客满堂,座无虚席,上司一定开心。这不但保障了场面的热闹,而且万一出现“人满之患”,上司一般的反应只会高兴。

换言之,不必刻意地奉承上司的虚荣感,但不能不知道这是人之常情,在所有业务设计之中,在必要时为上司的这些不能自控的荣誉感受预留一些发展空间,是得体又受上司赏识的行为。

要让上司的“虚荣”心理得到满足,下属就应该明白并满足上司喜欢教训下属、当“教授”的瘾头。告诉你,十个上司,就有九个甚至十个是有当教授的瘾头。换言之,第一喜欢教训下属,第二喜欢改下属呈交的计划与文件。

你若向大机构的人进行一个采访,问哪一个部门最不受干扰,绝大多数的答案,都是计算机部门。因为计算机部门是专业,是一门独立而又独特的学科,不是每一个行业的专家都有计算机的知识。作为上司就算精通本行也无法自称是计算机专家。为此,上司就不能自持是本行至尊而对计算机部门的同事有诸多教训和教导。

除了计算机部门这些专业人才之外,不少上司都几乎会认定自己是万事通,才坐得上上司宝座的。于是各个部门的下属,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他们一定会被上司进行下意识的挑战,此乃基于上司在事业成功之后的自信心理使然。

老师改学生考卷与导演把影片进行剪接,去杂存精,是权威的表现。同样,上司也喜欢随时随地发挥权威以平衡他所要承担的风险,明白这个情况,就会在受上司教训时“虚心”接受,不会有什么冲突了。

〖BT3〗其三,要能理解上司

别指望上司在下属面前总是会平易近人和颜悦色,与他相处的你千万别胡乱敏感。职员老是觉得上司的面色很难看,对于这种心理故障,必须克服。上司承担着企业发展的重要责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烦心之事,经常性的发脾气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事。

首先,上司在下属跟前不需要堆起笑容来应酬,从好的一方面看是上司下属有如一家人,不必客气。从较坏的角度看,上司下意识地觉得不必要再为伙计心情上的舒服而增加自己的负荷,须知道每一分钟都要记住对人微笑也是很累的。

其次,上司的烦忧一定比职员多,因为打工仔可以东家不打打西家。上司打开了店铺门面则就必须把生意做下去,而且要做得好,否则长期亏蚀,再财雄势大也吃不消。故此,要担风险的人自然比较紧张,除非必要,否则一定不会终日笑口常开。

最后,做上司的几乎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思考工作,不停地用脑筋去想人情世故,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那些与业务有关的人与事,集中精神和注意力在生意上头,很多次就会忽略,有的时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不稀奇,跟他相处的伙计千万别胡乱敏感才好。

〖BT3〗其四、替上司做“坏人”

在交际场合,上司承担结交客户拉关系的重要任务,这个时候上司往往就享有只做“好人”,而不做“坏人”的专利,所以否定的答案一律应该由身边的下属以各种理由来说出。我们看古装电影或电视剧,同时看到有所谓护驾大将军,必是皇帝身边的宠臣,护驾有功,非同小可。在现时代的商界社会,上司是公司的皇帝,一样需要有人护驾。上司所要的护驾当然与古代皇帝的需求不同,前者并无生命之险,只是在很多场合内,要随时在侧,晓得打前锋,为上司挡住面子上与业务上的风险。

在此举一实例。有位企业巨子,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那就是说,任何人跟他谈任何事,从来都不会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然而,这并不表示他的机构是黄大仙,有求必应。遇上他真想合作的对象或他肯出手相帮的情况,就会由他亲自商议,卖个人情。不然的话,一律由他的下属以各种不同的理由回绝对方的要求。

事实上,类似上述的情况,也不单是该名企业家的独有作风,相信城内很多大上司都会有此保护自己的防线。也就是说,上司享有不做“坏人”,只做“好人”的专利,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为此,要成为上司的心腹,有必要做好心理准备,发挥护驾功能。

〖BT3〗其五、纠正上司的错误要有技巧

绝不能不讲技巧地把上司的错误直接纠正过来,令场面尴尬。最惹上司不高兴的下属莫如是当上司提出了意见时,立即反驳的下属。这并不是说上司就完全不讲道理,不接受意见,不要民主平等。上司所拥有的不只是资产,而且更有他在商场上的阅历。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上司都是行业内的前辈,对自己的下属而言,更是当前辈而无愧。单是为了这一点,都有特权接受下属的尊重。

这些尊重从主观角度看,是对上司的地位充分予以致敬;从客观角度看,以上司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他的犯错的比例一般比下属低。故而即使一件公事的处理,碰巧是上司的错,他也应该拥有一定程度的被尊重权,下属绝不能摇晃着谁错谁就应该受到谴责的旗帜,而不为上司丝毫情面。提醒那些初涉职场不久的年轻人,对上司的错误一定要在“关起门来”的前提下,有技巧的提出来。不少年轻行政人员在上司跟业务对手商谈业务时,就很不讲究技巧地把上司的错误纠正过来,令场面尴尬。如何既防止上司在别人跟前出纰漏而又保持他的面子,是一门行政学问。

〖BT3〗其六,领悟上司意图,抢先奉上答案

在上司提出问题之前,已经把答案奉上的行动是最得上司欢心的,最能让上司欣赏的,因为只有这样的下属才真正能减轻上司的精神负担,工作交到他手上之后,上司就不必再占用思考空间,可以腾出来处理别的事情了。事实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也许可以说,能长期有本事跟上司在工作速率上竞赛,而有本事把上司“击败”的,也差不多可以够得上资格当上司了。为此,要成为上司的心腹,即使不能每一次都比上司反应得快,但最低限度要有一半以上的次数不要让他比了下去。上司在知道你是他对手时,就很自然地会对你信任起来。此所谓“识英雄者重英雄”,再棒的上司都需要有人才在身边的。

〖BT3〗其七、了解上司的个性与喜好

要成为上司的“腹中虫”,有一个不二法门,就是俗语所谓的“跟官人要知道官人贵姓”。这就是说,当下属想好跟定哪一个上司之后,必须要立即对上司的个性爱好进行全面了解。明白了上司的个性爱好之后,就要看看自己的个性有哪一方面跟上司最配合,便应向哪一方面发展,使主雇之间的感情和关系得以更进一步的融洽。配合上司的爱好有个重要的原则非要谨记不可,那就是不能在完全委屈自己的个性之下进行。换言之,如果上司喜欢打高尔夫球,而你极不喜欢这游戏的话,千万别勉强自己,因为勉强之下的表现一定不见诚意和不自然,反而会造成一些尴尬场面。从严肃的角度看,上司的经商原则如果与自己做人做事的宗旨相违反。奉劝一句,早早另谋高就为上。因为不能与上司的思想和原则配合,是绝不会成为他的心腹的,在这个公司内的发展空间也不会太大,勉强下去,只会自觉委屈,不可能好好发挥自己的才干。而想让上司改变个性喜好来配合自己,那更是本未倒置,难比登天。想想即算是以诸葛孔明之能,也没能让刘备在个性上有所改变,何况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