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在教师开学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赏识是指看中人的才能或了解作品的价值而予以赞赏。奇才是天才的另一种称谓,是学生的天赋;而赏识,是天赋的保护剂和营养液。
王国维讲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为一个教师,也应具备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传授知识。每天兢兢业业,把前人总结好的东西传给学生。在他眼里,讲得清楚的就是好教师,听得明白的就是好学生。
第二种是启迪智慧。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得更聪明、方法更好、策略更多。他不断追求的是教学的技巧和熟练度。在他眼里,教师的教学要“有招”,学生的学习要“得法”。
第三种是点化生命。在他的眼里,知识、能力、方法等都成为学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他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对事物的探索欲望;他能够温柔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孩子的成长;他能够在学生遇到成长障碍或失去动力时,用爱心和智慧唤起学生对希望的追求!他也许做不到爱每一个学生,但他懂得赏识并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会精心营造快乐的校园生活,使孩子们生活得更快乐,更率真,更幸福,更自信。
而要想达到第三种境界,最核心的黄金元素就是“赏识”。“善于赏识的指挥,能让合唱团的歌手发出最美的音色;善于赏识的将领,能把最顽劣的士兵调教成最勇敢的战士;善于赏识的伯乐,能从病马中看出千里神驹;善于赏识的老师,能把每个学生调教成奇才!”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无限的爱。特别是对问题学生,更要懂得赏识。要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时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问题学生的爱戴和信赖,会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下面,我们重点探讨一下对九类学生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同时让这些学生懂得赏识自己。正像卡耐基所说的那样:要庆幸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从而把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的面目,无论是好是坏,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园地;无论是好是坏,你都得弹起生命中的琴弦。
一、对特长生的赏识
特长生具有独特性、批判性、冒险性、独创性等特征。他们往往受到老师的宠爱,同学的拥护,家长的娇惯。他们自我意识强烈,常常流露出明显的优越感;他们惯以盛气凌人的态度对人,而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培养特长生,是老师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人才以外的又一个重要目标。对于本身就有特长的学生,老师既要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又要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为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竞争提供更强大的力量。
1.及时发现特长生。
平时多加留心,通过找个别学生谈话、开家长座谈会、举行比赛、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等多种方式加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从中发现好苗子。
营造适宜环境,给特长生展示的平台,如通过歌咏、舞蹈、演讲、摄影、书画等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让特长生在这些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功的喜悦。
2.重特长,更要重基础。
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吸取更多的营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构建发挥学生特长的小环境,另一方面要营造好特长生课堂学习的大环境,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从而夯实他们发展的基础。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并积极为他们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根据学科的特点,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特长生的创造力,让他的特殊才能得到张扬,从而激励他们走向成功。
二、对优秀生的赏识
一般来说,优秀生成绩好,多才多艺,听话懂事,被人高看一等,心中有一种强烈的优势心理。久而久之,这种优势可能转化成了高傲自大、妒忌心强、情感脆弱、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等心理缺陷。
1.多一把尺子。
在平时教育中,教师要多一把衡量优秀学生的尺子,理性地面对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加以针对性地教育。
2.给点挫折教育。
对优秀生的过多的呵护,往往折断了他们原本该坚硬有力的翅膀,使他们经不起风浪,受不起挫折,我们应注重对优秀学生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让他们有一定的耐挫力。
三、对早恋学生的赏识
现实中,个别孩子陷入早恋,确实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一丝阴影,轻则影响学业,重则导致孩子陷入误区。老师必须了解青春期特点,加强教育,预防为主,未雨绸缪。
1.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不使矛盾激化,不把早恋视为洪水猛兽,通过讲人生、树理想、论道德、比学习,正确引导孩子,为孩子答疑解惑,赢得孩子的信任。要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予亲人般的温暖,做耐心细致艰苦的感化和思想工作。
2.正视早恋,齐抓共管。
让学生明白恋爱不是犯罪。对异性有好感,就正如树要发芽、长枝、开花、结果一样正常;
要珍爱自己,让自己的情感在最合适的时候赢得真正属于它的精彩,花儿开得过早,会提前凋零,结不出饱满的果实。
随意滥用自己的情感,甚至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要慎重平衡中学生阶段学业和情感的关系,“只有翅膀上去掉了枷锁的鸟儿,才会飞得更高”。
3.让家长牢记。
要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感变化,不要给孩子扣上各种消极的帽子;要积极陪伴孩子青春期的独特阶段,给孩子必要的人生指导,而不是棍棒、打骂和威胁;要记得父母是孩子永远的最坚强后盾,帮助孩子协调处理好青春期的种种困难和烦恼。不要把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当成是洪水猛兽,不要把早恋等同于道德败坏,不要忘记自己也曾经有过青春萌动的时光。
4.让老师做到。
要为学生保守秘密,为孩子提供可靠的情感支持,要多开展有意义的相关活动,引导学生理智认识处理情感问题。不要过度营造早恋可怕的神秘紧张氛围,不要到处传播学生的私人信息,不要伤害诋毁学生的个人情感。
四、对调皮学生的赏识
调皮的学生往往属于外向型,他们活泼好动,个性强、胆子大,但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有上课喜欢搞小动作,不注意听讲,下课爱打闹,不爱做作业等不良习惯。这些学生虽然经常影响课堂纪律,但是不一定是坏学生,还常常比较聪明,爱动脑筋。要学会赏识他们。
1.以调皮制调皮法。
让调皮学生当值日班长,每人负责一天的纪律。这样既可以加强他们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又可以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
调皮生也是有层次的,有的是调皮生中的“领头羊”,有的是“跟屁虫”。如果“头”当“官”了,那些盲从性强的调皮生就会乖乖地听从“头”的调遣,同时还能激励他们努力想当班长。
2.把孩子当孩子。
赏识调皮学生,尤其需要把孩子当成孩子,同时把自己也当成孩子,蹲下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这是对学生的唤醒与赏识,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灵魂的交融,是用心灵感动心灵,用信心点燃信心,用希望托起希望。这样的对话才能成为好朋友,才能做到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师生才会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3.温情处罚法。
学生犯了错误,我们不妨把“检讨书”改成“情况说明书”;学生没有打扫卫生,我们不妨说成“奖励他打扫卫生一次”。这样的温情处罚法,是给调皮学生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让他们获得大家的谅解,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能收到最佳效果。
五、对后进生的赏识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又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后进生常有自卑心理,再加上教育者对其往往挑剔多于鼓励,批评多于赞赏,使其易形成“我不行”“我就是不如别人”这样否定的自我评价,严重缺乏自信心,导致“破罐子破摔”。所以对后进生要多加赏识激励。
1.让尊重和关爱触及心灵。
要弄清背景原因,理解学生苦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把严声厉色的批评换成和风细雨的感化,把当众的批评指责换成事后的促膝谈心。要在肯定中蕴涵着督导和引导,鼓励中充溢着期望。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他们多看一些名人趣事,更要在教法及学习方法上多给予关心和帮助,提高和培养其主动参与和乐于探究的能力。
2.降低标准。
教师对待后进生要有“大人不计小孩过”的宽广胸怀,摒弃稍有错误便给处分的“杀鸡给猴看”的教育方式,降低学习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原来并不笨,那么,你的宽容与欣赏就会浇灌出一片生机和葱绿。如果一味厌恶、责骂,只能使他们更差。
3.让成功体验伴随后进生左右。
任何长处都没有的孩子是不存在的,老师要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兴趣特长,帮助他们打开眼界看到自己的优势,为这些学生搭建平台,尽可能引导他们成功。多开点小灶,譬如:课堂上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课后作业分层布置等,让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要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不要让孩子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要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推掉压在身上自卑的巨石,让孩子的自信心彻底觉醒。
4.常抓不懈。
教师要有“不转变学生不罢休”的决心和意志。特别是班主任,不要像江湖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开个处方便撒手不管,而要时时关注病情的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直到病人痊愈。
六、对暴力倾向学生的赏识
学生的暴力倾向主要表现为爱打架斗殴,多发生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身上。校园暴力是校园文化建设健康肌体上的一个毒瘤,其有毒细胞每天都在吞噬着无数健康的心灵。对于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及早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与行为趋势,平和他们的心态,健全他们的人格。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真是赏识教育的行家,从中我们有什么感悟呢?
1.用爱打开暴力的枷锁。
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我们首先要真诚地对待,努力做到不歧视、不当众揭短、不粗暴训斥、不嘲讽、不变相体罚。这样才能打破他们的心理防线,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真爱,从而渐渐地打开自己的心锁,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爱学生,还要把人文教育落到实处,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工作,沉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从而获得另外的心灵深处的回声。
2.认识矫正法。
我们要教育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学生社会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要教育他们逐步懂得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和做人道理,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同学、老师、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之间的关系,增强对集体、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认识暴力行为的危害性,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3.冷处理法。
当学生发生打架事件时若你正好在现场,要及时喝止动武者,要让学生冷静,老师先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牵动。如果教师此时采用严厉批评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无异于火上浇油。不妨让学生坐坐“冷板凳”,等打架的同学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教师再来处理也为时不晚。
4.疏导情绪,重建互信。
教师在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教育辅导时,不能搞“一刀切”,要辩证地分析他们的言行,既要明确指出行事的错误性,又要理解他们的冲动与不满。有一点改变就及时表扬,让他们明白自己并非“一无是处”,避免“破罐子破摔”。
5.倾力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要善于打造自己的书香特色,让学生通过读书更多地接受中华文化精华的滋养。还可以很好地隔绝不良书刊、游戏等对学生的精神毒害,加强学生自身的免疫力。
6.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集体是消解矛盾的最好容器,在集体活动中,通过同学间的友爱互助,可以把很多小的摩擦消除在萌芽状态中。通过集体活动建立一个团结友善的班集体,给暴力学生营造一个零攻击性的环境,在集体中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和集体荣誉感,让“小霸王”的心变得柔软起来。
七、对不用功学生的赏识
不用功学生通常表现为:学习时总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他们热衷于与学习无关的外在事务,对读书则不是敷衍就是推托,学习特别容易疲惫,一到书桌前或者打开书本就呵欠连天。学生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状态,不仅会给自身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影响老师的教学。如何赏识这些学生呢?
1.磨练意志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学习是一种认知行为,它特别需要注意力的集中。而对于孩子来说,集中注意力需要兴趣与意志力的支撑,还需要基本的对知识的理解、组织、贮存及回忆等多方面的综合学习能力。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孩子逃避学习。在家长看起来,就是懒,就是“不用功”,其实,这是孩子集中注意力还不够,也就是兴趣与意志力的支撑力等方面还不够。对此,要想让学习不用功的孩子用功学习,就要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意志力。
2.培养自主性。
据了解,国外的教育在孩子幼儿阶段就开始注意“目标意识”的训练了。老师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你必须做什么”,而是把某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先告诉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们并没有表现出“放任自流”,而是养成了很好的自主独立意识和社会融合性。
中国的学生表现得对于老师和家长过分依赖,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如果大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抓紧对孩子的指导,让孩子有正确的目标导向,就自然容易产生学习的意志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从“不用功”转向“用功”。
3.营造用功的学习环境。
努力营造一个大多数学生都用功的学习环境,让不用功的学生对照自己说:他们都在用功学习,我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们一样呢?从而激励自己用功学习。
4.互相帮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果让用功的学生和不用功的学生结对子,不用功的学生就会感受到同学对他的信任和帮助,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以同学为榜样,变成一个用功者。
八、对偏科学生的赏识
偏科学生往往不敢面对弱科学习上的困难和压力,害怕挫折和失败;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均衡发展,习惯对所爱学科忘我投入,而对不喜欢的学科漠然置之、不理不睬或者干脆抛至脑后。偏科会影响到学生整体的发展,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1.多多交流,树立信心。
偏科的学生大都对某门学科信心不足,这就要求老师经常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并告诉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不单单是空洞的说教,而应有实际的例子。
2.表扬鼓励,增强信心。
偏科学生本来成绩就不好,容易厌学,如果经常受到批评甚至打骂,会使学生情绪更加低落。经常地表扬学生,才能够让学生保持兴趣和信心,从而坚持不断地学下去。但这种表扬必须是真实的,必须让学生感觉到他比以前的确有了提高,感觉到我还行,我能学好这门课程。如果不是这样,结果会适得其反。
3.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待偏科学生,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在弱科上投入大量时间,必然会增加他们对学习的烦躁感和厌倦感。因此不要操之过急。
转化偏科学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按照学习的目标制定一份学习时间表,坚持一段时间,学习兴趣就会培养起来。还可以让学生将弱科与强科交叉学习,时间同样不要太长,以免产生厌烦情绪。
4.找出差中之差。
很多学生的偏科其实并不是对这一学科的所有问题都一无所知,真正拖累他们的只是这个学科中的一两点。我们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要在学生偏差的科目中找出重点来,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5.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学生刚刚接触新学科的时候,教师就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要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并有意引导偏科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素养,以加强学法指导,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还要以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让学生从内心觉得为了老师也要好好学习这门课程。“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对教师的才能非常欣赏,并产生发自内心的敬佩和信任时,他们就愿意与教师接近,并乐于接受其教导。
总之,面对学生的偏科现象,只要教师能够保持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就能变弱科为强科,从而影响或改变学生的一生。
九、对“网虫”的赏识
网瘾猛于虎。很多学生因为上网成瘾,荒废了学业,甚至改变了人生。有的深陷网络,欲罢不能;有的性格变异,甚至打骂父母;有的休学辍学,沉沦虚拟世界,甚至犯罪。这些孩子上网成瘾后,作息昼夜颠倒,饮食不规律,视力受损,生理各项机能受到影响。这让不少家长操碎了心,不少老师无比困惑,众多媒体、专家以及各类社会人士对此忧虑万分。为此,家长、教师谈网色变,严禁学生上网。
网瘾危害这么大,为什么还有不少学生“网虫”?原因是多方面的。
(1)对新事物好奇,缺乏辨别力。
青少年学生学习能力很强,一学便会,一玩就上瘾,一上瘾就无法自拔。学习落后,学业负担重、压力大。上网成瘾的学生,多半是学困生,长期的挫折,使他们不敢再面对学习的困难;沉重的学习压力,使他们对学习反感。
(2)缺乏关爱,沟通障碍。
老师往往没有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怀,家长也不重视他们。所以当孩子发现在网上聊天,可以畅所欲言时,他们自然就容易沉溺其中了。
(3)缺乏鼓励,不被认可。
在现实中处处“碰壁”的学困生,对自己失去信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可是,他们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实现自己的价值。现实与幻境的巨大反差,使他们宁愿逃避现实,沉醉在虚幻的世界里。
(4)缺乏正当的业余爱好。
有的学生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东西,除了学习,其他时间不知怎么打发。网络自然就容易抓住他们,使他们上瘾。
(5)缺乏自制,受人引诱。
还有一些学生上网是盲目地模仿别人,或者受到社会上不良人员的引诱。“网虫”也需要赏识吗?是的!那么,如何赏识“网虫”呢?
1.信心教育。
有网瘾的学生多数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和参加文体活动中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逐步恢复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还要给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中有学习的对象,有追赶的目标。在榜样的激励下,逐渐让他们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转移兴趣——带领他们多参加有益的活动,逐步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以缓解不上网带来的空虚。
2.为学生保守秘密。
当学生因上网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时,往往会涉及个人和其他人的隐私,对于这些隐私问题和学生不愿公开的问题,班主任决不能予以泄露,以免失去学生的信任,甚至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3.营造积极健康的上网观念。
大部分学生上网是为了打游戏、聊天来消磨时间,而不会利用教育网进行学习。老师要向学生们介绍一些优秀的教育网站并指导他们如何搜索和下载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积极鼓励学生上教育网站进行学习。
4.加强家庭教育。
大部分家长由于自身对网络不甚了解,过多干预子女上网,这样做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导致学生的反叛心理。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端正家长的看法,使得能够辩证地看待上网问题。另外向家长们推荐反黄软件,以防止在家上网的学生浏览黄色网站。家长可逐步限制上网时间和次数,当孩子在这方面有所改善时,就给予表扬和鼓励。在转变学生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只要有微小的进步都应该进行激励强化,帮助他们走出阴影。对于深陷网络游戏的学生,可以请专家进行干预。
加强“网虫”身心健康教育。注重保护视力,中学生使用电脑上网1小时左右应休息一会儿;防止“电磁污染”,长时间在电脑前近距离上网要采取保护措施。掌握上网的安全知识。近年来,我国发生一些少女失踪案,多与网友约会有关,可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十分必要。要力拒色情暴力侵袭。网上有很多色情网站,中学生一旦卷入“黄毒”之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教育学生健康上网。
加强社会监督——家长、同学、老师要时常监督上网成瘾的学生,不给他们上网的机会。要加强对爱上网的老师的监督,避免他们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社会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国家严禁未成年人上网吧,可有的网吧老板却偏把眼光瞄准未成年人。更有个别老板,为了网罗生意,为夜不归宿的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让他们吃住在网吧。为了挣钱,出卖自己的良心。对这样的人,一定要让他们受到制裁。这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学生就像稚嫩的花朵,时时需要教师细心的呵护、辛勤的浇灌;赏识你的学生是师爱艺术的最高体现。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幸,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
请记住,您的成功将是学生进步的保证,学生的进步也就是您成功的证据。您的赏识既能造福学生的一生,也将造就自己的成功!赏识教育的开展,将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师爱生、生尊师蔚然成风。
赏识教育成就学生一生,教育细节铸就一代名师。让我们以赏识为舟,摆渡教育梦想。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真诚地赏识自己的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天才;欣赏学生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让赏识这缕温馨的阳光去净化人生、亮化人生、优化人生、美化人生吧!让我们牢牢记住赏识教育的原则吧!信任孩子——学会崇拜,学会自豪。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请教。理解孩子——学会感激,学会陪伴。激励孩子——学会发掘,学会分享。宽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最后,衷心祝愿所有的教育者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够重新诠释当代为师者的真谛,用赏识和爱心为学生筑起学习的乐园,为他人筑起快乐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