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第一辑)
6631200000042

第42章 信念筑起的博生堡

瑞金叶坪红军广场东南边矗立的一座四方形建筑物,名叫“博生堡”,是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为纪念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牺牲的宁都起义主要领导人赵博生,同时为迎接“二苏大”召开而兴建的。苏区人民都称“博生堡”是信念筑起的。站在“博生堡”前,人们的内心不由生出一种浓浓的敬仰之情,为赵博生始终坚持崇高的革命信念,始终为革命的事业奋斗甚至不惜付出生命而感动。

1933年1月8日在江西南城黄狮渡的那场战斗,就是赵博生坚持革命到最后的信念的真实写照。

“砰!砰!……”黄狮渡的战场上硝烟弥漫,枪声阵阵。为保障红军主力免遭******主力进犯,赵博生亲率红五军团红十五军4个团正在长员庙牵制敌人,战士们热血奋战,顽强抵抗着。

“赵副军团长,您休息一会儿吧。”看到忙碌的赵博生,参谋关心地说。

“不用,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能有一丝松懈。按现在的形势来看,在长员庙这个易守难攻的地形上,我们虽发挥了我们善于防守阵地的优势,但这次战斗事关全军胜利,我们都得提高警惕!”赵博生拍拍参谋的肩膀坚定地说。

敌人的进攻越来越猖狂,先是集中大炮轰炸我军前沿阵地,紧接着发起连续进攻,但在赵博生的指挥下均被打退。

“报告赵副军团长,我们的弹药所剩不多了……”还没等报告的同志说完,赵博生立即说道:“不管怎样,严守阵地,顽强抵抗!”

“是!”报告的同志坚定地回答。

……

到了中午11时左右,敌人又开始向我军阵地发起进攻。

“如果敌人攻下右路一三五团阵地,左路一二八团就有被包围的危险,那我们守住阵地岂不更加困难?”想到这,赵博生立即下达命令:“通知一二八团特务连立即出击协助一三五团恢复阵地!”命令下达后,特务连迅速出击。由于特务连中的战士大多为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老兵,加上武器装备比较精良,所以战斗力相对来说比较强,出击之后很快打退了敌人,恢复了一三五团的阵地。赵博生暂时松了一口气。突然,他眉毛紧锁,对参谋说:“赶紧把一二八团团长找来,我有话对他说。”

“好的!”参谋回答道。

一会儿,一二八团团长袁血卒走了过来:“赵副军团长,什么事这么急?”

“小袁,你看,一三五团阵地地势低,攻势薄弱,虽然这一次在特务连的协助下暂时恢复了阵地,但我估计敌人还会再次进攻一三五团阵地。所以急着把你找来是让你去协助一三五团,补充工事,形成扇面火力以便更好打退敌人。”

“好的!”袁血卒正要离开,“等等,”赵博生补充道,“注意节省弹药,我们的弹药已经不够用了。”

“是!请您放心,我们会完成任务的!”袁血卒回答道。

袁血卒刚离开,赵博生便对参谋说:“指挥所的事就先交给你了,我得亲赴前线指挥。”

“可是……”参谋想劝说赵博生不要到前线去。

“不用说了,我已经决定了,况且弹药快用完了,我得亲赴阵地激励大家支撑下去!”说完,他迅速奔向前线去了。

望着赵博生远去的背影,参谋忍着泪水心里默默念道:“赵副军团长,您要小心啊!我一定会好好指挥的!”

敌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喘息,又立马集中兵力向我军两翼阵地发起进攻。顿时,战场硝烟弥漫,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报告赵副军团长,我们的弹药已经用完了——”

“命令下去,要大家用石头砸,把斗笠装满鹅卵石扔过去!我就不相信打不退敌人!”赵博生一边说着一边来到距离敌人百米远的地方进行指挥,并不停地拾起地上的石头回击敌人。由于武器装备不足,我军部队伤亡惨重,阵地逐渐缩小。

望着这血淋淋的场景,赵博生越加悲愤,加快扔出手里的石头。

“砰!”一颗子弹飞了过来,打中了赵博生的头部,顿时血染红星,赵博生当即倒地……战士们强忍着泪水,带着悲伤与愤怒顽强地继续战斗……

赵博生不幸牺牲的噩耗传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便立刻致电红五军团吊唁赵博生,并慰勉红五军团更要坚决抵抗,完成赵博生同志未完成的任务。为永远纪念英雄赵博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广场建造了“博生堡”,并由朱德亲笔题写“博生堡”三个字。******还称他是“坚持革命的同志”。

(周婵媛 陈芳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