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旋律的霞晖——吴祖强传
7670800000003

第3章 与音乐有天然缘分的童年(2)

这时,周夫人才留意到,一阵悠扬的乐曲声清晰地传进屋里,那是客厅里吴家的留声机旁,祖强的哥哥姐姐们正在欣赏唱片放出的乐曲。虽然觉得很奇怪,但从此以后,母亲周琴绮再不用深夜里抱着小祖强走来走去了。当时的母亲只知道她的小儿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听唱片里的音乐,却还不知道,那是她的小祖强与生俱来的音乐天才和他与音乐的天然缘分……

在北京南池子葡萄园的吴家宅院的宁静温馨中,在吴家孙儿们一阵阵古诗的吟诵声中,一天天长大的小祖强身体血液里天才的音乐“因子”也在和他一起成长。而最早发现六弟祖强的音乐天分的,应该是他的大姐,吴家的大女儿吴珊。

大姐吴珊年长祖强13岁,比祖强的大哥吴祖光还大3岁,是吴家最大的孩子。大姐其实是祖强的二姐,因为“实际”的吴家长女早年夭折,次女吴珊按照排列顺序仍被弟弟妹妹称为二姐,却成为吴家最大的孩子,也成了祖强生活中的大姐。吴家一向家庭和睦,兄弟姐妹亲密无间,因此,生活中哥哥姐姐照顾弟弟妹妹,带着弟弟妹妹看书、学习古诗文,一起听音乐、一起玩耍,是南池子葡萄园吴家宅院里随处可见的场景。

有一天,喜欢听音乐和歌曲的二姐吴珊带着弟弟妹妹坐在了吴家客厅的留声机旁。几天前,吴瀛先生刚刚买回来一张新的唱片。20世纪30年代初的北京,能够有留声机的家庭毕竟不多,一张新的唱片更是对追求新生事物的中学生吴珊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她决定和弟弟妹妹一同分享新唱片的美妙音乐。

吴珊慢慢打开留声机,轻轻地放好新唱片,悠扬的乐曲声终于在客厅里回响。看着弟弟妹妹们一动不动、屏息静听的样子,吴珊的脸上不由露出一丝轻松的微笑。不过只是一刻的工夫,吴珊的眼睛突然睁大了,她的目光一下被六弟祖强吸引了。

这个时候的小祖强,一双眼睛专注地看着姐姐身旁的留声机,黑黑的瞳仁中闪出兴奋的光芒,看得出,他已深深陶醉在乐曲中。那一刻,吴珊突然意识到,她的六弟和同龄的孩子不一样,他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平日里,吴珊只觉得她的六弟不但聪明,而且非常喜欢唱歌,听姐姐唱出一首歌,没用多久,他不但一字不落地唱出来,而且拍子音调也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更难得的是,六弟唱歌的声音非常好听,不管什么时候给大家唱歌,他的歌声都是那样清澈悦耳,乐得吴珊经常在家人面前夸奖她的六弟:“咱们家的六弟天生一副好嗓子……”

小祖强的歌喉真是很好,几十年后,已成为中国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的吴祖强在晚年接受采访时曾这样回忆:“……我小时候确实嗓子不错,你刚才不是发现我到现在,那么大岁数了,声音、气还是挺足的,说话还比较嘹亮,我声音还是不错的。我们音乐学院的老副院长喻宜宣,有名的‘南周北喻’喻宜宣先生,有一次在院子里碰见我,就说吴祖强你嗓子真不错,我教教你吧,你跟我学唱歌吧。我那时已经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院长了。所以我说喻先生,您晚了,你要是早点儿,也许我会变成您的高足,成为一个歌唱家……”

当年的祖母庄还夫人有时也会接着大孙女的话说:“咱们家的祖强从小就嗓子好,连哭声都跟你们不一样,不但哭的时间长,而且又脆又亮……”母亲周琴绮则说:“是啊,哭的时候谁也哄不住,可是一放唱片听音乐就不哭了……”

想起祖母和母亲的话,看着留声机的乐曲放完后仍然还坐在小椅子上一动不动、愣愣出神的六弟,吴珊相信自己的眼睛不会看错。

这个时候的吴祖强,刚刚走过人生的第3个年头。

4.无师自通的弹奏

如果说二姐吴珊发现六弟祖强对唱片的专注和陶醉时,就已意识到小祖强特殊的音乐天赋的话,那么接下来发生在小祖强身上的事,或许可以说明,在音乐方面,儿时的小祖强几乎就是“无师自通”了。

不久,吴家的六弟祖强也和同龄时期的哥哥姐姐一样,走进了东华门孔德学校的幼儿园。孔德学校在当时的北京城很有名,是当年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等人以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为名创办的新型学校。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有名的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孔德学校的幼儿园,当时都叫幼稚园,也采用的是先进的幼儿教育模式。因此,对于一向喜欢唱歌、在姐姐眼里是“对音乐有着特殊感觉”的小祖强来说,孔德幼儿园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唱歌和活动室里的那架钢琴了。

第一次听幼儿园老师弹钢琴,是在幼儿园的音乐课上。小祖强和班上的孩子们排成一队站在教室外,忽然教室里的老师弹起了钢琴,随着钢琴响起的乐曲,孩子们开始踏着有节奏的脚步走进教室,小祖强立刻被钢琴的声音强烈吸引了。一切都是那样神奇、美妙,他的耳朵在听,他的眼睛在看,无论是乐曲声,还是那架发出动听声音的钢琴,都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着小小年纪的祖强。

而幼儿园的老师更是很快发现,这个刚刚走进幼儿园、又机灵又懂事的小男孩,最与众不同的是他有一副动听的好嗓子而且敢于在大家面前放开喉咙歌唱。但对于3岁多的小祖强来说,这似乎算不了什么,他的歌声不过是从南池子葡萄园的吴家宅院搬到了孔德幼儿园。小祖强最向往的,是对他有着强烈吸引力、充满神秘感的那架钢琴。

过了不久,幸运终于开始向小祖强招手。不知是哪一天,从孔德幼儿园回到家中的小祖强忽然发现家中的客厅里发生了变化,一架黑色的钢琴静静地摆在客厅的一角。小祖强兴奋了,他立刻跑上前去,怎奈个儿太小,只能高高抬起手臂摸一摸。这时,上中学的二姐吴珊、三姐吴皋也来到了客厅。二姐一边把六弟祖强抱到钢琴前的琴凳上,为他打开钢琴盖,一边高兴地告诉祖强说:“这是张叔叔家的钢琴,娘说,张叔叔去南方工作了,他们家东西太多,这架钢琴就存到咱们家了。知道吗,爸已经答应我和你皋姐去学钢琴了。这下好了,以后你唱歌,家里就有钢琴伴奏了……”

小祖强只是满脸兴奋地看着打开琴盖的钢琴,不时地也学着幼儿园老师那样用单手指触动着琴键,对于二姐吴珊的话,他似乎根本没听见。此刻的小祖强,并不关心什么张叔叔去哪了,他也不在意唱什么歌,他心里始终在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够像老师那样弹奏钢琴……

从此,吴家的客厅里不时传来练习弹奏钢琴的声音,那是吴家的二女儿吴珊和三女儿吴皋在练习钢琴。吴家的姐妹很聪明,没用多久,她们就开始弹奏钢琴练习曲了。琴声也吸引着吴家众多的兄弟姐妹,一时间,小祖强和四姐、五姐、六妹,全都拥到客厅,新奇地看着姐姐弹琴。有时候大哥祖光、二哥祖康也会前来为两姐妹“助兴”。孩子多,客厅里似乎少了些宁静,好在吴珊、吴皋姐妹俩并没有受到干扰,仍然气定神闲地练习。只是她们没有注意到,众多的“来客”中,只有六弟祖强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渐渐地,钢琴的声音听多了,习惯了的孩子们来得少了,唯独小祖强,总是站在姐姐旁边,他的耳朵始终在听姐姐弹奏的钢琴练习曲的旋律,他的眼睛始终在看着姐姐那在黑白相间的钢琴键盘上不时“跳跃”的双手……

对于六弟祖强的“执着”,姐妹俩似乎并没有太在意,是啊,六弟不过是个刚刚4岁的孩子,小孩嘛,都是有好奇心的。可是她们不知道,她们的六弟不但有一副爱唱歌的好嗓子,更有一对天生学习音乐的好耳朵。他的灵敏的听觉,不仅让他将钢琴曲的旋律烂熟于心,更让他记住了琴键上不同音高的声音。

又过了不知多少日,奇迹发生了。那是在一天晚饭后,吴珊陪着妹妹吴皋去了同学家,客厅里没有像往日那样传出吴家姐妹练习钢琴的声音,孩子们有的在看书,有的在玩耍。劳累了一天的母亲也准备休息了。

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大都离开了客厅,吴珊吴皋姐妹俩也回来了。就在打开大门走进院子的那一刻,她们同时愣住了,一支熟悉的钢琴曲从客厅里传了过来,那是她们最喜欢弹奏的一首钢琴练习曲。“不对啊,”吴珊看着同样百思不解的吴皋说,“咱们俩都不在那儿,谁能够在那儿弹琴呢?”

姐妹俩谁都没有再说话,只是彼此对视了一下,然后放慢了脚步,悄悄地向客厅走去。轻轻打开门的一刹那,客厅里的场景几乎让她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钢琴前的琴凳上,稳稳地坐着一个小男孩,正在认真地弹着钢琴。没错,那个坐在钢琴前,把动听的琴声传出客厅的,就是她们的六弟祖强!

几乎受到震撼的二姐和三姐不知说什么好,恨不得抱起她们的六弟亲他一下。小祖强看见两个姐姐来到身旁,不由冲着她们笑了,只是手指却仍然没有离开键盘,俨然一副“受宠不惊”的模样。二姐吴珊终于忍不住说话了:“哎哟可了不得,你说这孩子什么时候就记住了这些东西?他怎么就能自己琢磨出来,把它摸出来、弹出来呢?再说,这么高的琴凳,他是怎么爬上去的呢?”三姐吴皋没说话,只用手指了指琴凳旁的小板凳。原来,小祖强自己拿来了小板凳,靠着小板凳,他爬上了琴凳……

小祖强这一次“自发”的钢琴弹奏,让二姐吴珊更加相信她的六弟与生俱来的不同寻常的音乐天赋。从此,吴家学习钢琴的孩子,除了二姐和三姐,又加上了六弟祖强。有时姐妹俩也想帮助小祖强练习钢琴,但很快她们就发现,小祖强是不需要帮助的。这让她们更加相信,既然4岁的六弟可以“无师自通”地弹奏出钢琴练习曲,那么将来的六弟一定是个可以造就的音乐天才。果然,小祖强的钢琴进步很快。没过多久,孔德学校幼儿园里经常为大家演唱歌曲的吴祖强小朋友在唱完歌后,还会坐在钢琴前弹出一支小曲。

又过了些日子,坐在钢琴前的小祖强已经可以弹奏一支小进行曲了。于是,当幼儿园的小朋友准备放学回家时,坐在钢琴前担任伴奏的老师换成了吴祖强小朋友。随着流畅的钢琴乐曲声,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踏着有节奏的步伐走出教室。小祖强出色的钢琴弹奏,不仅改变了他在孔德学校幼儿园音乐课上的“角色”,更为20世纪30年代初的孔德学校增添了别有情趣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