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7837800000029

第29章 忘记那些哀愁——《庄子》第四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生一世,难免会有很多让人觉得悲哀和忧愁的事情。按照佛家的说法,人的生老病死,甚至一切人间的事物都是苦的,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在一片苦海之中挣扎。在人生的诸多不幸和痛苦之中,毫无疑问“死”是最让人觉得难受的了。这一点,无论是对于死者,还是对于死者的亲人,都是如此。每逢有人去世,死者的家属便会陷入空前的绝望与痛苦之中。那样的时候,充满死者亲属心中的自然是无穷无尽的哀愁与长叹。然而,人毕竟还是需要寻得幸福的,没有幸福人就没有了在这个世上生存下去的勇气。可是,怎样才能寻得那些珍贵的幸福?

当人类面对悲哀和忧愁时,一般说来有这样心理态度:第一种会沉溺在哀愁的情绪之中,无法自拔。有这种心理态度的人,往往是一些性格内向,生活消极的人。他们遇到一点挫折,就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进而把自己缩进了自我保护的“蜗牛壳”里,不再勇于面临现实。很显然,这种人会一直痛苦下去,除非他们改变自己的性格。第二种人面对哀愁时的态度正好跟第一种人相反,他们很快就会从哀愁情绪中跳出来,给自己找到生活的其他乐趣。有这种心理态度的人,往往是一些性格外向,生活积极的人。在痛苦面前,他们是强者,很少有甚至几乎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倒他们。因此,相对于第一种人来说,他们会活得开心一些。

上面说到的两种心理态度,是一般人会具有的。在很多人看来,人都应该学会第二种人的那种心态,养成第二种人的性格。然而,这只是一般的见识。在庄子看来,这些见识都很浅显,他并不认为保有第二种人的性格和心态,一个人就能生活得幸福。那么,在庄子那里,获得生活幸福的不二法门究竟是什么?

我们先来弄清楚一个问题:庄子为什么会认为第二种人的心态和性格也不是获得幸福的最好方法?有人会说:“还想怎么样?一个人能够很快从痛苦和哀愁的阴影中走出来,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这样做的确能够让人快乐起来。”这话说得不假,乐观积极的性格确实可以帮助人走出困境。然而,庄子之所以会认为积极乐观的性格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原因就在于在他看来有这种性格的人同样没有真正“忘记那些哀愁”。无论在悲伤消极的人那里,还是在乐观积极的人那里,心中的哀愁都没有被真正忘却。只不过,比起悲伤消极的人来,乐观积极的人藏起哀愁的本领更高——他们把哀愁藏在心灵的角落里,不让它们轻易出来为害。可是,哀愁哪里是藏得住的?如果大家跟一些乐观积极的人打过交道,就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有一大把哀愁,有时发作起来还会闹得他们异常痛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庄子才认为性格和心态的乐观积极并不是获得幸福的真正办法。

既然如此,什么才是获得幸福的真正办法?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忘记那些哀愁”。在《庄子·至乐》篇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庄子的妻子去世后,庄子的好友惠施去吊丧,却看见庄子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个盆一边拍打,一边大声歌唱,看起来开心得要死的样子。见到这个场景,惠施觉得很不能理解,就质问庄子道:“你老婆死了,你不落泪也就算了,却在这里又敲盆又唱歌的,你不觉得这样做有些太过分了吗?”听见好友的质问,庄子说了这样一段话:“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是在说:“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我老婆才死的时候,我也的确觉得悲伤。然而,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我老婆的生命,突然发现她本来就没有生命。不仅如此,她甚至连身体和气息都是没有的。最开始的时候,在天地之间的一片杂乱荒芜之中,突然就有了那么一股气息,这气息又突然变化出了一个身体,身体出来了自然就有了我老婆的生命。现在这个生命突然又变回到了天地之间那片杂乱荒芜之中去,根本就是在顺乎自然而为!我老婆重新回到天地之间的巨室去居住,我却在这里像小孩一样嗷嗷大哭,简直太不明白生命的道理了。所以,我才既拍打盆又高歌,我这样是在庆祝老婆的回归天地!”

这样说来,庄子所说的“忘记那些哀愁”的办法就是:把那些哀愁看成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不再纠缠于其间。庄子的意思是说:既然这些哀愁是自然会出现的,那还有什么好为之觉得难受的?比如小孩子看见外面下雨,就会觉得不开心,因为他们又没法出去玩了。可是,大人看见下雨很少会不开心,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雨过就会天晴!正是由于大人把天气变化看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再纠缠其间,因而能够忘却下雨带来的麻烦。

看来,一个人要想从哀愁中走出,获得真正的幸福,需要的便是去理解这些哀愁产生的自然了。只要一个人明白,自己内心的哀愁其实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必要去跟它纠缠,那么很快他就会慢慢地忘却哀愁。说不定,有的人真能够学得像庄子那样,面临哀愁时不仅不会难受,还会鼓盆而歌呢!

§§《韩非子》

在战国争雄的动乱年代,一个人如果能够拥有与诸侯国的国号一样的姓,那是一件很尊贵的事情。这样的人,往往被尊称为“国姓爷”。然而,在战国时代的韩国,却有一位“国姓爷”不仅没有受到尊重,相反却一直郁郁寡欢地生活着,一直到明眼人发现他的才华为止。这位“国姓爷”就是先秦法家学派的著名代表韩非子。

大家都知道,在先秦“百家争鸣”的时候,同儒家、道家等学派一样,法家也是比较重要,社会地位也比较高的一个学派。那时,最主要的几个法家学派的代表,比如慎到、商鞅等都在一些诸侯国做过大官。然而,跟这些自己的同道比起来,韩非子就显得很落魄了。这位思想家据说天生口吃,说话结结巴巴的,这对他的被重用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可是,就是这位口吃的国姓爷却写出了十几万字的书,在里面天才般地阐发了自己的法治学说。或许,老天爷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这位口吃的“国姓爷”迟早会一飞冲天!

命中注定的好运终于来临。在秦始皇(当时还没有统一六国)手下做大官的同学李斯向这位明眼人推荐了韩非子,说他如何如何了得。于是,秦始皇就让人找来了韩非子的书。一遍读完之后,他就震惊了——天下竟有如此高人,我若能与之同游,真是死而无憾了!大家会觉得奇怪,秦始皇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派人把韩非子请来不就得了。原来,秦始皇以为这本书的作者是位早已过世的古代高人,自然生出相逢无望的感觉了。后来,李斯告诉秦始皇高人健在韩国。于是,爱才心切的皇帝就出兵攻打韩国,把这位他心仪已久的高人请到了身边。韩非子也时来运转,辅佐起了秦始皇。

大家或许会觉得惊讶:“究竟是韩非子的什么书使得功垂千秋的秦始皇也崇拜得近乎痴狂?”这本书就是著名的《韩非子》。关于韩非子和他的名著,司马迁在《史记·韩非列传》中如此记录道:“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司马迁的意思是:韩非子从古往今来的政治社会变迁中,看出了治国等的规律,于是就写了《韩非子》。不仅如此,《汉书·艺文志》也记录“《韩子》五十五篇”,这个数字与今本《韩非子》55篇是相同的。看来,今本《韩非子》应该就是古本的了。

《韩非子》一书,其主要思想是宣扬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这些伟大的思想,集中地反映在了《难势》、《难三》、《定法》、《扬权》和《有度》等篇中。我们今天阅读《韩非子》,既需要将他和其他法家代表的学说相区别,也要将他和先秦其他各家的学说相区别,尤其需要注意他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毕竟,在韩非子自己看来,国君只有把法、术、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治理好国家:“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韩非子·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