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8031100000067

第67章 6、什么是第二条战线?这条战线的形成对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是在两条战线上展开的。一条战线是解放区军民进行的革命战争,这是主要的战线。第二条战线是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整个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民主运动,它虽然是辅助性的,但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战线。国民党自发动全面内战之时,便不得不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既要和人民解放军在前线进行战斗,在其后方还要与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作战。

这条战线的出现是由于国民党倒行逆施,违背人民的意愿,公然发动内战而造成的。随着内战的扩大,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国统区政治、经济、社会危机不断加深,这条战线的斗争日益迅速发展。

1945年底昆明学生发动的“一二\5一”运动,是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声。这次运动提出了“反对内战,争取自由”的口号,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热切愿望,推动了国内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

“一二\5一”运动后,面对国民党政府不断向美国出卖中国主权的行径以及驻华美军的暴行,1946年底至1947年初,爆发了以北平学生斗争为导火线的席卷全国的抗议驻华美军暴行的抗暴运动。这个把斗争锋芒直接指向美国的抗暴运动,虽然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压制,但却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觉悟,使更多的人认清了国民党不仅是一个独裁的、一意孤行发动内战的政府,而且还是一个出卖民族权益的政府。这次抗暴运动“收获至大”,成为第二条战线形成的重要标志。

伴随着国民党统治危机的进一步加剧,规模更大、范围更广、斗争内容更深刻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广泛开展。面对最基本的生存危机,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学生喊出了“挽救教育”的口号,发出了“向炮口要饭吃”的呼声,并掀起了“反饥饿反内战”的“五二?”运动。

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学生的斗争同工人罢工、教员罢课等各阶层人民的斗争汇合到了一起。与此同时,农村和城市中广大人民群众求生存的斗争也广泛开展,不仅农村中民变蜂起,城市中的斗争也十分尖锐。全国各地工人的罢工,上海摊贩的斗争,遍及全国许多城市的抢米风潮,台湾的“二二八”运动,新疆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的革命运动等,给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以有力的打击。

以学生运动为主力的第二条战线的开辟,不仅作用突出,而且意义重大。

(1)它在政治上揭露和孤立了美蒋反动派,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以学生为主力的一系列斗争,揭露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坚持内战和独裁卖国的反动本质,使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进一步深入人心。蒋介石本人就曾无可奈何地说:“此次学潮之影响,有关国家元气之损失,已属不可数计。”

(2)它促进了若干重大问题的解决,直接推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这方面,以下两个事例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一是在以“美军退出中国”为基本口号的抗暴运动发生之后,驻华美军撤退。二是为提出“打倒蒋介石”的口号创造了条件。在“五二?”运动之后,周恩来说:“城市的青年到处示威,反对美军强奸中国妇女,反对美军打死中国人,有的直接起来反对蒋介石。蒋介石出席参政会时,南京中央大学学生到礼堂闹起来,使蒋介石下不了台。蒋介石遭到人民反对,政治上破了产,所以我们应当提出打倒蒋介石的口号。”因为这时一方面“我们有力量打倒蒋介石”,另一方面“老百姓不要蒋介石”了,“所以这个时候提出打倒蒋介石正合时宜”。

(3)它使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两线作战,腹背受敌,大大牵制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削弱了它的第一线的兵力,减轻了解放区的压力,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和三大战役的进行。

(4)它锻炼了干部,向解放区输送了人才,配合人民军队接管城市的斗争。在学生运动中,许多知识青年得到了斗争的锻炼,积累了一定的斗争经验,政治上日益成长起来,成为革命的宝贵财富。他们中的一些人,被中共地下党组织输送到解放区,去支援人民解放战争,这对于争取革命的胜利有着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