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生肖文化
8035100000011

第11章 生肖取名的传统

根据生肖来取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今,生肖取名始终伴随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孩子还没有出世,但孩子的至亲,尤其是即将为人父母的爸爸妈妈,和已经为人父母的爷爷奶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抱着一本厚厚的字典寻找吉祥的字,以便给孩子取一个饱含深意的、不同凡响的名字。

很多人给孩子起名时,会考虑孩子的属相来选取适宜的字。以属相取名,古已有之。明代自诩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寅出生于1740年,这一年为庚寅虎年,唐寅,姓唐名寅,字伯虎,名与字呼应,都取自生辰年份。

说到名字,除了名与号之外,人们通常都还会有一个乳名。乳名又称小名或小字,过去的民俗,为孩子取乳名是万万不可以马虎的事。旧俗命乳名十分郑重,有的地方由生父携带糖、饼之类请村中长者、族中有威望者取名,名字要与长辈亲属的名字避讳,通常多取吉字做名,如“贵儿、祥儿、小龙”等。在民间,尤其是农村,起贱名的习俗很常见,不论北方南方,不论是城郊远乡,许多人都以“狗”、“牛”、“驴”,甚至还包括“尿”、“粪”之类的字给孩子起名,希望他们的后代都能贱生贱长,平安度日。如司马相如小名“犬子”,顾恺之小名“虎头”,陶渊明小名“溪狗”,王安石小名“獾郎”。乳名吉字如“小龙”、“虎仔”,贱名如“小狗子”、“小牛”,有时又与孩子的属相有莫大的关联。乳名取于生肖,这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如今,在很多地方仍然保留着这样的风俗。

以“狗”(或者意思接近于它的名字)之名为例,上至王侯将相、才子书生,下至凡夫俗子、贩夫走卒,有很多很多的人都以此为名。清代《陔余丛考》卷四十二“命名奇诡”条辑录的材料颇为有趣:“《南史》张敬儿本名狗儿,其弟名猪儿,齐明帝改为敬儿、恭儿。《宋史》刘继元之子名三猪。《金史。海陵纪》有刑部郎中海狗;《宣宗纪》有李瘤驴、唐括狗儿;《哀宗纪》有完颜猪儿。又,兀术之孙名羊蹄,胡沙虎之子名猪粪,封濮王。他如纥石烈猪狗、完颜狗儿,见《西夏传》。耶律赤狗儿,见《卢彦伦传》。《金史》谓金人尚质,故沿旧俗不改。《元史》亦有石抹狗狗、宁猪狗。……此本古俗。金元之人名多丑恶,原无足异也。”金、元之时,人名用十二生肖的例子非常多,而当年北方少数民族纪年,亦有直呼狗儿年、猪儿年之类。以生肖动物为人名,该是受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对于生肖取名,在旧时还迷信各种“宜忌”。迷信“宜忌”的人,在取名时对生肖因素也是颇有些讲究的,在给特定属相的人取名字时,有些部首的字宜用,有些则忌用,他们认为名字与生肖相配才吉祥,才能给人带来好运。

当然,名字事实上只是一种代号而已,根据生肖来取名只是表达人们的美好寄托和愿望,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幸福是靠我们自己来创造的,而并不能由所谓名字的好坏来决定,但是,包含在取名传统中的那种长辈对孩子们的爱和希望,则是值得肯定的。

延伸阅读

老舍先生的乳名

中国文坛大师老舍先生有一个很一般甚至很俗的乳名:小狗尾巴。对此,老舍之子舒乙在所作传记《老舍》中写道:老舍生于1899年2月3日。姑母给他起了一个很不中听的外号:小狗尾巴。属狗,和属猪、属鸡、属兔一样,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可是“狗尾巴”,而且是“小狗尾巴”,实在令人接受不了。所以老舍小时候总是说他是糖瓜祭灶的那一天生的,在灶王爷升天的时辰光荣落地不比“小狗尾巴”光彩得多、神气得多?姑母为他取名“小狗尾巴”,寄托着姑母一片爱心与无限的祝福。“小狗尾巴”还有一岁末尾的意思,不仅包含了生肖,甚至连生月腊月也含在乳名里了,就此看来,这个名字真是非常大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