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生肖文化
8035100000012

第12章 与儿童有关的生肖文化

十二生肖的形象生动可爱,因此也是孩子们的最爱,无论是在儿歌或是孩子们的游戏当中,以及某些地区与孩子有关的习俗当中,都可看到生肖文化的影子。

生肖文化也有其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一面。生肖不仅被人们作为祭祀、崇拜的对象,也经常被人们作为教育孩子的“活教材”。当孩子刚刚学会认识事物时,大人们就会教他们认:这是鼠,那是牛,全身斑纹的是虎,三瓣嘴、长耳朵的是兔……在中国台湾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一鼠贼仔名,二牛驶犁兄。三虎爬山崎,四兔游东京。五龙皇帝命,六蛇受人惊。七马跑兵营,八羊吃草岭。九猴爬树头,十鸡啼三声。十一狗吠客兄,十二猪菜刀命。”这首儿歌押韵上口,既教会了孩子们数数,同时又能记住生肖的顺序,知道关于生肖的小故事,简单明了,易于孩子们记忆。

除了儿歌之外,还有一种叫做“扮十二生肖”的游戏,也特别流行:参加游戏的小朋友们依次扮演十二生肖,由“鼠仔鼠食油”开始。扮老鼠的人要蹲在地上做偷吃灯油状,身体一鞠一躬,其他伙伴分别以一只脚从其背后跨过。如不小心碰到“老鼠”的身体,就要由他接着扮下一个生肖。第二个节目是“牛仔牛过溪”,一人扮牛,蹲在地上,小伙伴依次从他身上跳过去。跳之前先要问:“你是死牛还是活牛?”扮牛者答以“死牛”,对方可打他屁股一下。若答以“活牛”,对方就说:“好,草给你吃,但是要载我过溪。”然后,从“牛”背跳过去。跳不过者,接着扮下一个生肖。第三个节目为“虎仔虎趴壁”,扮虎的孩子蹲在地上,双手乱抓,做爬壁状。其他人分别单脚着地,从“虎”头上跨过,如被“虎”抓到,则接着扮下一个生肖。此后,依次为“兔仔兔望月”、“龙仔龙绞水”、“蛇仔蛇剥皮”、“马仔马翻砂”、“羊仔羊长角”、“猴仔猴洗脚”、“鸡仔鸡扑翼”、“狗仔狗钻洞”和“猪仔猪食潘”。这种游戏既能使儿童记住十二生肖的顺序,同时又能增强孩子们的模仿能力,还锻炼了身体,一举多得。

在浙江一些地区,还有“念生肖”的习俗。孩子如果消化不良,肚子难受,大人就把一只装满米的杯子用布包紧,然后将杯子倒扣在孩子的肚皮上,同时嘴里念道:“老鼠归老鼠,牛归牛,虎归虎……”将十二生肖念一遍后再说:“孩子,它们帮你吃,你一下子就不痛了……”在青海河湟地区,如果孩子久病不愈,老年人会认为是孩子犯了关煞。要想除病,就得过关煞,仪式是:请一个属龙或属虎的人,拿一把铡刀,刀刃向下横在门的上方,父亲或是母亲抱着孩子经过门口,旁边其他人问:“青龙过关了吗?”拿刀人就回答:“过了!”然后还有白虎关、凤凰关、朱雀关等。人们相信,经过这一过关仪式,孩子的病就会痊愈。

且不问这些方法到底有没有效果,从另一个侧面来看,都反映了父母希望子女们健健康康、快乐成长的美好心愿。

除此之外,在中国的某些农村地区,孩子出生后,父母要为孩子剪属相,并贴在床头位置,如属虎就剪个虎贴在床头,属牛就剪个牛,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像生肖动物一样茁壮成长。在中国苏州一带,还有“寄名”的习俗。比如,孩子的生辰八字冲虎,就要找一个带虎字的人作为孩子的“干爸爸”,冲马,就要找一个姓马的人,等等。

延伸阅读

“长命锁”中的生肖

“长命锁”是挂于小孩儿脖子上的吉祥物,往往由两面组成,一面为生肖动物,属什么动物就刻什么动物,另一面则是“长命百岁”、“福禄安康”、“一生平安”等字样。“长命锁”中最讲究的是“百家锁”,由小孩儿家人到各家各户乞讨,每家只要一文钱,然后凑起来打一把银锁,象征“祈百家福”之意。在中国江南地区凑“百家锁”,要先将白米七粒、红茶七叶用红纸包起来,总共要准备两三百包,散给亲友,收回时各家须备礼钱一份,可多可少,以供买锁。人们相信,将这“百家锁”给孩子戴上,锁上刻着的十二生肖本命神就会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