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生肖文化
8035100000038

第38章 肖牛的神话传说

自远古时代开始,先民们就对牛有着一种莫名的爱戴与敬仰之情,到了农业社会时期,牛更被视为家中之宝。无论是在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不够而产生的神话当中,还是后人们对于神话故事传说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当中,生肖之牛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人类最大的困惑无外乎创世以及人类的起源问题了,然而在与创世和造人有关的神话故事当中都有牛的参与。

牛创世与牛造人

哈尼族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较完整的一部神话史诗——《奥色密色》,对牛创世作出了充分展现:第一部分讲造天和造地,哈尼族人以牛的各部位做天地万物,类似盘古化生。牛的左眼做太阳,右眼做月亮,肋骨做梯田,牛牙做星星,牛肉做土地,牛角做打雷工具,牛舌做闪电,牛毛做树木花草,牛血做江河,牛肚做龙潭,牛肺做雾,牛心做地心,牛喘做风声,牛泪做雨水。又说,天王派九人造地,派三人造天,造天的人要吃牛腿,造地的人说不行,要以牛腿做支地的柱子;造地的人要吃牛皮,造天的人说不行,牛皮要拿来绷天。结果造天的人饿了,吃了牛心,大地就摇晃,从而会有地震的发生。造天造地之后,又讲到了人类的起源、洪水兄妹通婚以及种田、安家等各个环节。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从开天辟地到人类诞生,再到农耕、定居,这一连串的发展是以牛创世作为根基的。

古柯尔克孜族当中有人与牛感生的神话。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所生之窟,在曲曼山北,自谓上代有神,与牛交,于此窟。”柯尔克孜族还传说大地有七层,地底下有一位青年用犄角支撑着大地,一只犄角顶累了,就换另一只犄角,这时大地就顶动了,于是就发生了地震。直到现在,柯尔克孜族依然保留着一些与牛有关的习俗,如不杀牛、不以牛负重、牛死之后不扒皮并举行安葬仪式等。

金牛招财

“金”与“牛”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文中对于金牛的神话也着实不少。《太平御览》引《幽明录》云:“淮南牛渚津,水极深,无可算计。人见一金牛,形甚瑰壮,以金为绊。”又引《交州记》云:“居凤山去郡四里,夷人从太守裴庠求市此山,云出金,既不许,寻有一妪行田,见金牛出,斫得鼻,长丈余。人后往往见牛夜出,其色光耀数十里。”《异苑》称:“晋康帝建元中,有渔父垂钓,得一金锁,引锁尽,见金牛,急挽出,牛断,犹得锁,长二尺。”《吴地志》云:“昔有金牛粪金,村民皋伯与弟随之,牛穴此山而入,二人凿山以取之,人不止,山颓,兄弟皆死,遂以名之,亦曰金牛洞。”

“金”字是财富的象征,因此在神话中金牛还可以带来财运。《古今图书集成》引《湘中记》云:“长沙西南有金牛岩,汉武帝时,有一田父牵赤牛,告渔人欲渡。渔人曰:‘船小恐不胜牛。’田父曰:‘但相容,不重困于君船。于是人牛俱上,及半江,牛粪于船,田父曰:‘以此相赠。’既渡,渔人怒其污船,以桡拨粪弃水,欲尽,方觉是金。讶其神异,乃蹑之,但是人牛入岭,随至而掘之,莫能及也,今掘处尤存。”

以上神话传说,表达了人们通过牛的形象交得好远的美好心愿。

延伸阅读

神牛化树

据说周武王时期,雍州城南有一棵树,高达十多丈,周围一里多的土地也被树荫遮住。当地老百姓对这棵神树非常迷信,一年四时对它进行祭。有一次,周武王出城巡视,看到当地百姓不惜巨资供奉神树,认为劳民伤财,于是他对神树说:“神树呀!现在老百姓生活还很苦,你为什么让人民浪费这么多的祭物呢?”于是,他就派许多武士把这棵神树砍掉。谁知,就在这棵神树将要被砍倒的时候,突然流出了许多鲜红的血水,血水流到河里变成了一头神牛。神牛为了报复,经常兴风作浪,使附近一带经常发生水灾。周武王只好下令在神树原来所在之地造了一座青牛神庙,年年祭,那里的年景才逐渐好了起来。虽然只是一则神话传说,但从中可以看出,在人们的心目中牛是神力和财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