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生肖文化
8035100000004

第4章 十二生肖的最早记载

生肖的来源有各种说法,关于生肖的最早记载出于何人何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人们对于传统生肖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和全面,在关于生肖的最早记载问题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从文献记载来看,清代时人们就开始讨论关于生肖的最早记载问题。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四中认为,十二相属之说起于东汉。因此,有不少人将东汉王充的《论衡》视为最早记录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 物势》中记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卯,兔也。亥,豕也……”在这段引文中,只有十一中生肖,唯独缺龙。王充又在《论衡 言毒篇》中记载:“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东汉赵晔在其所著《吴越春秋》中也有“吴在辰,其为龙”的记载。这样,正好是十二生肖,并且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搭配已经非常完美,与现在民间所流行的说法相差无几。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发现不断增多。1970年,考古人员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一批秦简中发现了关于十二生肖的比较完整的记录。这批秦简里有《日书》两种,其中一种《日书》背面的《盗者》一节载有十二生肖。据研究,《日书》竹简很可能成文于秦始皇称帝之前,这就比《论衡》的记载前推了将近300年。秦简的记载中,十二地支齐全,除了“辰”一项原简漏抄生肖外,其余十一项均标有生肖:“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辰。巳,虫也。午,鹿也。未,马也。申,环也。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亥猪,秦简所录这五种生肖与今一致;而“巳,虫也”、“申,环也”、“酉,水也”三项,同巳蛇、申猴、酉鸡相近;其余三项则与今不同。对此,业界说法不一。不管怎么样,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后,《论衡》记录十二生肖的率先优势一下子被超越了。

当代学者大多认为,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记载是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例如《吉日》篇中“吉日庚午,即差我马”等。战国诗人屈原在《离骚》的开篇也有相关的内容:“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是说自己出生是在寅年寅月寅时。另外,《礼记 月令 季冬》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出土牛,以送寒气。”

考古家还发现,早在殷商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有了干支表以及运用干支的例子。可见,产生了秦简和《论衡》的时代都不一定会是有关十二生肖的最早记载和产生的源头。相信随着人们对此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科技的逐渐发达,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问题以及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记载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延伸阅读

生肖最早记载汇总

近代著名文艺批评学家、民俗学家杨萌深在《事物掌故丛谈》一书中将各种有关生肖起源的最早记载综合起来,做了比较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十二地支配合十二兽之说,以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物势》和《论衡

言毒篇》为代表(上文已有论述)。

其二,北族起源说,首见于明代陆深所著的《春风堂随笔》: “北狄中,每以十二生肖配年为号。所谓狗儿年、羊儿年者,岂此皆胡语耶?”

其三,印度起源说,佛教经典《大集经》中所言:“阎浮堤外,四方海中,有十二兽,并是菩萨化导,人道初生,当菩萨住窟,即属此兽护持、得益,故汉地十二辰依此行也。”

其四,兽足奇偶说,这在宋人的《家公选》一书中已有体现。

其五,性情说,首见于明代学者郎

所编著的《七修类稿》。

其六,体亏说,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中认为:“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神(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十二属各有不全。”